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张平化(下)
2012-07-01王锡堂
王锡堂
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1965年3月16日,毛泽东乘专列南下到达武汉,住在东湖边上的梅岭一号。
4月27日清晨,毛泽东对前来请示工作的汪东兴说:“请平化同志来一趟。”当天上午,张平化接到汪东兴的电话:“主席在东湖,请你马上来一趟。”除此之外,再没多说一句。张平化当即向省委其他同志交代了工作,乘广州到北京的特别快车到了武昌南站,随后乘武汉市委派来的“吉斯110”小车来到梅岭一号。毛泽东一见张平化,便招手要他坐在身边的沙发上,与他漫谈起来。毛泽东问:“湖南农村社教运动怎么样?”
张平化简要地作了汇报,特别谈到了醴陵军山公社这个典型,省委在4月30日刚刚发出了号召全省干部学习军山公社自觉革命经验的决定。
随后,毛泽东又问了湖南的工业、铁路等方面的情况,最后才把话题转到井冈山。毛泽东说:“我年纪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一看,你最近能不能抽出时间,带带路?”
张平化1959年秋回湖南后,去过两次井冈山,井冈山很多老人都念叨毛主席,很想请主席回井冈山看看。因此一听毛泽东要重上井冈山,他感到十分高兴。当即说:“跟主席上井冈山,我随时有时间,现在交通又方便。”
毛泽东含笑说:“那你先回去准备准备。”
4月29日,毛泽东离开武汉到达长沙,张平化、王延春、华国锋等人前往大托铺迎接。当晚,毛泽东下榻九所三号楼。由于毛泽东在长沙患重感冒,直到5月21日专列才离开长沙。
登上专列后,毛泽东邀请张平化夫妇一起坐进专列会议室车厢休息。列车沿湘赣线向株洲、醴陵方向疾奔。下午2时,专列到达醴陵,毛泽东一行改乘小车前往井冈山。5月22日,毛泽东到达井冈山茨坪,住进了井冈山宾馆。
38年过去了,毛泽东对当年井冈山斗争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有一次,他对陪同上井冈山的张平化、汪东兴、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刘俊秀、副省长王卓超说:当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黨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毛泽东接着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的一些好制度、好作风,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防止修正主义。
张平化陪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正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张平化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中央和毛泽东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指示和精神。一天,在与毛泽东交谈时,张平化提出,希望在主席方便的时候听我汇报一下湖南的社教运动。毛泽东笑了笑,说:“这个问题不用汇报了,情况我都知道,现在看来,光搞社教运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毛泽东这段话,引起了张平化的深思,社教运动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么搞什么才能解决问题?毛泽东所指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张平化很难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心中感到困惑。
张平化原计划自始至终陪同毛泽东,但却身不由己。5月25日上午,他必须启程赶回长沙主持一个重要会议,需要提前下山。这一天,毛泽东起得特别早。早餐后,张平化夫妇向毛泽东辞行,毛泽东送他们到大门口。应湖南同志要求,毛泽东和湖南来的同志照了相。上车前,张平化请毛泽东回房休息。毛泽东说:“你们这么多人那么远送我上井冈山,我走几步送送你们,有什么不行?快上车吧。”
张平化含着激动的泪花,说了声“请主席保重”,便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井冈山。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三次发话力保张平化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写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当时,张平化和湖南省委正忙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忙于抓经济工作,很少注意报纸上这类文章,并且对那些长篇大论的笔墨官司也不感兴趣。因此,他没有指示《湖南日报》转载。
毛泽东对此很不满意,他责问张平化:“读了姚文元的文章没有?《湖南日报》为什么不转载?”
张平化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读了,我不太懂明史。中央也没通知。”
当时转不转载姚文元的文章是一种政治态度,没有转载这篇文章的北京市被毛泽东批评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彭真也因此被打倒。张平化却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是因为毛泽东认为,张平化绝不是要与自己作对,而是这个老实人认识没有跟上来。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6月,经陶铸建议,毛泽东批准调张平化进京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协助陶铸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由于江青的干扰,中宣部工作始终无法正常进行。两个月后,张平化借毛泽东叫他座谈如何办好《人民日报》问题时,提出了重返湖南工作的要求,毛泽东当即同意。
张平化回到湖南不久,便被冠以“湖南省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成为全省“造反派”、“红卫兵”批判斗争的对象。江青原先对湖南不转载姚文元的文章就恼羞成怒,这次借批“走资派”便火上加油。她在接见湖南“造反派”赴京代表团时说:“张平化在东北就大反林副主席,以后又紧跟刘、邓、陶,可谓是死不悔改,根据我的经验,像这样的人,历史上不会没问题。”在林彪、江青的煽动、指使和怂恿下,湖南对张平化的批斗随之升级,残酷的拳打脚踢,使年已花甲的张平化多次晕倒在地,还被“造反派”关进私设的监狱。
“反对林副主席”这莫大的罪名从何而来?又是何人所定?张平化开始有些懵头懵脑,经认真回忆后,他才想起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北一次会议上所发生的事。
1945年12月,张平化出任中共西满分局常委、分局民运部长兼西满军区政治部主任。1946年,他根据分局指示,带领一个工作组赴嫩江省纳河县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天,张平化接到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要他立即赶到哈尔滨参加东北局主持召开的一个群众工作会议。张平化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就匆匆赶到了哈尔滨。此时,会议已经开了一天,张平化刚刚坐下,便被主持人指定发言,要他汇报西满地区的群众工作情况。张平化对整个西满地区的群众工作缺乏全面了解,加之来时匆忙,没有来得及搜集,只得对在纳河开展土改试点中的群众工作情况谈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他在发言的最后说:“经过在纳河的一段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认真深入下去,做深入、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就会发现他们对日寇、对国民党反动派、汉奸、地主有着满腔的深仇大恨,一旦把他们发动起来,这些农民群众就会坚决勇敢地站起来和敌人进行斗争,就能成为我们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依靠力量。”
张平化的发言刚结束,就被与会的东北局书记林彪叫到一间小房子里进行个别谈话。林彪很不高兴地问:“你对东北农民的估计,是谁的意见。”
张平化直言不讳地答道:“这些都是我在纳河搞土改试点工作时的直接体会,不代表任何人的意见。”
林彪继而追问:“是不是彭真告诉你的?”
听林彪这一问,张平化一时感到莫名其妙,但对待上级,他觉得没有必要去猜测,便很坦诚地回答:“这全是我在试点工作中的切身体会,绝没有领导授意给我,真有不妥之处,领导可以指出,可以批评。”
林彪听完,很不高兴地叫张平化走了。
散会后,张平化百思不解,便找到了当时驻东北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汇报了林彪找他个别谈话的情况,并问及林彪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彭真解释说:“从东北梅河口会议开始,党内对东北群众工作的看法就有争论。林彪认为,东北的农民和关内的农民不一样,他们受汉奸的影响很深,不能把他们当作依靠的对象。对此,大多数同志有不同意见,与你有同样的看法。你们西满分局的同志没有参加梅河口会议,因此也就不知道林彪对此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今天你的发言与他的见解有点背道而驰,他当然不高兴,这也不能怪你了,你也不要有什么思想顾虑。”
此后,张平化再没有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可这事却在20年后被江青重新翻了出来,并蓄意加以歪曲和扩大,成为张平化的一大罪状。后来,张平化的情况被反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张平化我了解,他不会干这种事。”他还在一次接见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人员时说:“张平化要保。”事后,周恩来强令湖南“造反派”停止对张平化的批斗,同时命令湖南省军区迅速将张平化护送到北京。
1969年,林彪趁毛泽东不在北京之机,以战备为名,把大批干部赶出北京,被周恩来保护起来的大批干部也被“紧急疏散”,张平化被送到湖北“五三农场”劳动。
1971年8月,毛泽东到南方巡视,到达武汉,向湖北省委认真询问张平化的情况,省委领导人作了汇报。毛澤东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的湖南工作,他对华国锋说:“原湖南省委是好的。”并提名张平化为四届人大代表。9月,经毛泽东再次提名,张平化出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并于1973年8月重返湖南,担任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全面主持湖南工作(当时第一书记华国锋在中央工作)。
张平化回湖南不久,江青又借批林批孔,大批湘剧《园丁之歌》,煽动湖南“造返派”再次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湖南省委和张平化,搅乱湖南各项工作。1974年,毛泽东回到湖南长沙,圈定要看影片湘剧《园丁之歌》。影片放映后,毛泽东热情鼓掌。他身后的服务人员说:“主席,这是部受批判的电影。”毛泽东说:“这是个好戏,为什么要批判?”并再次鼓掌。
江青知道后,大发雷霆,随后在一次私自召集的十二省、自治区负责人会议上,她指着张平化骂道:“张平化,你为《园丁之歌》翻案啊!”张平化有了来自毛泽东的“尚方宝剑”,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是的,我们认为《园丁之歌》是出好戏,这不是我个人的意见,省委集体讨论,剧本可以继续演,电影片子可以继续放。”江青知道此话出自毛泽东之口,不得不放弃对《园丁之歌》的批判。
就这样,毛泽东三次发话,才使张平化在“文化大革命”中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毛泽东晚年回湘久住,张平化精心安排
1974年10月13日,毛泽东又一次回到湖南。
张平化再次与毛泽东见面,心情十分激动,也感到十分沉重,因为此时的毛泽东,已经令人难以置信的衰老,连走路都显得很困难。
毛泽东对前来迎接的张平化等人说:这一次是来休息的,不谈工作。你们搞你们的事去,我不影响你们。
张平化深深知道,导致毛泽东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的原因是林彪事件的发生。这次毛泽东回湖南,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他老人家休息好,休养好,尽快恢复健康。因此,他在多方面都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
毛泽东是一个十分念旧的人,只有与熟悉和喜爱的人在一起,心情才会愉快。为此,张平化特意安排曾经为毛泽东服务过的几位服务员再次来接待毛泽东。
毛泽东来到住地,一眼就认出了郭国群、曾彩谋两位服务员。他亲切握着她俩的手,笑着说:“小郭、小曾,你们还在这里。”看到毛泽东脸上露出的笑容和愉快的神情,张平化知道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张平化还知道,毛泽东喜爱看家乡的花鼓戏、湘剧等传统戏曲,可当时中国能搬上舞台的只有十几部样板戏和电影,这些毛泽东又不感兴趣,怎么办?张平化绞尽了脑汁,从过去的很多戏中挑选了《刘海砍樵》、《讨学钱》、《苏三起解》等戏曲,组织文艺团体排练,并指示文化系统进行创作、会演,从中挑选优秀节目进行演出。毛泽东看后,果然十分高兴。
为了让毛泽东吃好,张平化又安排了曾多次为毛泽东做饭的厨师石荫祥,专给毛泽东做他爱吃的湘菜。
由于张平化的细心安排,毛泽东身体状况明显有了好转,张平化也为能使毛泽东恢复健康做点事而感到高兴。11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提出要去湘江游泳。张平化为之一惊,但他知道,要拒绝毛泽东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便劝说毛泽东到省体育场的游泳馆去游。
毛泽东乘坐红旗牌轿车来到游泳馆,见到在这里等候的张平化,没看到他夫人,便问:“唐慕兰怎么没来呢?”
张平化回答说:“我没有告诉她。”
毛泽东说:“多年不见老熟人了,让她来嘛!”说罢,便更衣下到了水中。张平化则赶紧派车去接夫人唐慕兰。
唐慕兰乘车来到省游泳馆时,毛泽东已在池内游了几个来回。他上岸穿好毛巾浴衣,一边与唐慕兰握手,一边打趣地说:“哦,久违了,慕兰同志,我似乎还是应当叫你‘花木兰吧?”
唐慕兰清楚记得,早在50年代随张平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正逢常香玉主演的豫剧电影艺术片《花木兰》在全国上演,因而毛泽东借谐音字戏谑地称她为“花木兰”。
唐慕兰坐在毛泽东身边的藤椅上,看到毛泽东比起“文化大革命”前衰老了很多,联想到近十年的沧桑,不禁百感交集,泪水直流,一时想不起该向毛泽东说些什么,只是喃喃地问毛泽东这些年身体可好。
毛泽东有些疲惫,讲话有些吃力,一字一顿地说:“慕兰同志,你是好人,你样子虽然有些变了,但还是花木兰嘛。”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81岁了,服务员明显发现毛泽东在使用瓷餐具、茶具时手发颤,比较吃力,便为他换上其他材料的轻便用具,但毛泽东又不喜欢。
这一情况反映到了张平化处,张平化立即与有关部门商议,决定专门研制一套轻便瓷器,要求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美观、实用、轻巧。醴陵群力瓷厂接到任务后,成立了攻关组,日夜加班加点,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圆满烧出了这批主席用瓷:薄胎碗(内外饰釉下彩花)40件,茶盅40件,盖杯40件。
这批双面釉彩高级薄胎瓷器精美绝伦,毛泽东对其特别喜爱,他在长沙过的82岁生日就是用的这套瓷器,后来回北京时全部带走。之后不论走到哪里,都把这套瓷器带着。毛泽东逝世前喝的最后一口汤,吃的最后一口饭也是用的这套瓷器。
不知不觉,毛泽东在湖南住了114天。1975年2月3日,毛泽东发现春节快到了,提出要回京,张平化等诚恳挽留。毛泽东说:“客散主人才安,我走了,你们好好过个春节吧,我冬天再回来。”
此后,张平化一真苦苦等着毛泽东再回来,因为毛泽东曾对他说过,他要在湖南颐养天年。可谁也没有想到,毛泽东却再也不能回湖南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从1927年在家乡酃县跟随毛泽东,至毛泽东最后一次回湖南,张平化跟随毛泽东近半个世纪。他们之间的情谊可以说经历了时代的变迁、风雨的考验。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