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精彩句段分类赏析(七)挫折
2012-06-24莫家泉
[主题絮语]
挫折就是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就是失败、失利。挫折是高山,翻过它,就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挫折是荆棘,劈开它,就会一马平川,前程似锦。成功,需要挫折,因为它是前行路上的基石;成长,需要挫折,因为它是岁月峥嵘的花朵。挫折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风浪,劈波斩浪,就会跨进理想的大门;挫折是阻挡弱者的礁石,开山劈岭,就会迎来灿烂的阳光。挫折是一笔财富,不经积累,你永远是一位穷者;挫折是一场风雨,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哪能见到绚丽的彩虹。直面挫折,战胜挫折,是智者的选择,强者的心声。
[写作要旨]
表现“挫折”内容,是古今中外作文领域永恒的话题,因为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来说,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要表现这一主题,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要有曲折变化。挫折对每个人来说,往往是转折点,至于转向何处,又因人而异,有的人遇到挫折以后,勇敢面对,不气馁,不灰心,从挫折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行,这是强者;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偃旗息鼓,从此一蹶不振,垂头丧气,这是弱者。无论叙写何种内容,都要把这种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重点要将某个人遇到挫折以后何去何从的思想斗争及其表现,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以突出强者的自信、弱者的自卑,从而给人以启示。
二、要有详略重点。无论是写强者的挫折,还是写弱者的失利,都要做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如果按照成文规律,遇到挫折之前的顺境内容只能略写,因为它只是个基础和铺垫,重点应放在遇到挫折、逆境之后,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考验人的意志、精神和品质,最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给人的教育意义也是最大的。所以,要在这个地方反复造势,尽情渲染,扣人心弦,使文章富有神韵,具有感染力。
三、要有气势文采。无论从何种角度表现何种趋向的挫折,都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包括体裁上的变异、结构上的灵动、选材上的鲜活、语言上的韵致。写记叙文,出奇制胜,尺水兴波,环扣迭出,引人入胜;写议论文,论据典型,点面结合,旁征博引,理趣盎然。还可用小说、童话、日记、镜头、戏剧、广告、报道等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语言上,多用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相间,节奏明快,色彩明丽,富有气势,也是使作文上档次、上规格、有文采的重要方面。
[段落选粹]
一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是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成就事业的。有了挫折,才有了司马迁的《史记》;有了挫折,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有了失败,才有了勾践的卧薪尝胆踏吴越;有了失败,才有了牛根生率领的蒙牛集团的辉煌。
对一个人、一个组织来说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正所谓“多难兴邦”!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远的不说,在最近的几年里,我们就经历了“非典”的困扰、洪水的残暴、雪灾的无情、“藏独”的干扰、地震的破坏……但我们没有为之动摇,为之畏缩,为之不振,在经历了一次次灾难洗礼后我们依然在崛起,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苦难后我们依然在腾飞,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挫折和失败造就了中国,是挫折和失败让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珍爱挫折和失败,就等于把握住了通向天堂之门的钥匙;
珍爱挫折和失败,就等于在无边的大海上找到指南的航标;
珍爱挫折和失败,就会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选自2008年黑龙江省中考优秀作文《珍爱挫折和失败》)
[点评]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具体阐述了对挫折和失败的“珍爱”。在议论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例证法,所举的例子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因而点到为止,一例一句话,形成例群。这些例子,由古及今,都很典型,很有说服力。文章的可贵之处是通过议论方式来举例,既是在举例也是在议论、在说理,这样,既节省笔墨,又增加论证力度。结尾三段构成排比比喻,是对上文的总结,点题揭旨,干脆有力,富有气势。
二
我坐在考场里,想着以前失败的经历,痛苦的岁月,使我顿时勇气倍增,这是一份面对困难敢于克服的勇气,一份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勇气,一份面对失败走向成功的勇气!
五岁的晶晶分清了左右手的经历,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忆起了刚刚逝去的那一年。与小晶晶一样,我的失败和挫折,并没有把我打倒,反而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失败的滋味是痛苦的,但如果要仔细认真地品尝的话,何尝不感受到其中的缕缕甜味呢?尤其是当你回首的时候,当你坐在考场的时候,当你将要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来回报、来庆贺的时候,更会有一种自豪、欣然之情充盈在胸间。
(选自2006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生动的一课》)
[点评]这段文字是针对命题者所供材料来写的,“五岁的晶晶”是材料中的主要人物,是议论的对象,“我”是考生本人,是重要论据,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议论灵魂,构成“挫折”共性,这些都是真实的,都确有其人其事,由人及己,由材料到考场的“我”,体会深刻 ,感悟充实,给人以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文章多用排比手法,短句为主,长句辅助,语意流畅,富有气势,充分阐发了挫折对晶晶、对“我”、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有情有理,情理相济,升华了情感,强化了主旨。
三
假如让我选择财富,我会放弃一帆风顺和胜利,选择挫折和失败。
因为挫折可以砥砺人的意志,失败可以使人大彻大悟。人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人人都希望成为“东方不败”,但那只是美好的愿望。现实中,人人都得经历风风雨雨,失败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号。只要我们昂头面对失败,低头总结经验,胜利便不会只是祝愿。让失败和挫折充实我们的生活,让痛苦和磨难砥砺我们的人生,让经验和教训武装我们的头脑,把失败留给昨天,把教训留到永远。你会发现明天的生活明丽如诗,明天的阳光格外灿烂。
(选自2006年河北省中考优秀作文《假如让我选择财富》)
[点评]这段文字,是从“假如”的角度立意的,多数人选择财富,选择顺境,选择歌声和鲜花,可是考生在这里却选择了“挫折和失败”,为什么呢?文章接着阐述见解,讲说原因和道理,从“挫折和失败”对人产生的价值角度,突出其重要,揭示其规律,这就打破了思维定势,逆向行文,超凡脱俗,确实难能可贵。这里虽然没有举例,但阐明的道理并不空洞,其原因是能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时空跨度大,宽度深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范文回放]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一杯清茶在手,嫩蕊舒展,水色微碧,香气淡雅。茶叶上上下下,浮浮沉沉,有一种曲线的美丽。这种感官的愉悦,心灵的熨帖,非笔墨所能形容。
恬淡,从这清茶中我读出了淡定和平静;从这沉浮中我读出了面对挫折的心态和平衡。
哲人察堂下影而知日月行,观一叶落而知秋将至。在整日的忙碌中,触风雨,经寒暑,一路坎坷,挫折窘迫道不尽。回首望去,身后的小路曲折不平,但当你细细品味时,终悟出原来挫折面前需要的是一份宁静悠远。这份心境中,没有匡时救世的胸襟和抱负,但谁又能说它没有厚积薄发的汹涌澎湃?没有争利于朝、争名于市的处心积虑,谁又能说它没有得意淡然、失意怡然的旷达审慎?
清茶的芳醇,需要热水的滋润;人生的美丽,更需要挫折的鼓舞。茶叶在沸水中读出了炽热,而我总喜欢在面对挫折的时候独享恬淡,挑战未来的自我。也许人总在失意的时候才肯回首思索,最终悟出——浮生若茶。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淡雾、青山、孤帆,是最美的景致,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香远益清,这也许是中国的国画比西方油画的浓油重彩高出一筹吧。其实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智者总是善于为自己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而愈是心急如焚、一蹶不振者,才总是让油彩污染了画布,不知所措。
诚然,拼杀者可佩,奋斗者可钦,热爱生活的人可敬,但恬淡面对挫折的人,却是活在我心中的英雄。挫折面前,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同顶彤彤红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别人是一道风景,坚信自己也会成为彩虹。失败并不可怕,坦然面对现实,捋起衣袖,昂首阔步,掸掸肩上的轻尘,重新投入战斗,这就是淡然。
茶依旧芳香醇正,博得满屋清洌。我依旧平淡悠然,扛起面对挫折的一片蓝天,活出一条条美丽的曲线。
(2002年河南省中考优秀作文)
[点评]本文是考生在“面对挫折”之时的感悟,其内容始终以“茶”为引子,为源头,通过茶的“嫩蕊”、“水色”、“香气”、“恬淡”、“平静”等特点,来阐发对待挫折也应该这样,“需要挫折的鼓舞”,需要“独享恬淡”、“昂起头颅”、“重新投入战斗”、“活出一条美丽的曲线”,哲理横生,富有韵味,令人深思警醒。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考生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议论形象生动,用语简洁恰当,修辞多种多样,句式节奏明快,语汇丰富自如,没有枯燥之感,没有空洞之嫌,字里行间,情理相济,潇洒流畅,很有感染力。
[挫折亮题]
因为挫折、挫折伴我成长、挫折——成功的第一步、挫折告诉我、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挫折的味道、挫折路上好风景、风雨过后是彩虹、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挫折是一味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