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i机器人:中国Siri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2-07-03姜美芝

互联网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语音苹果机器人

文 姜美芝

在iPhone 4S的强势推广和自身数年来的打拼下,小i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机会,但面对苹果即将而来的打压、其他中文版Siri的竞争,以及自身技术的壁垒,小i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不小。

毋庸置疑,在IT领域中国技术全方位的落后于欧美国家。正因为此,IT领域有限的几个中国标准和技术都得到了业界、甚至政府的鼎力支持。比如WAPI、TD-SCDMA,以及让人失望的EVD。除此之外,大部分涉及前沿的标准、产品和技术,都属于邯郸学步,难入行家慧眼。

在苹果的Siri声名鹊起后,中国的小i机器人也乘势而上,逐渐引起业界的关注。让人惊讶的是,小i机器人并不是拾人牙慧。早在2001年,开发出小i机器人的上海赢思就开始进入智能网络领域,并在2003年年底开发出了小i机器人的雏形。从时间上来看,小i机器人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当其随着微软的MSN落地,逐渐在QQ、雅虎网页上成功应用,并借着苹果iPhone 4S的Siri东风强势推出时,被业内誉为“中国网络机器人之父”、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立即电告同事:小i机器人的机会来了。

机遇来了

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有了这种最新的语音控制平台,iPhone 4S摇身一变,成为一台更为人性化的智能机器人。在Siri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语音阅读短信、查询天气、设置闹钟,而且还可以使用语音调用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更为神奇的是,手机还能实现自身的语音控制升级,不断学习新的声音和语调,提供对话式的互动。

语音控制技术虽然令人震惊,但Siri最闪光的地方并不在此,而是体现在人机互动方面。通常,机器在语音方面的反馈往往过于简单、枯燥和死板。就像翻译软件一样,翻译出来的结果往往离题万里。然而,Siri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少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据说,当用户输入“drunk”和“home”这两个关键字时,Siri并不会简单地给出喝醉和回家这两个词汇,而会判断为喝醉酒、要回家,并会自动建议是否要帮忙叫出租车。

很显然,Siri的流行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们有机会在更多地情境下使用。比如驾车时接听电话,这原本是违规行为。但众所周知,很多人并没有遵守这样的规定,驾车时接听电话的人比比皆是。虽然通过语音控制平台并不能解决违规问题,但可以想象,当我们不用眼睛盯着屏幕,甚至不用手拿着手机就能接听电话时,肯定能大大减少因为接听电话而导致的车祸的发生。

随着iPhone 4S的Siri在国外被人们所接受,为中国版Siri的推广提供了条件,大大减少了诸如小i机器人这类中国版Siri的推广成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才敢于说:小i机器人的机会来了。

相比于大都仓促上阵,希望分一杯羹的中国版Siri来说,小i机器人的优势是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追溯小i机器人的前世今生,已经将近10年历史,这是其他中国版Siri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语音控制系统的成功对文化的依赖性很大,在语音控制系统完全成熟前,大部分Siri系统都是以调侃和娱乐为主。很显然,具有中国背景的小i机器人在这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百度能在中国比Google略胜一筹,文化因素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小i机器人更为有利的是,苹果的Siri一直没有中文版本。目前iOS 5.1中Siri已经能够支持日文,但原本计划同步推出的中文Siri却还一直没有出现。

中文Siri出现的时间越晚,小i机器人就有越长的时间积累技术、建设渠道、占有市场。等中文Siri面世的时候,小i机器人很可能已经布局完毕。那时候,即便中文Siri拥有强大的苹果品牌,也很难像在欧美市场那样一统江山。

小i机器人的机会来了,能否把握,还得看它自己的实力了。

挑战还在

不可否认,在iPhone 4S的强势推广和自身数年来的打拼下,小i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机会,但面对苹果即将而来的打压、其他中文版Siri的竞争,以及自身技术的壁垒,小i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不小。小i机器人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规律可行,最终还得服从于市场经济规律,靠技术、管理和资本来说话。

虽然小i机器人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但与无可匹敌的苹果阵营相比,无论是技术、市场经验还是资本实力,都存在较大差距。小i机器人的唯一机会就在中国,也只有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环境下,小i机器人才具有了这一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小i机器人即便成功了,但也很难在高端市场和苹果Siri竞争。苹果是品质、地位的象征,在中国,就算是那些无法掌握苹果产品精髓的用户,也会以使用苹果产品为荣。这就意味着,小i机器人在高端市场难有作为。

小i机器人在中低端市场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相比于其他国产Siri,小i机器人不仅技术实力相对雄厚,而且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商用。从2004年以来,小i机器人先后成功登陆中国最大的IM平台腾讯QQ、微软MSN、雅虎Messenger等平台,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也有过合作经历。然而,深谙中国市场的人都知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影响市场的因素极多。当鱼目混杂的同类产品上市后,小i机器人能否保持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还是个未知数,一旦苹果将小i机器人列为竞争对手进行打压的话,小i机器人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小i机器人在技术上虽有创新,但也难脱与Siri的渊源。袁辉曾经一度强调Siri的优势:Siri其实就是一个支持语音交互的智能网络机器人,这种智能人机交互应用不仅具有按需服务、资源利用率高、冗余可靠性好、可扩展性强等云计算的优势,还可以解决语音识别任务对大量训练样本的需求问题,有助于改善客户服务体验,提升用户忠诚度与粘着度。虽然他也强调小i机器人不是Siri的简单复制,但从平台功能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同类的平台上,如果小i机器人没有更为丰富的功能、更契合中国文化的应用,就很难在苹果的强势面前获得生机。

当前,苹果虽然推迟了中文Siri的面世时间,但相信这一时间的来临不会太长了。如何应对来自多个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小i机器人必须做好心理、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准备。

显然,小i机器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为民族品牌而战

毫无疑问,语音控制系统的市场前景极好,谁能掌控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企业来说,则在于谁能掌握行业的标准。标准是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集合体,也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行业领军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都可以归于标准的竞争。多年来,标准的缺失一直是我国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桎梏。所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可见标准在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语音控制系统上,虽然小i机器人的起步甚至早于苹果,但受制于资本、技术,只能在中文平台上默默耕耘。当前,苹果已经基本掌握了全球Siri市场的准入标准,小i机器人的机会就在于中文市场的准入标准。如果小i机器人能在苹果中文Siri推出前确立市场地位,树立中文Siri的标准,就能在中文Siri市场上赢得优势。

众所周知,为了扶持TD-SCDMA这个国产3G标准,政府曾一再推迟3G上市时间表。TD-SCDMA涉及的不仅有利益的因素,还存在通信安全的考虑。相比较而言,语音控制系统在安全性的意义上不亚于通信标准。以小i机器人而言,现在已经深入了政府、银行、通信和各类IT平台系统。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最终很可能会应用到家电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之广,同样可以和通信标准相比拟。现在,随着小i机器人等国产Siri的出现,既然有望改变游戏规则,那么业界理应誓死一搏。

面对苹果的强大压力,希望小i机器人能放低姿态,尽可能将其他国产Siri平台团结在一起,打造真正的民族品牌。

猜你喜欢

语音苹果机器人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