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07-06褚国勇沈宇桓刘华
褚国勇 沈宇桓 刘华
偏头痛的患病率为5% ~10%,是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患,一般于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男女患病率的比例为1:2~4,常有遗传背景[1]。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偏头疼的频繁发作常影响日常生活。当前,我国偏头痛诊治的现状不容乐观。Deeb等于1992年研究证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较明显。2006年中国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建议使用中药制剂,但中药制剂应用于偏头痛是否有效的证据相对较少。脑心通胶囊药理学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增加脑血流量。脑心通胶囊是由化瘀通络及益气活血的药物组成的中成药,为观察脑心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为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门诊部就诊患者,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所制定偏头痛诊断标准。120名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6~63岁,平均数37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8.6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36例,有先兆偏头痛24例。治疗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19~61岁,平均数37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病程9.5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33例,有先兆偏头痛27例;两组的偏头痛类型、病程、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生产),每次三粒(每粒260mg),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两组均维持两个月。研究期间避免使用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如麦角胺制剂、镇静剂、镇痛药等。
3.疗效评定
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孙增华等[2]于1995年提出的《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中的计分法,着重观察头痛持续时间、程度、发作次数,逐项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分值越高,偏头痛情况越严重。疗效评定包括无效、有效、显效、控制4种。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及以下;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 ~50%;显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50%以上;控制:疗程结束时及停药一个月偏头痛无发作;有效、显效、控制例数的总和为总有效例数,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统计发生率。
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结 果
1.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均完成疗程,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
2.不良反应
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
讨 论
偏头痛患者约60%有家族史,低血糖、烈日照射、强光刺激、气候骤变、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均可诱发偏头痛[3]。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大体上可概括为神精源性学说和血管源性学说两大类。许多研究证实,偏头痛患者较正常人的血小板更易聚集。血小板聚集后能释放血栓烷A2、花生四烯酸、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组胺、腺苷、5-羟色胺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能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这样交互作用产生大量的花生四烯酸及血栓烷A2、儿茶酚胺,它们均有减少脑血流作用、强力收缩血管,继而引起偏头痛。
对于该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张在急性发作时采用NSAID或麦角胺制剂,缓解期多采用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或5-羟色胺拮抗剂(如笨噻啶)以预防其发作[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氟桂利嗪可选择性抑制脑神经细胞钙离子过度内流及脑血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前列腺素并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等介质,可改善红细胞变形性、血液黏度和血管痉挛,可做治疗偏头痛。但氟桂利嗪有腹痛、体重增加、嗜睡等不良反应,这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因此,本研究采用每晚5mg、剂量偏低,,结果表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脑心通胶囊是由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黄芪、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赤芍、丹参、当归、川芎等药物合成的中成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血栓形成可以增加脑学流量。因此,其在临床上可能对偏头痛有效。我们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5mg)治疗偏头痛,发现较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更有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单用氟桂利嗪好。
1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4 -696.
2 孙增华,杨玉金.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2):110.
3 匡培根.偏头痛的诊断和防治[J].新医学,2004,35(7):433-435.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