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味”的教学
2012-07-09陈艳林
陈艳林
新课标提出:“小学阅读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责任。只有让语文教学充盈浓浓的语文味,课堂才能真正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一、品语言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能只注意文章的内容,还应关注内容如何表达。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长城》一课第三段内容时,抓住重点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陆峭的山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如果把句中的“单看”改为“先看”,请大家补充上面的内容。
先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陆峭的山岭。再看那 ,那时候 。
生1: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
生2: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候谁有这么领先的设计本领呢?太令人惊讶了!
生3: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候该有多少人来修长城呀!
师:同学们的话语飞扬着智慧。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出这样的内容?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
生1: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地赞叹,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生2:不用举其他的例子了,单看条石,就能让人感觉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3: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了,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来了。
在上面的课例里,教师引导学生先挖掘言语形象、言语内涵与言语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诱发学生飞扬言语的智慧。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
师: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关联词就可以组成句子?
生1: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
生2: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生3: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都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把它变成感叹句,该怎样组织句子呢?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教师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
二、重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它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用生活来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课,引导学生理解“雪中送炭”时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内容,找出文中描写“雪中送炭”的句子。
师:谁来读读自己画的语句
生:(读)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请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志愿军叔叔解释“雪中送炭”的具体方法。
生:志愿军叔叔是用他看到的现象来解释“雪中送炭”的。
师:你们能像志愿军叔叔这样用身边的一些现象来解释“雪中送炭”吗?
[出示句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生1:咱们班章明的脚受伤了,流了很多血,是班长及时扶他去包扎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你是用班长扶受伤的同学去包扎来解释雪中送炭的。
生2:台湾同胞不辞辛苦地送来骨髓,并移植给生命垂危的大陆青年小钱,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这是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里面的感人事迹,你学会活用教材了,真了不起。
生3: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送吃的,有送穿的,许多人都给灾区捐了款,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看来,你们已经深刻理解了“雪中送炭”的意思,并能学以致用了,很好!
以上案例,教师教学时立足文本,关注语言,强化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会“雪中送炭”的方法后,还对文本进一步挖掘,利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与生活体验相联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外化为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掌握了方法,巩固了知识,训练了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牛场乡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