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
2012-07-01李卉
李卉
(江苏省江都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江都 225200)
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
李卉
(江苏省江都职业教育集团 江苏 江都 225200)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指导不能囿于课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必须与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德育课;中职;角色转换;职业能力;职业人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中职生进入职业学校后,专业基本已定向,毕业后将走上社会,他们的各项活动大多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准备。在校期间,中职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还要协调好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提升综合素养。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实现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顺利实现首次就业,并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技能和品德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的活力所在。在新一轮课改和创新德育教学实践中,《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始走进职业学校,并逐渐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008年新德育课程设置中出现,尽管德育课教师接受过新教材的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颇感压力。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笔者认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学不能囿于课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学生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才能发挥好德育课程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中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 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了十几年的德育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其间接触了很多家长。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无前途,只因孩子年龄小,无法学手艺,才无奈选择职校,他们不求孩子成才,只求其成人。这种想法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他们在学校就选择了得过且过式的逃避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不少中职生本身缺乏自信,甚至自卑、怯懦,他们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背着学业“被否定”的包袱“被选择”来职校,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自己是“双差生”,只能破罐子破摔。谈及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专业人才时,他们认为是天方夜谭。因此,在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德育教师必须利用大量的案例或者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讲座,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当然,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仅靠德育课是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的配合,需要随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塑自信,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效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变。另外,笔者在与中职生谈起对未来的设想时,发现部分学生表现的又过于自大,背离实际,好高骛远甚至爱慕虚荣,如要求“月收入比白领”,轻松成“大款”;工作不愿进地方企业,要求在苏南或者大城市就业;嫌一线工人太累、太丢人,要坐办公室等等,仿佛未来无需付出,就会收获。因此,德育教师和班主任还要让学生认清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实际和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教育学生要从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岗位起步,从基层岗位做起,落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应梦想初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应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职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 当今,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不仅看重技能,更看重综合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即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那如何提高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呢?其主要途径就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中职生而言,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他们的“软肋”。因此,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提醒学生逐步改掉陋习,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奠定基础。
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性格的调适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反之,他就能发挥出自身全部才能的80%~90%。因此,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学生应尽可能地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就业。笔者曾对初入学的中职生进行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只限于字面,选择专业只是家长的安排,谈不上感兴趣,也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专业是自己选择的,但并没有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找到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职业。其实,初入学的中职生之所以对专业不感兴趣,主要是他们对这些专业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不够了解,许多成功人士并非一开始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兴趣,而是在后来接触过程中才逐步了解,通过了解开始喜欢,在喜欢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兴趣。德育教师在一年级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就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增强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还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让类似“张飞”性格的人去做文员,一定会让上司头痛;让类似“林黛玉”性格的人去开拓市场,业绩肯定不会太理想。但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可塑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引导专业已经定向的中职生,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岗位,并实现岗位成才。
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获得首次就业的成功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中职生在校就要培养自己与别人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推销的能力;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等等。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训练,需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德育课程教学要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
促使学生了解、认识专业,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学好专业技能 中职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应强调“向前看”,让学生在认识“现在的职业社会”过程中思考“未来的我”及其实现过程。不少中职生是背着学业被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否定的包袱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缺乏自信,在“没有前途”、“混日子”的思想主导下,缺乏“前途在哪”的目标和“我要上进”的动力。那么,德育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需要的宽容氛围,科学、客观地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所学专业,认识社会,给自己定好位,找准坐标呢?很显然,切入点不应定在文化课上,而应是专业课。因为中职新生在专业上基本都是零起点,只要在自己的专业上起好步,很快就会进入学习角色。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找回自信,德育教师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甚至在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时,可以亲临现场去看看学生的干劲儿 (笔者发现越活跃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往往越强),及时跟学生谈实践感受,捕捉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的闪光点,让其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规划当前的学习生活。另外,中职生虽然专业已基本定向,但普遍缺乏对专业的认识,他们对有关科目与专业的联系不理解,对专业的发展走向则更为模糊。面对这一状况,德育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对学生在起步阶段进行专业认知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认清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而经常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相关信息,关注相关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去完善自己,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切合学生专业特点,做好职业生涯指导,有效实现学生角色转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职生的优势不是学历,而是实践能力。能证明这一优势的重要凭证是职业资格证书,它是中职生求职的“敲门砖”,因而“取证”就是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手段。但多取证不等于乱取证,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求职意向不同,所对应的证书系列也有差别。中职生在进行“取证”选择时,要从个人实际出发,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中职德育教师多数缺乏职场实战经验 (专业课教师经常下企业锻炼,实战经验一般优于文化课教师),课堂教学停留在“纸上”与“表面”,难以切合中职生的就业领域,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职业与职场的全方位认知,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理想化,对困难估计不足,过于乐观。所以,在教学时,德育教师应多查阅资料,多向专业课教师取经,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给予学生更具体、更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
德育课要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的结合
中职生要顺利实现“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必须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尽管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学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人际关系不复杂,学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简单。而到了工作岗位后,学生最直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要想顺利融入集体,适应社会,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团队意识是“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具有团队精神,在团队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是成功“职业人”的重要特征。中职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集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我、了解职场,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做职业生涯的赢家,有效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如:(1)参观。带领或推介学生亲临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场所,使学生了解工作要求、工作流程,感受职场氛围,树立职业意识。(2)社会调查。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使学生在调查中了解就业环境和企业用人要求,发现职业生活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3)专业实习。学校的专业实习课以进行基本操作为目标要求。德育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认识本专业工作对人的要求,以专业实习为起点培养职业素质,为实现人职匹配打好基础。(4)规划职业生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要自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让学生在动笔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理清思路,发现自己文字组织、生涯规划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中职生做好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准备,就能在就业后更快地适应职业生活,从容地应对不再单纯的职业环境,抢先站稳脚跟,更快更好地在职业生涯的阶梯上攀登。而讲授中职一年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德育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课程资源,架桥铺路,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不断提升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争做职业生涯教育的赢家。
[1](美)加里 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4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黎明.美国中学的生涯规划教学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4,(4).
[4]王文圣.构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2011-09-19].http:// www.ycqz.cn/ftproot/xinlizixun/xueshukongj ian/构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htm.
[5]王美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6]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7]董中信.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索[J].商品与质量,2010,(10).
[8]权翠芳,苏洪春,张英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2).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应围绕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宏观的,即大学如何与社会形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另一个是微观的,即如何解决好大学自身的发展,处理好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如教授治校、管理体制等。大学制度的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这三个核心制度问题。(1)大学自治制度。大学自治是处理大学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主要制度,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享有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团体和个人干预的自由,是一种和谐状态。(2)教授治校制度。教授治校是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教授对大学事务的管理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学术事务管理,另一类是行政事务管理。大学的学术事务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位评定、业绩考核、教师配备等;大学的行政事务主要包括资源分配、学科建设、校长确定等。只有教授充分参与这两方面的事务,才能使教授和大学的利益真正得到统一。(3)学术自由制度。学术自由是大学制度的精神所在,没有学术自由,大学的追求知识和真理就成了一句空话,大学就会成为其他社会组织的附庸。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三十期杨治华,彭飞《对立与和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之思》
关于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就是改革现有的大学管理制度,创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大学组织结构与权力架构,对大学的权力和资源配置制度进行重新分配,赋权给教师的代表和核心——教授群体。具体而言,教授作为一个群体,在学校事务的管理中应当拥有以下几项主要权力:(1)选举权。赋予教授选举权,让他们在各种人事任命中行使自己的权力,是推进大学管理民主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教授治校的关键所在。(2)决策权。决策权是教授治校的主要内涵,舍此教授治校就会成为笑柄。(3)监察权。对于决策实施的过程,教授群体应拥有监督与问责的权力,以保证基本决策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4)知情权。知情权是以上各种权力的必要条件,如果知情权得不到保证,其他权力就会受到极大制约。要坚持推进教授治校,避免以教授治学替代教授治校,就必须认真思考、设计教授治校的条件与路径:第一,要建立强有力的机构,制定基本的规章制度;第二,要分散权力;第三,要进一步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把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六期 赵蒙成《“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辨》
关于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一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人;三是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创业教育的内涵也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一是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二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三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首先,创业教育可以培育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其次,创业教育可以学习创业理论,优化创新教育方法,创业教育是以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再次,创业教育可以模拟设计创业计划,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六期 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寻找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特殊性,对其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健康发展的前提。(1)科研功能定位。从知识论角度看,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知识的生产,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2)人才培养功能定位。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机构并不直接承担教育学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功能,但这并不能否定职业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Lave和Wenger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曾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实践共同体”两个核心观念。(3)服务功能定位。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学校发展环境分析与政策咨询,学校发展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解读,教育科研信息发布,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等。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服务面向主要是“内倾”的。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二十八期 王成方,唐林伟《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探析》
关于工作场所学习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目前,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复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要重新认识工作场所学习的当代价值,有必要梳理人们对于此种学习形态所持的几种普遍认识:(1)工作场所学习是针对技能的简单培训。在很多人眼里,在工作中学习并不是技能形成的核心环节,只是一系列断断续续的、一次性的基于工作需要的教育或培训活动。(2)工作场所学习是一次性获得“能力”的选择路径。此种工作场所学习观的根源在于,把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理解为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非一种学习的过程。(3)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相对来说的自然现象。对于管理者和个人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把工作中的学习看做是一个相对自然的、不成问题的和不需要任何支持的现象。工作场所学习对于当下的职业学习的价值在于:是对制度化职业教育关系的新认识;是对当下职业学习模式提出的新挑战;是对职业学习提出的新喻意;是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新内涵。
摘自 《职教通讯》2011年第十九期徐瑾劼 《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讨论》
关于校企文化共融
从表现上看,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含蓄而内敛;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开放而张扬。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遵循按部就班;企业文化也讲计划,但更强调变化和灵活。从本质上看,在高职院校的组织内部存在类企业文化,如“订单式”培养、“双师型”师资等;在企业学习型组织内部更存在鲜明的职教文化,如岗位培训制度建设、企业大学的战略选择等。这种和而不同的契合为两种文化之间的融通架起了桥梁,从而为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二十五期 高莉莉,王清强《文化共融: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然探索》(逸 公辑)
G712
A
1672-5727(2012)01-0057-02
李卉(1975—),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江都职业教育集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