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卧床谨防尿道结石
2012-06-27罗学宏
年过7旬的李奶奶,因不慎摔倒臀部着地,造成第3腰椎压缩性骨折,遵医嘱睡硬板床休息了两个月。正当她准备下床活动时,突然感到右侧腰部剧烈绞痛,B超检查诊断为肾结石。李奶奶和家人十分不解:受伤前体检并未有肾结石,受伤后怎么会发生结石呢……
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是泌尿系形成结石的主要部位。长期卧床老人泌尿系结石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1.骨骼的废用性脱钙。由于肢体活动不足,骨骼脱钙,引起高钙尿和尿磷排出增加,在卧床早期特别明显。结果使尿中钙盐饱和度增加,抑制物活性降低,促使泌尿结石形成。
2.长期卧床的病人极易并发尿路感染,特别是截瘫病人由于膀胱功能不全,需要留置导尿,常易合并尿路感染;而所留置的导尿管又可作为异物,成为泌尿结石形成的核心。
尿道结石患者常伴有肾区钝痛、血尿等症状,也有的结石进入输尿管造成肾积水或肾绞痛,以致疼痛难忍,应当积极预防。
1.鼓励及帮助其多活动,借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畅通。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床上活动以及一些被动性的活动,必要时可以对截瘫病人进行肌肉的电刺激。
2.不憋尿,多饮水,可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每日饮水量2 000~3 000毫升。
3.少吃肉类及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4.少吃盐,饮食太咸会加重肾脏负担,并且会干扰防治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
5.减少钙的摄入,增加钾、镁、锌、焦磷酸盐的摄入;也可服用降低尿钙的药物(正磷酸盐和噻嗪类利尿剂),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降低尿石症的发生率。
6.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尽早除去尿路梗阻因素,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
7.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一个月更换一次)。
8.其他:戒除咖啡、茶和酒;少食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菠菜、土豆、红茶、豆类、栗子等;少吃糖,食糖后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