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作文全程跟踪辅导之“凤头豹尾”篇
2012-06-24李仰臣李创
李仰臣 李创
“凤头豹尾”是古人对优秀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经验总结。虽然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没有将开头与结尾的优劣明确定为评分点,但在实际评卷过程中,开头与结尾对评卷老师的巨大影响却是公认的。有经验的阅卷老师常常在细读开头后,就会细读文章结尾,然后再浏览正文。他需要根据文章首尾确定你行文是否切合题意、主旨质量高下、语言基本功如何。考场评阅作文与平常欣赏文学作品不同,时间与任务的紧迫,天气的炎热与工作的单调,更需要考生付出百分百的心思,让阅卷老师获得一种审美快感。
一、“凤头”艺术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亦如此。如果你的作文有一个亮丽的“凤头”,定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愉悦感,让他们对你的作文“刮目相看”,并最终给你的作文打出高分乃至满分。
1.善用题记,锦上添花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或交代写作缘起,或牵引文章内容,或揭示文章主旨。在文章的开头精心设计一个短小精练而又意蕴丰厚的题记,既能显露作者的才情,又能拨动读者的心弦。需要注意的是,题记的字数不能太多,一般以两行为宜;题记不能滥用,一般来说,议论文不适宜用题记;也不能乱用,必须对文章主旨或情感的揭示有帮助。
示例:一位伟大的诗人成就了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传统节日让我们更深刻地品味生活。
——题记(《端午的味道》2010年吉林省)
解析:这个题记虽然简短,却点明了端午节与生活的关系,对于理解文章题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颖别致,夺人眼球,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
2.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在考场上,由于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所以一般以开门见山,落笔入题为好,让人一读开头,便能感受到你的观点、思想或者情感。它给人以清楚明白而又不同凡响的印象,激发阅卷人强烈的阅读欲望。
示例:在诗意的自然里,你还记得那些悄悄的提醒吗?(《悄悄地提醒》2011年上海市)
解析:考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统摄全文,总写“我”从摇篮到长大过程中母亲掌心温度的永恒不变,有提纲挈领之功效。
3.摘言引语,展示底蕴
文章开篇恰当地引用相关诗句、名言、歌词等,既可以使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洁明白、言简意丰,又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色。引用时应注意要与所表达的中心和所要记叙的对象有紧密的联系,要融合无间,不能有生硬、做作之感。
示例:“半城烟沙兵临池下,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许嵩的《半城烟沙》在耳畔响起时,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它,不普通》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
解析:文章以歌词开篇,在传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技法中展示出考生的写作才华,“陷入了沉思”一句像开启全文的一把钥匙,紧接着的“它,很普通”一语则是宝箱开启之后发掘的一块珍宝。
4.描写景物,营造氛围
在文章开头描写景物,可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烘托、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文章情因景生、景因情设、情景交融。这正如王国维所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示例: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碧绿的树叶轻轻地摇曳着,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着,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在我的思绪里缓缓打开,随着风儿飘向远方……(《在我们这个年龄》2011年安徽省)
解析:开头描写景物,渲染一种温馨的氛围,又与结尾“窗外的每一滴雨丝上,都承载着我们对母亲的爱的暖意。”遥相呼应,凸显“爱,让我感动”的主旨,显得情韵深厚,令人回味无穷。
5.先声夺人,直入生活
叶圣陶曾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作文一开头就描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用我手写我心,很容易就能达到震憾人心的效果。
示例:我很喜欢抄抄写写,信手涂鸦,对自己所写的文字时常自鸣得意。到了初三之后,这种得意经常被无情地粉碎,几次考试的得分都不高,试卷上曾不止一次地写到“没有叙述、空泛议论、没有自己的东西”等字眼。我迷惘了,灰心了……(《也是一堂语文课》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
解析:这位考生入题机智,能够快速地从平时积累中挑选出合乎题意的信息,并以此作引,使全文很好地围绕题目,叙写一堂别出心裁的作文指导课,引人入胜。
6.巧用修辞,彰显文采
在文章开头恰当地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展示自己的语言技巧,体现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让读者只看开头就体味到飞扬的文采,感受到充满哲理的思辨。
示例:愿望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总能奏出一曲曲极富韵律的欢歌;愿望是划破夜空的流星,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期盼与憧憬;愿望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总能让人们从绿意盎然中思考人生!(《愿望树来了》2011年河北省)
解析:作者紧扣“愿望树”这一主旋律,用3个比喻句一贯而下,对愿望的诠释新颖而富有意蕴,哲理化的语言紧紧地吸引着读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7.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开头要“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设置悬念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人们大都有好奇心,爱读文学作品的人尤其如此,当你在文章的开头,设下许多能激起人们好奇心的悬念时,你的文章无疑已成功了一大半。这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也可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美。
示例:我一直认为那座孤独的小山丘上只有我。可是直到某一天,我收到一封匿名信,原以为是某个杂志社的退稿。可是当我打开信封时却发现,全然不是想像的那样——字是用手写的而不是铅印的,字迹是不熟悉的,散发着淡淡墨香,更让我战栗的是这封信上写的是关于我在小山丘上诵诗的内容!是谁走出了这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
解析: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本文开头的“匿名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促使他们寻根究底:“这是谁的匿名信呢?”从而诱导读者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8.倒叙开头,引人入胜
所谓倒叙就是将后发生的情节提前写,先发生的情节置后写。倒叙部分,或是事情的结局,或是其中的关键情节,一般安排在作文起首;接着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叙述。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倒叙,能令重点突出,结构紧凑,扣人心弦,激人兴味。
示例: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上——
时光茬苒,一晃三年过去了。一天,我偶尔整理家中的抽屉,翻出一个精致的音乐盒,我不由得想起那有意义的一天,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想法:时光流逝,不会变的永远是友情。(《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2011年山东省济宁市)
解析:开头由现实情景引入对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的回忆,倒叙自然,吊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题目。然后围绕题目,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入叙事,引人入胜。结尾“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与开头照应,并点题。
9.有感而发,标新立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文章,如果人云亦云,就很难出新。而没了创新,文章就会“泯然众人矣”。为此,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力求开篇不拘一格。
示例:曾几何时,我也开始跟随众人追逐所谓的时尚潮流,追随那些引无数粉丝尖叫疯狂的偶像明星,追看那些所谓张扬青春、感天动地的偶像剧,可是在其中沉浸了一段时间后,我越发感觉痴情怨歌的无病呻吟,红男绿女的无聊透顶。我从中再也得不到感动与宽慰,反而觉察无限的浮躁与喧嚣。(《感觉越来越好》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
解析:当众多粉丝推崇偶像之时,该考生能够从与之对立的角度去思考,在开篇真切地表达自己对偶像的独特认识和看法,的确与众不同,别出心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以上方法,只要你灵活巧用,举一反三,一定可以写出为文章增色添彩的“凤头”来。
二、“豹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外,还应该精心打造一个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令人犹如咀嚼甘果,言有尽而意无穷。
1.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示例:世界因为有了责任而美好。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责任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世界因责任而美好》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
解析:考生在讲述故事、列举现象的基础上,结合“责任”这个中心话题作深入剖析,卒章显志,立意高远。
2.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示例:开头:每一个梦想都不应该被束缚,每一颗心都拥有最美的礼物。其实,梦想并不遥运,年少的我们怀揣梦想,执著地等待绽放。
结尾:你不一定是血气方刚的男子,或是柔情似水的女子,你也不一定是热血沸腾的少年,但只要你和他们一样,学会执著和坚定,一路走来,梦想之花定会在路的尽头,为你尽情绽放。(《留点梦想给自己》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
解析:开头诠释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理念,并且阐明了梦想的意义和实现梦想的条件。结尾画龙点睛,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观点,与开头呼应,有力地提升了主旨。同时又使文章回环复沓,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3.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示例:这堂独特有趣、给人印象深刻的语文课就这样在一片惊诧声中结束了。(《也是一堂语文课》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
解析:自然收束全篇,干脆利落。
4.抒发情感,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示例:我是如此真心地想要对你表达——家乡金城的热爱,感谢你让我在你温暖的怀抱中偎依了15年,我吸吮着你甘甜的乳汁,茁壮、快活地成长着。我亲爱的故乡,你给予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今天,请允许我在心底喃喃默念:故乡金城,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雨露。(《雨露》2011年甘肃省兰州市)
解析:结尾抒情点题,真切地抒发了对故乡的挚爱之情,升华了主题。
5.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示例:而今,我已是一棵开了花的木槿,因为有了期盼,我完成了由种子到花的蜕变,那么你呢?(《因为有了期盼》2011年重庆市)
解析:文章讲述了一颗木槿的种子如何克服岩层的阻碍,由种子变成花的过程,阐释了深刻的主题:只有坚持不懈地期盼并毫不放弃才能获得成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并未将这一主题直白表露,而是在结尾处用一个反问句,引人沉思,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
6.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可在文章结尾处真挚地呼唤,发出号召,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感染力,给读者心灵的震憾。
示例:同学们,请不要只想着张开双手,向别人索取照顾,而要依靠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茁壮!记住,让生命茁壮的姿态只有一种,那就是:依靠自己,自己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源泉!(《让生命茁壮的姿态只有一种》2010年河南省)
解析:这段文字作者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的真情呼唤,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议论,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文章的主题也借此得以深化。
7.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示例:终于,踏过了荆棘,趟出了迷茫,再回首,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
解析:文章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作结,与开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遥相呼应,突出主旨,意在揭示“做任何事情,一旦开始,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才能成功”的道理。
8.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示例:窗台上那一盆月季花,也像是受到了感染,竟然争奇斗艳地开放了。在花丛之间,我看见妈妈正对着我幸福地微笑……(《微笑》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
解析:文章收束时,描写月季花盛开的情景及妈妈幸福微笑的画面,宛如神来之笔,令寻常的内容顿然生辉,在情景交融中,凸显文章主旨。
9.巧用后记,深化主旨
这是近几年来,为广大师生所推崇的一种结尾方法。往往在文章正文之后添加短章,写法自由,形式多样:可以摘引诗文,可以引发议论,也可以抒写感想;有强化表达,深化主旨的作用。
示例:大海创造了生命,也守护着生命,所以才会有鱼儿得水的快乐。哲人云: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后记(《几分感恩在心头》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卷)
解析:文章结尾部分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后记”,言简意赅地点明主旨,突出“感恩”这一话题,借用后记转换写作对象,自由灵活,贴切自然,又深化了要旨,确实绝妙。
总之,文章的结尾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一定要做到“收笔以摄魂”,像豹尾一样,结实有力,似撞钟一样,清音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