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顶岗实习期“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探析*
2012-07-01简洁
简洁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10)
高职顶岗实习期“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探析*
简洁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10)
针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点,提出以“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使学生实习前做好心理准备、实习中优化心理环境、实习后掌握心理方法,为成为高技能职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职;顶岗实习期;知情意行;心理辅导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教育体制与机制日趋完善,然而这项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笔者依据“知情意行”的行为模式探索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方式和内容,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实现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知情意行”行为模式
人的心理支配行为,个体的高级行为模式可表示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例如,顶岗实习学生要完成工作需具备4个基本条件:愿意工作、知道怎样工作、具备工作的客观条件、能克服工作时遇到的困难。这些条件与其心理过程对应为:认知——对行为目的和办法的认识,即知道做的目的与怎样做;情感——对行为及行为环境的态度体验,即行为的心理环境与外部条件;意志——对行为的意向与对行为遇到困难时的决心,即愿意做与有决心做。
在外界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若学生针对顶岗实习的“知情意”结构完整、平衡,那么他的工作行为就能开始并正确地持续,否则就可能无效、低效地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知情意行”心理辅导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形成职业素养和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冲突,轻者工作消极、得过且过,重者逃避实习、频繁换岗。因此,通过心理辅导整合学生“知情意”,使他们能行之有效地面对挫折、树立信心、转换角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岗前辅导——明“知”、疏“情”、育“意”
许多学生由于对顶岗实习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错误地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坐在大学课堂读书,不是到企业干活,更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笔者对威海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8.9%的学生认为自己 “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已经相当熟练,应该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因此,在顶岗实习前,可通过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认知教育和自身定位教育。
关于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后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让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人”、“企业人”的要求有比较真实的体验,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一般来说,顶岗实习的岗位是技能型的,而且根据工作需要会把学生安排到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高职学生虽然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还非常欠缺,因此要甘于从基础性、重复性、简单化与操作性的工作做起。
关于自身角色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要兼顾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完成工作和学习两方面任务。作为一名员工,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因为自己还是学生就降低要求、降低工作标准,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规范程序操作,认真完成任务。作为一名学生,应自始至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向师傅们请教,主动调整角色,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有52.9%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感到“兴奋、激动”,37.5%的学生感到“焦虑、害怕”,部分学生担心“知识缺乏,不能胜任工作”(占21.8%)、“难以与领导、师傅沟通”(占10.6%)、“实习中出现安全事故”(占10.4%)、“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占9.7%)、“难以与同事相处”(占6.8%)、“独立生活及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实习生活”(占7.3%)、“实习中出现差错事故”(占2.6%)、“身体素质差,不能适应紧张工作”(占0.7%)等。因此,在心理辅导中还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顶岗实习期间会面临各种挫折,经历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面对挫折,首先,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认识到当前的努力和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发展积蓄能量、储存经验。其次,要了解并利用一些心理调适方法,适时调控情绪。比如,当出现负性情绪或感到委屈时,要找人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主动与师傅、工友、同学、辅导员、班主任或指导老师交流,有效的倾诉和沟通可降低负性情绪,使自己顺利度过心情的低潮期。再次,要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应进行岗前心理辅导,通过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知识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知”其“行”的目的和外部环境,有助于调动跃跃欲试的“意”并疏导过度焦虑的“情”,使学生能以最佳心理状态迎接顶岗实习。
(二)岗位辅导——变“知”、通“情”、促“意”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情绪主要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绪、情感对行为起调节作用,岗位辅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培育情感,优化顶岗实习的心理环境。
调控负性情绪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多发以下负性情绪:(1)失望。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到“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太辛苦”(占30.4%)、“感觉受人管、被教训,受不了”(占13.0%)、“受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占10.8%),再加上扣奖金、罚款等经济行为对个人“自由”的制约,使一些学生感到烦躁、苦闷,甚至对职业感到失望。(2)焦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依赖思想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障碍,面临尴尬。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实习中 “委曲求全”(占14.8%)、“除工作外平时不与别人打交道”(占11.5%)、“不理不采,敬而远之”(占3.7%)引发了其焦虑情绪。(3)迷茫。少数学生急功近利,视实习为打工,一味希望工作轻松、待遇好,缺乏上进心、不主动钻研业务知识。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后有50.7%学生对将来的工作 “信心十足”,有39.0%的学生感到 “信心一般”,有10.4%的学生感到“信心不足”。部分学生了解到本行业情况和工作环境后思想产生动摇,想转行,但对于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又很茫然,因此在实习中得过且过。(4)倦怠。有50.9%的学生对实习“刚开始感觉很新鲜,慢慢就觉得干的是很简单的、重复的、枯燥无味的活”,很多学生在工作和人际环境的压力下产生倦怠,一些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离职或转岗。(5)浮躁。部分学生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实习,觉得自己“第一天就适应技术工作了,第二、三天就掌握生产流程、工序了,第四、五天就明白生产工艺了,第六天就熟悉人事结构了,第七天就知晓原料进出、产品销售网络了,简言之,一周搞定。”于是心理浮躁、好高骛远,因扭曲的期望值而频繁“跳槽”。负性情绪不仅有碍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还会损害其心理健康,因此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首先,调整期望。很多学生希望以学生身份被宠爱、呵护,可现实却是在企业被人呼来唤去,干的是粗笨、繁杂的体力活,收入不及别人,因此常常抱怨和生气。因此,要帮助学生根据环境调整期望,对人对事不苛求,以此减少烦恼,保持良好心境。其次,转变认知。认知是调整情绪的杠杆。心理学研究表明,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认知改变了情绪也会相应改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适应不了严厉的师傅而转岗、离职,有的学生却因“严师出高徒”使自己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因此,要帮助学生认识负性情绪的存在,对挫折和困难建立理性认知,重新获得积极体验,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再次,行为调节。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美国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关系的心理医生康诺说:“人不需要马拉松或万米长跑,只要参加一项能加快心跳和呼吸频率的有氧运动,坚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就能提神放松、减轻焦虑、缓和沮丧情绪、强化身体应付压力的机能、淡化敌意及攻击行为、鼓舞正面自我形象、增加自信。”因此,可鼓励学生在工作之余参加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如打球、登山、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消除过度紧张、疏导负性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与企业员工间的了解,增进友谊。
培育职业情感 三个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对问题“你在干什么?”的回答分别是“我在砌砖头”、“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我在建设净化人心灵的场所”。同样的工作,答案的差异源于工人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业感的不同。顶岗实习是学生正式就业前的“最后一战”,因此要利用工厂、车间里的鲜活实例教育学生,培育其职业情感,树立其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作风。(1)职业认同感。具有职业认同感的人从内心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获到乐趣。职业认同水平影响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岗位相同的人工作压力感不同,除了与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外,还与人对工作的认可和热爱程度相关。因此,要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认识职业的意义。例如,制药工人如果把工作仅视为谋生手段,那么再忙碌也只是源于外在的职业要求,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荣誉就很容易“力不从心”,而如果认为自己在通过工作完成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的崇高使命,就能获得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2)职业荣誉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职业与社会发生关系,并通过社会对所从事职业价值的认定来感受个体的生存价值。职业荣誉感是一种持久、深刻的情感,是把人的内心思想化为实际行动的“催化剂”。因此,要辅导学生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做出一流水平,赢得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实现自身价值。(3)职业敬业感。人生命的价值根本在于其职业的贡献和成功,即使是非常普通的工作,当人们把它视作深化、拓宽自身阅历的途径,把它当作生命的载体时,职业就是生命,生命也由于职业变得有力和崇高。因此,要辅导学生生发高层次的职业情感,只有处于这种情感支配下的人,才能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潜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完善。以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岗位心理辅导,转变学生对自己和实习环境的不合理认“知”,疏通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架通推动职业发展的积极“情”感,以便学生能够“意”志坚定、“行”之有效。
(三)总结辅导,查弱补强
学生顶岗实习归校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心理”总结。让学生参照“知情意行”行为诊断表(见表1)对自己顶岗实习中的“知”、“情”、“意”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正式从业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行为水平。
表1 “知情意行”行为诊断表
对学生顶岗实习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会发现,学生一般不是某方面缺乏,而是某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可辅导学生“以强促弱”,例如“情”能促“意”,即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表现出巨大的意志力量,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战胜困难完成任务;“情”能益“知”,即认识与情感结合产生动机,进而推动行为等;或者辅导学生“补强”,即通过提高某一项或两项的水平,促进其行为水平的总体提高。
依据“知情意行”行为模式开展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会有效缓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往往是成长问题,未来还会出现。因此,要通过心理辅导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心理问题、提高行为水平的原理和方法,使其能够妥善处理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和复杂问题,真正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又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1]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6):72-73.
[2]卢献,郑岩滨.略论“知情意行”行为辅导模式[J].教育探索,2004,(4):100-103.
[3]刘圣春,黄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23-27.
[4]梁俊,牟顺海,刘进.高职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43-144.
[5]姚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88-89.
[6]向群英,漆晓玲,李远惠.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的职业心理辅导[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46-48,58.
[7]丁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心理辅导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167-168.
[8]裴智民.高职院校实习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70-72.
[9]时新.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剂[J].生命世界,2008,(7):54-55.
[10]尚勇.试论职业情感的科学界定[J].理论观察,2007,(1):153-154.
G718
A
1672-5727(2012)01-0129-02
简洁(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威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系威海职业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心理辅导研究》(项目编号:JY11-XS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