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留千秋
2012-07-07张斌孙洁
文/张斌 图/孙洁
明玉留千秋
文/张斌 图/孙洁
明代的开国元勋是朱元璋,末代皇帝是崇祯,其间有十七朝十六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纵观明代玉器,它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中晚期,也就是嘉靖到万历未年这100年。明代玉器给人总的感觉是粗精不一,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上等白玉都被进贡到了宫廷和官府;二是不太好的玉料都流散到了民间百姓手中,由于当时玉料相对缺乏,需求量又大,所以许多民间玉匠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以至于出现了玉雕成品粗精不一的现象。又由于传世的明代玉器数量较多,所以许多玩玉的人都说还是收点明、清玉过过瘾吧,明、清玉器不但容易辨别,而且玉质也好,现在收藏明、清玉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收藏了好多明代玉器。
说到明代玉器,在古玩行里流行一句话叫“粗大明”,其实这不绝对正确,以我之见,可能是受到当时地域与风俗影响,如北方粗犷的玉雕,我们玩玉的人称之“北大明”,而对南方的细琢工,我们又称之为“南细工”。明代的玉雕业由于诸多原因,可能会造成“粗制滥造”,但到了中晚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玉器,从明代墓葬出土的玉器中可以看出端倪。
在明代,当时著名的制玉中心有四个,分别是北京、南京、扬州和苏州。我记得刚开始玩玉的时候,常听师傅说到陆子冈,他说玩明玉一定要记住陆子冈这个人。慢慢地我才知道陆子冈是明代雕玉高手,在中国玉雕史上可称得上第一大家,按现代流行语就是玉雕大师。这位大师是明代苏州太仓人,活跃于嘉靖至万历年间。据《苏州府志》记载: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妙,花茎细如发……又据《太仓府志》记载:五十年前苏州有陆子冈者,用刀雕玉,今造玉簪价,一枚值五六十金。子冈死,技亦不传……从历史记载来看,陆子冈确实是明代玉雕大师,他对后世的玉雕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陆子冈擅长立雕、镂雕、阴雕、剔地阳纹,镶嵌宝石及磨琢铭文印款等技艺,颇受当时各阶层人士喜爱,时至今日,人们对子冈款的玉雕既垂涎三尺,又刮目相看,子冈玉雕可谓留千秋也。记得刚开始拜师傅玩玉时,我自作聪明,在去外地出差逛古玩地摊时,有个摊主神秘兮兮地问我“子冈”玉牌要不要,我一听“子冈”玉牌马上来劲了,细看玉牌雕工不错,诗文“云山浮翠一湖春”下落款“子冈”,玉牌触之油润滑爽,于是花高价买了下来,以为捡到大漏。我回上海喜滋滋地拿给师傅过目,谁知师傅脸色凝重,仔细观察后对我说,这是件老玉新工的“子冈”牌仿品,子冈签名落款方式有“子冈”“子刚”“子岗”三种。师傅还劝我,以后看到“子冈”款的玉牌再也不要去买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陆子冈本人雕刻的玉器都在故宫和博物馆里藏着,流散到民间的几乎没有;即使有“子冈”款的玉牌也是清代仿的,如果能买到一块清仿“子冈”牌,那就运道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去碰“子冈”款的玉牌了,因为那都是天价,还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子冈死,技亦不传”的道理。我有个玉痴的朋友,专收“子冈”款的玉牌,家里有五六十块,怎么劝他也不听,我只能哑然失笑。
明人物纹玉带板
明玉卧兽,雕工较粗
那么如何来掌握辨别明代玉器的主要特征呢?从我多年来收藏玉器的经验,还是要凭自己的收藏爱好来定夺。明代的玉雕器形极富变化,纹饰也千姿百态,存世量较多,比如在明代流行的玉带板,根据官位高低佩戴,明初亲王用的玉带板多达每副23到25块不等,玉质精良白润,我也很喜欢玉带板,但要收到完整的一副谈何容易。明代的圆雕动物和玉童子我很偏爱,因为它小巧,又可以把玩,而且还有个明显特征,就是在动物身上和玉童子的衣服上刻有*的记号,似玉工随手勾勒,尤其是明代童子有形象歪斜,甚至脸形不正都有,这些特征都为我们辨别明玉真假提供了佐证。此外,掌握明代玉器的纹饰和刀工同样重要。当然这里除了凭感觉,还要有悟性,任何东西的鉴别都不是绝对的。明代中期后,大量流行吉祥题材和宗教迷信内容为主的玉器,比如“福在眼前”、“马上封侯”、“长命富贵”、“太师少师”等。明代高超的镂雕工艺是世人有目共睹的,高明的玉匠不仅能在片状玉料上雕出上下不同的双层图案,而且在镂雕立体器物时能兼顾里外多层纹饰叠错造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下压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人特别喜欢用金镶玉,或借鉴名人佳作,取其一角,配上一两句名人诗词,使人把玩玉器时如醉云雾。这些题材新颖的玉器,在当时都得到达官贵人和学者文士的欢迎。所以,这种文人画风格的雕琢工艺一直流传至今。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轻轻抚摸明玉感慨万千:这些凝结日月之光的宝玉啊,你曾排解了多少人心中的不宁与愁绪啊!
明一团和气玉饰
明马上封侯玉饰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