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今年早稻单产总产双创历史新高

2012-07-06江西省农业厅

江西农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省农业厅早稻农资

⊙江西省农业厅

今春以来,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激励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策应,紧密配合,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早稻单产、总产双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一、早稻生产形势

1.种植面积稳中有增。2012年中央和省里继续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四项补贴资金稳中有增,并及时落实到户。同时,大幅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单改双”面积有所增加,稳定并扩大了早稻种植面积。据省农业厅调度统计,今年全省早稻种植面积2276.7万亩,同比增15.3万亩。

2.单产水平稳中有增。从科技投入看,今年我省各级农业部门继续加大水稻高产创建、超级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力度,提高了生产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特别是今年首次组织实施了水稻集中育秧,保证了秧苗数量,提高了秧苗素质,确保了早稻生产基本苗和有效穗,为早稻增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从气象条件看,今年我省早稻生产气象年景偏好,与去年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的天气状况比较,今年早稻生产期间天气条件对早稻生长发育总体有利。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3月21日~7月8日,全省平均气温22.7℃,较常年同期偏高1.3℃;平均日照时数与常年同期相当,光温条件基本适宜,完全满足了早稻正常生长需要;降水量912毫米,略偏多32毫米,时空分布比较均匀。今年早稻栽插早,返青快,分蘖旺,成熟早。从自然灾害看,虽然今年与往年一样在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和病虫危害,但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去年要轻,比一般年份要轻得多。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今年我省早稻平均亩有效穗数19.48万穗,比去年增加0.16万穗;每穗粒数108.62粒,增加0.4粒;结实率78.52%,减少0.65%;千粒重26.2克,略减0.02克;早稻单产370公斤/亩,同比增1.1公斤/亩,再创历史新高。

3.总产水平稳中有增。根据以上面积和单产分析,今年我省早稻总产84.25亿公斤,同比增0.85亿公斤,增幅为0.98%,创历史新高。

二、早稻增产主要措施

2012年我省早稻生产全面增产,总产创历史新高,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以下八大措施。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抓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尤其关注春耕和早稻生产。苏荣书记、鹿心社省长、尚勇副书记、姚木根副省长等领导对今年春耕和早稻生产都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多次深入基层专题调研,靠前指挥。3月27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对全省春耕和早稻生产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工作部署。4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确保2012年完成205亿公斤目标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2]18号),即深入推进政策支持、粮田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治理等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同时,省政府将粮食生产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将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政府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方案,狠抓措施落实,确保了春耕和早稻生产顺利展开。

2.落实政策激励引导“种粮”。我省切实加强粮食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全省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50.1亿元,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8.16亿元、0.7亿元。积极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比2011年各提高18元。

3.大力推广关键技术“增粮”。一是大力推进早稻集中育秧。安排早稻集中育秧专项资金3000万元,建立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8511个,育秧面积7.77万亩,占全省秧田面积的6.8%;集中育秧栽插大田210.3万亩,占全省早稻种植面积的9.3%。二是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安排早稻高产创建专项资金2832万元,建立早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77个,示范面积180万亩,基本实现了高产创建县县覆盖。三是狠抓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大力推广超级稻,主推一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实现水稻良种展示示范县县覆盖,保持全省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同时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防治,积极推广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技术。四是大力推进机插秧示范。2012年全省早稻机插面积430万亩,机插率达到19%,比去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

4.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助粮”。我省紧密结合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积极组织开展2012年春季万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基层,贴近农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同时,为了保障春耕生产工作经费需要,促进基层农业技术更好更快推广应用,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及时下达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经费3500万元。

5.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护粮”。一方面,及时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运和储备,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另一方面,全面加强春耕生产期间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及时制定下发了《2012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了全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加大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力度,强化农资批发市场和县、乡、村农资集散地检查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春耕生产农资市场秩序。

6.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支粮”。省政府2011年7月底专门出台了《关于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指导意见》(赣府发[2011]19号),决定对涉农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支持全省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共计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45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1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目前,2011年度整合资金建设160万亩标准粮田基本完成,进一步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条件。

7.细化工作部署督导“促粮”。省农业厅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年初确定的2012年农业生产“一六三二”总体要求时(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加快两个转变。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就是突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安全供给与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两个转变,就是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贡献),将粮食增产定为首要目标,将粮食生产列为六大重点工作之首。春耕生产期间,结合“十百千万”活动,在3月中旬和4月中旬,省农业厅先后两次组织了全面的春耕生产督导活动,由厅领导带队,各挂点处长参加,督促春耕生产措施全面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大各地发展粮食生产考核力度,省农业厅出台了2012年全省农业系统绩效考评办法,粮食补贴政策落实和粮食生产占23%。

8.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保粮”。今年早稻生产期间,我省虽然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局部洪涝,但未发生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加之各地救灾措施及时有力,对早稻生产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气象灾害比去年春夏连旱、旱涝急转对早稻生产的影响要轻。另一方面,受降雨偏多和虫源大量迁入的影响,今年我省早稻病虫害虽然发生偏重,但各级农业部门防控有力,总体为害较轻。

猜你喜欢

省农业厅早稻农资
早稻迎丰收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刘志杰接受采访时说 汲取奋进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四川省农业厅举办全省农业系统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培训班
广东省农业厅组织召开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