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同、组织认同和自尊的关系
2012-07-03赵云龙赵建新
赵云龙,赵建新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092;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一、研究前景
认同(identity/identification)起源于哲学,表示两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1〕。随后“认同”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科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受到重视。心理学领域内的“认同”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可见,最初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是一种个体与外界趋同的过程,而哲学视角则强调认同是两事物相同的一种状态或结果。埃里克森(Erik·H·Erikson)在弗洛伊德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概念,但并没有对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有时指过程,有时指结构,有时指主观经验,有时指功能等〔3〕。Augusto Blasi和Kimberly Glodis(1995)认为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概念至少包含以下的性质:①同一性产生基本的一致感和连续感;②它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③它是在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对将来的期望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统一;④同一性发展的敏感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但它是一生的追求。玛西亚(Maicia)沿用了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并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两个变量对自我同一性操作化〔4-5〕。综合各种观点,有学者认为,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包含结构和功能两方面。首先,自我认同是一种心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三个结构之间关系的一致,并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来组织、建构统一的自我。其次,自我认同感是自我认同结构的功能表现。换句话说,正是自我认同的结构提供了自我的一致感和连续感,使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将来期望之间达成新的统一〔3〕。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s identification)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组织认同的概念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在众多不同的定义中,存在三种特性:认知特性(Ashforth and Mael,1989)——认为组织认同是个体对与组织一致或归属的感知〔6〕;情感特性(O’Reilly and Chatman,1986)——认为组织认同是基于对组织的期望和吸引,成员从情感满意的角度进行那个自我定义;认知情感特性(Taifel)——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由于具有组织成员身份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与组织价值观上的一致和情感的归属〔7〕。魏钧等人在综合以上定义后,认为组织认同是个体源于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自我构念,它是个体认知并内化组织价值观的结果,也是个体在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度等方面流露出的情感归依〔8〕。
自尊(self-esteem)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研究结果也层出不穷,但目前人们对什么是自尊依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体验论强调自尊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价值、重要性等总体主观感受;评价论则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能力、价值、重要性等方面作出并持有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差距论认为一个人的自尊是由真实自我(realself)与理想自我(idealself)间的差距决定的;结构论认为自尊是由自我中的某些特质构成的。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自尊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自我的感知;②对自我的评价;③对自我的情感体验。即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感知、评价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是否喜欢的主观情绪体验。
由此可见,个体的自我认同、组织认同和自尊水平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会对组织认同、自尊产生影响,并提出图1所示的理论假设,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大学生尚未工作,本研究中将用“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来代替“组织认同”。
图1 自我认同、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的假设关系模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倍受学者关注。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同以及自尊心是其重要的心理特质之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理论上讲,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组织认同和自尊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目前尚未发现有文献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的、实证性研究,因此,验证并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是必要且可行的。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大学生自我认同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此外,个体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自我认同、组织认同和自尊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关系的研究能够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被试为26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06人,女生159人;汉族159人,少数民族106人;专业包括文科和理科。
(二)工具
1.青少年自我认同感问卷
由奥克斯(Ochse)和普拉格(Plug)1986年编制,用来测量个体是否通过了埃里克森所阐释的自我认同危机。问卷采用4级计分方式,分别是“完全不适用、偶然适用或基本不适用、常常适用、非常适用”。本研究中的Alpha信度系数为0.91。
2.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分4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Fleming等(1984)对259名受试者1周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2,与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64,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为-0.54〔9〕。
3.自编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问卷
自编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问卷以Mael和Ashforth(1992)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为基础,结合大学生的身份特性稍作修改。具体来说,保持原量表的基本结构(1个维度,6个项目),仅仅在语言表述上作适当修改,例如,将原量表中的“我所在的组织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改为“我所在的班级(学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修改后的量表Alpha信度系数为0.90。
三、结果
大学生与常模群体自我认同感的差异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大学生与常模群体的自我认同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奥克斯和普拉格对南部非洲l5~60岁人员的施测水平,说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同感还处于正在形成中。
表1 大学生与常模群体自我认同感的差异比较(M±SD)
自我认同、学校认同、班级认同和自尊水平的相关关系见表2。由表2可知:4个测量变量之间存在两两相关,且相关关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说明4个变量间互为因果,或者它们均受第5个潜在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倾向于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是自变量,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水平是因变量,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决定了其对班级、学校的认同感以及自尊水平。
表2 自我认同、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的相关关系
以自我认同为自变量,考查其对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具体做法是将自我认同得分靠前的27%称为高分组,得分靠后的27%称为低分组,对高分组(n=72)和低分组(n=72)学生的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水平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3。结果显示:不同自我认同水平学生在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水平三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
表3 自我认同对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的影响作用(M±SD)
图2显示:结构方程模型中的3条路径系数其值均达水平(P<0.001)。其中,自我认同对班级认同直接影响的回归加权值为0.18,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29;自我认同对学校认同直接影响作用的回归加权值为0.13,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20;自我认同对自尊水平直接影响作用的回归加权值为0.36,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52。
图2 自我认同、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的结构议程模型
四、讨论
对理论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建构模型的适配度进行检验,卡方值(Chi-Square)=2.50,自由度(df)=2,显著性概率P=0.286,>0.05,接受虚无假设,拒绝备择假设,即理论假设模型与数据样本之间适配度良好。此外,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值(CMIN/df)为1.25,介于1~2之间,说明适配度良好。最后,由表4可知,绝对和增值模型适配度指标均达到良好等级。
表4 绝对和增值模型适配度指标统计
自我认同对班级认同影响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8,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29(P<0.001);自我认同对学校认同影响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3,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20(P<0.001)。换句话说,个体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变量中,分别有29%和20%的变异是由自我认同引起的,说明自我认同对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具有直接而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能的原因是自我认同和班级认同是个体同一性发展的两个侧面,即在群体交往过程中,通过对群体的认同过程,个体把群体的特征自我化,从而刻画自我,形成自我同一性,达到社会化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双重目标〔10〕。
自我认同对自尊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52,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62(P<0.001),即自我认同能够解释个体自尊水平62%的变异量,说明个体的自尊水平可以通过自我认同来准确而有效的预测,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Markus(1977)研究表明自我认同不当的学生,往往缺乏对自我的加工能力。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形象,就会产生自我混淆。自我混淆的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缺乏适当的认识、缺乏自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陷入孤独〔11〕。叶景山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发现,同一性完成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况和早期闭合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12〕。自我认同影响自尊水平的理论依据是二者间具有相似的心理结构。自我认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我”的事实性的知识;二是关于“我”的评价性知识。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感知、评价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是否喜欢的主观情绪体验。因此,自我认同和自尊都是个体对现实经历的反思性理解。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不仅会对班级认同和学校认同具有直接而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可以通过自我认同来准确而有效的预测。可见,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作为重要的因变量,会对班级认同、学校认同和自尊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以及心理学工作者可通过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来提升其对班级、学校的认同程度,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的培养,达到提升其自我满意度的目的,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1〕Phinney J 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1990,108(3):499-514.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227-234.
〔4〕Jane Kroger.Identity in Adolescence: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M〕.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1989:70-71.
〔5〕Marcia J E,Waterman A S,Matteson D R.Ego-identity:the Handbook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M〕.New York: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1-21.
〔6〕Ashforth B E,Mael F A.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1):20-39.
〔7〕Riketta M.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66:358-384.
〔8〕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948-955.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
〔10〕安秋玲,王小慧.班级内青少年非正式群体认同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94-97.
〔11〕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30(4):869-872.
〔12〕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