关于“炎黄”这一称谓的几点新思考
2012-07-09张亚兵
张亚兵
摘要:“炎黄”这一称谓现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代名词,随着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炎黄子孙”的思想信念早已植根于每一个华人心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的洗礼而经久不衰的坚贞理念。笔者在教学之中,经过对学生提出的有关“炎黄”二帝的排序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有关看法。
关键词:炎帝;黄帝;时间顺序;礼让精神
在中学历史教学之中,通过学习教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中,学生们通过学习提出了如下问题: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的战役中,黄帝打败了炎帝,称王于天下,可是后世却要尊称我们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为什么不尊称为“黄炎子孙”呢?为何失败者还要居于胜利者的前列,而胜利者却置于后者呢?等等。对于此类问题的提出,我不禁为之感到震撼和吃惊,不仅为他们爱动脑经、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所感动,更为他们能够提出我们国人所耳熟能详而又不求甚解的问题而不禁赞叹!
笔者通过一翻学习思考和分析之后,认为“炎黄”这一称谓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之后,进而发展到今天所形成的一种口头习惯,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口头习惯,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炎帝时代要早于黄帝时代
在现今所流传下来的史书中,唯有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二十四史之首,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几乎完完整整的记述了黄帝的一生,书中也略带记载了炎帝、蚩尤等上古部落首领,成为我们学习研究和重建上古史料的可靠文献资料。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在《史记·五帝本纪》开篇之首中,司马迁就道出了黄帝的姓氏和名字,因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司马迁给我们描绘了黄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部落联盟政权处在神农氏家族手中,那么神农氏是谁呢?据《史记·五帝本纪》注引《集解》的记载:“〈易〉称疱犠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神农氏就是炎帝,而此时的炎帝即神农氏乃是一个部落联盟的称号,而并非指的是炎帝即神农氏本人。而所谓的神农氏世衰,即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从这一反面,我们也可以得出炎帝即神农氏发展到后期乃是一个部落联盟的称号。
分析到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炎帝时代要早于黄帝时代,在炎帝时代末期,由于炎帝后代子孙昏弱无能,导致天下大乱,“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黄帝此时也只是炎帝统治下的一个部落首领,“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特指炎帝后世子孙)眼看着政令出于四方,大权旁落,不甘坐以待毙,遂和黄帝发生了战争,黄帝“三站,然后得其志”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以黄帝的胜利,炎帝的失败而告终,“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通过上述分析,因为炎帝所处的时代要早于黄帝所处的时代,即炎帝是前朝,而黄帝是后朝,所以说“炎黄”这一称谓正好符合炎黄二帝所处的时间顺序。
二、“炎黄”称谓符合中华民族的“礼让精神”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一种同情弱者、崇尚礼仪,和而不同的“礼让精神”,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数千年我文明渊源不断的精神理念。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也更加融入了自己“尚礼”的思想理念,炎帝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失国者,但炎帝本身所开创的部落联盟还是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的‘让国理念”,是这位历史学家政治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司马迁站在时代的高度,赞美和弘扬炎帝即神农氏的美德和贡献,抒扬“礼让”精神。“《史记》五体,首篇均突出礼让精神。尧舜禅让为‘本纪之首,太伯让国为‘世家之首,伯夷、叔齐让国为列传之首。‘本纪,‘世家,‘列传,三体之首皆写让国,这绝不是巧合,而是独具匠心的安排。”《史记》是史学界公认的历史真实性最高的史学巨著,司马迁在历史记述中,充分的融入了自己“尚礼”的史学思想。
“炎黄”这一称谓的由来,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演变,在这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之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和而不同”,“让贤以礼”等文化思想,已牢牢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这种思想直到今天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动力源泉,特别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礼让精神”更是不可丢弃,我们要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让“礼让精神”成为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针。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2]张大可.关于太伯、季扎三让天下的思考[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