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姐的“海外代购门”
2012-07-07黑丁霜凌
文/黑丁 霜凌
前空姐的“海外代购门”
文/黑丁 霜凌
为自救,开淘宝小店
“考虑到你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合空姐岗位,公司决定予以劝辞。”2008年6月,李晓航拿到海南航空公司的辞退书时,她的脑中一片空白,眼前一片模糊……
26岁的李晓航是辽宁人,大专毕业后,她凭着高挑的身材,甜美的笑容,应聘进海南航空公司当上了空姐。从2008年2月开始,李晓航经常感到头晕乏力,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流鼻血。李晓航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数量很差,不及常人的五分之一,自身免疫功能也很差。医生诊断这种病属于慢性病,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很容易引起各类血液病。
为了工作,李晓航隐瞒着病情,一边服药一边依然飞航班。但有好几次,她因体力不支在机舱内发生晕眩。公司最终还是得知了她的病情,按照规定劝辞了李晓航。
失去工作后,李晓航暂时栖身北京,居住在朝阳区的租房内。一来方便自己治病,二来北京的就业机会多,凭她的能力和长相也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况且她在北京还有一个比她大10岁的男友陈海龙。但是,李晓航的几次工作机会都在体检时被卡住了。眼看着积蓄越花越少,她的内心焦急万分。
一次,李晓航跟一位昔日的同事在网上聊天时,那位同事对她说:“人们都羡慕空姐飞来飞去,能从国外买便宜的化妆品回来,你就以空姐为旗号,生意肯定会不错。”李晓航眼前一亮,她也喜欢网上购物,而且多年的空姐生涯,让她对化妆品的品牌、价格十分精通,不如开个专营化妆品的小店。2009年下半年,淘宝网新增了一个“空姐小店”的化妆品网上专营店,店主就是李晓航。小店虽刚开张,但打着“空姐”的旗号,一时还吸引了不少“亲们”,生意算不上红火,但也不萧条。
李晓航的主要进货渠道是一家名叫“韩国宝贝店”的化妆品店。但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李晓航的小店生意却开始走下坡路,李晓航进货后,最多加价10%左右出售,按理讲这个利润是合理的。为了降低售价,李晓航只得硬着头皮多次与“韩国宝贝店”的店主张娅讨价还价,但对方仗着是从韩国进口的正品货,怎么也不肯降价,这令李晓航郁闷不已。
张娅的网店是2009年5月开的,她的进货渠道来自于她在韩国三星集团工作的博士男友朱子桥。朱子桥往返于中韩两国,每次都带大量的化妆品入关。2010年初,朱子桥从韩国带回化妆品,在青岛入境时被机场海关扣押。张娅到青岛办理完处罚手续,把化妆品带回北京时,打电话让李晓航赶到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把这批化妆品取走。这是李晓航与张娅唯一的一次见面。
空姐李晓航因病被辞退后,在网上开了一个淘宝小店。但苦于“上家”的供货要价过高,她无意中得知“上家”因感情受挫而苦闷消沉,她只身赴韩国给“上家”疗情伤。受到感动的“上家”为她开发了一条“财富通道”,岂料,这条“财富通道”却直通囹圄……
赴韩打通“财富通道”
李晓航与张娅的交流,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网络上的“淘宝旺旺”。一次李晓航与张娅聊天,正好张娅不在,是其男友朱子桥与李晓航聊。此时,李晓航才得知朱子桥是“韩国代购”的真正进货源头。见朱子桥谈话语气温和,她就将自己的病情与遭遇合盘托出,果然得到朱子桥的同情。朱子桥为李晓航指点迷津,让她直接从韩国的免税店进货。
可是,李晓航与朱子桥所说的韩国新罗免税店联系时,却发现进货价格比从朱子桥的小店进货价格还高。李晓航追问朱子桥原因,得到的答复是:“那家免税店给三星集团的员工享受内部折扣价,货都是我自己在进,因此价格能便宜些。”但当李晓航想让朱子桥想办法也让她享受折扣价时,朱子桥却没有答应。
转机很快来了,2010年7月,“韩国宝贝店”突然关门了,急着进货的李晓航打通了朱子桥的电话,朱子桥说他在韩国,已经与张娅分手,分手时关闭了网店,朱子桥为此纠结郁闷,大病了一场。李晓航立即说:“受点情伤算什么,我到韩国去看你。”当时,朱子桥以为李晓航是说着玩的,根本没放在心上。但第二天,当一个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子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他韩国公寓的门前时,朱子桥大吃一惊,来人自报家门:“我就是李晓航。”看着屋内乱得不成样子,李晓航立即撸起袖子帮朱子桥收拾,两小时不到,就把原先凌乱的公寓收拾得清清爽爽。
在李晓航的精心呵护和劝慰下,朱子桥走出了失恋的沼泽,他对李晓航说:“我给你一个三星集团的员工账号,凭这个账号你就能到新罗免税店享受折扣价。”朱子桥将三星集团一位离职员工曾经使用过的账号修改了相关信息后交给了李晓航。原以为这样就能以三星员工内部折扣价买化妆品,但李晓航带着这个账号去新罗免税店登录时,需要验证身份信息,李晓航多次操作都不成功。
回到北京后,李晓航与男友陈海龙打电话给朱子桥,朱子桥沉吟片刻后说:“要不这样吧,就用我的账号帮你们进货,但是我要提成5%。”李晓航只好答应。随着李晓航与朱子桥业务的增多和信任感的加深,经过双方协商,李晓航帮助朱子桥打理他在淘宝上的网店,朱子桥这5%的提成就不要了。李晓航还帮朱子桥发过几次货,快递费用都是她支付的,也没有向朱子桥要,这让朱子桥感到李晓航是个很大气的女人,就放心把自己网店的一切事务都交给她去打理。
博士密授“闯关宝典”
进货的折扣搞定了,可是从国外进货后,却要通过机场海关“背货”进来。按规定,入境居民自境外购物回来,应按照物品价格报关纳税,超过5000元的单一产品就要自行申报关税,超出自用范围则会被海关视之为“货品”,而化妆品的征税又高达50%。李晓航又向朱子桥请教其中的窍门,朱子桥告诉她,做个“背包族”闯关就是了。朱子桥向李晓航传授经验时还说:“闯不过去,顶多罚点款,如果闯过去了,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了。”在朱子桥的鼓励下,李晓航决定一试。
2010年8月5日,李晓航第一次从韩国“背货闯关”。临出发前,李晓航与朱子桥通过电子邮件沟通,朱子桥担心她购物太多,提醒说:“少一点也好。我都被抓两次了,不能再贪了。”
但李晓航通关时竟然没有被查出来,她第一次尝到了闯关的甜头。第二次,她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进货比第一次还多了许多。在通关时,排在前面的一个男人遭到了海关检查,超额部分被海关予以处罚。但幸好李晓航通关时没有受到检查,但她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李晓航将自己“通关遇险记”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了朱子桥,2010年10月7日,朱子桥给李晓航发了一封长长的邮件,除了传授通关经验还说:“今天你稳一下,看清楚门口不严再出去,别真出事情。如果严的话,你可以先拿一部分出去,存外面,拿着你的当天护照和登机牌还能回到取行李的大厅,就说忘了拿东西,再拿另一部分也行。因为这次东西有点多。你见机行事吧。千万镇静,镇静是最重要的。”对于通关扫描,朱子桥也出了点子说:“如果要你扫,一般就扫一个行李箱,你就只放一个行李进去就行了,行李要竖着放,人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被扫描过好几次了都没事。”
有了朱子桥传授的“通关宝典”,李晓航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连她的男友陈海龙也跟着当起了“背包族”到韩国“背货”。在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的一年里,李晓航就通关29次,成了地地道道的“空中飞人”。李晓航赶上了海外代购的黄金期,就在她潜心经营化妆品生意的这几年,海外代购在国内风生水起。
2011年4月19日,李晓航与陈海龙携带化妆品从沈阳桃仙机场通关时,被海关人员查出偷逃税款的行为,化妆品被查扣。就是这一次被查扣,李晓航引起了警方的注意。2011年8月30日,李晓航与陈海龙再次从韩国携带化装品入境,从北京首都机场通关时,在两人的行李箱中,海关人员查出六大包已拆除外包装的化妆品,经估算价值在10万元左右,由于两人涉嫌偷逃税款,化妆品被当场查获。两人被羁押后,2011年9月30日被检察院批准逮捕。2011年9月9日,从韩国携带化妆品入境的朱子桥也在机场出关时被抓获,2012年3月14日被执行逮捕。
海外代购遇冰河
李晓航的个人悲剧是个特例,但海外代购这个新兴行业,因为李晓航被送上法庭,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年轻的李晓航在法庭上哽咽了,为自己从事的海外代购生意辩解道:“我就想自己赚点生活费,这样可以不再跟父母要钱,没想到犯了法。我没有预谋逃避海关监管,只是不清楚带化妆品还要交税。”
经法院审理查明,李晓航、朱子桥、陈海龙分工配合,共同采取以客带货从无申报通道携带化妆品进境的方式,偷逃应纳税款110万元。2012年9月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晓航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0万元;朱子桥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35万元;陈海龙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25万元。
就在该案审理期间,李晓航突发血小板急剧下降而被送往医院。无论是重病还是重罚,对李晓航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沉重一击!该案判决结果公开后,此案成为海外代购第一案。不少网友提出疑问:李晓航不过是为了谋生逃点税,没有太大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判得是不是太重了?但就走私普通货物类案件而言,最重要的量刑标准就是获利金额,按照李晓航偷逃税款110万元,最少也应判10年以上的徒刑,并且李晓航本身没有法定可以减刑的理由,法院按照犯罪数额量刑,并无不妥。
一审判决后,李晓航等人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法院目前已经受理此案,正审慎地对该案进行二审。“海外代购”变成了犯罪意义上的走私,李晓航的个人遭遇所产生的震动和恐慌,迅速蔓延至整个代购行业,那些打着“海外代购”幌子的网店,纷纷改弦易张。现实中,此案绝非孤例,类似李晓航这种怀着侥幸心理闯关的做法普遍存在。有些商品是否交税,会使其出售价格相差几乎一半,巨大的利益驱动导致了有些人明知违法,还要铤而走险。
(拒绝一切形式的文摘、转载、上网)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