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中国“上帝”遇上美联航“服务员”

2012-06-24熊唯肖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2年29期
关键词:美国式空乘张女士

熊唯肖

张女士夫妇因与空乘争执遭美联航机长拒载,最终被荷枪实弹的机场警察“请”下飞机,让不满12岁的女儿滞留机舱孤身远行,张女士很气愤很无奈……读罢材料,说实话,我的心情很复杂。

在这里,我不想谈中国和美国的高空飞行法律的同与不同,东西方文化与理念的差异是大是小;不想谈美联航空乘人员如何被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机长是否真是出于飞行安全的考虑而坚决排除一切“威胁”因素;也不想谈沟通的方式与手段怎样才会有效有果,权利与义务该怎样处理对待;更不想谈“种族歧视”……

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尊重”。

另据报道张女士丈夫的英语其实很蹩脚,不停地大吼着“闭嘴”这一句英文,以致空乘人员非常激动,提出有张女士夫妇在身边就无法正常工作,机长便“依法”下了“逐客令”……

到底是谁该尊重谁?到底是谁没有尊重谁?

那张女士夫妇言辞不雅素质不高,没有遵守飞行交通规则,没有全面尊重美国空乘人员肯定有责任,“罪”有应得。只是,站在公正角度客观地看,美联航空乘人员及机长是否就一定尊重了人?是否就很淑女很绅士呢?

要知道,“顾客就是上帝”,应该也必须得到尊重,享受最好的服务!但,当中国“上帝”遇上美联航“服务员”,“上帝”却不成其为“上帝”了,只能乖乖地屈服于“服务员”,甚至无处伸“冤”。张女士夫妇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也许,张女士夫妇的过激行为真的有威胁到其他乘客以及飞机的安全,毕竟“9·11”事件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加敏感和警惕,而美联航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就更高了!

或者,还有一种解释,“我的地盘我做主”!

假如,该空乘人员能学好需要的外国语包括中文,而不是让中国乘客熟谙美式英语;假如,该空乘人员心理素质过硬,有足够的因人而异的沟通能力和处事经验;假如,该空乘人员不耍大小姐脾气不撒泼;假如,该空乘人员真的尊重乘客尊重工作……结果也不会是这样!

尤其让人无语的是,如果要谈尊重或是任何的其他,那么,那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小女孩呢,她该享受到的尊重和权利呢?

这是不是所谓的美国式尊重,美国式平等呢?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被美国时任国务卿杜勒斯拒绝握手。《旧唐书》里说:“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我们的周总理非常懂这个道理。但是,身为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呢?我想,他不懂。而这位空乘人员,这位机长,也不懂。

尊重是双方的,是相互的;尊重是对等的交流,是和平的礼让;尊重需要放下架子,需要拿出真心,需要舍弃小利,需要把握分寸。纵使你公事公办,也应以尊重为前提,有一句话讲得好:我们知道法律体现着正义,但这也要有人正确地运用它。(圣保罗语)那位机长,那位空乘人员,或许根本没听说过十二铜表法结尾的那句至理名言:“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这里的“人民”,应该包括张女士一家,特别是那个小女孩吧?

不论你是什么人,你都要尊重他人,尊重他国。“盈必毁,天之道也。”

让我们互相尊重吧!让地球更加和谐而美好!

因为尊重是打开心锁的钥匙,是融化冰雪的暖流。因为有了尊重,人与人获得沟通;因为有了尊重,国与国存异求同!

但愿,当中国“上帝”遇上美联航“服务员”,更多的是欢乐与笑脸!

魅力点评

本文理解很透彻全面,选取角度更是巧妙。在综合“点击”多条思路(第二自然段)后,突出了关于“尊重”的思考和议论,切入点小。本文提出和分析问题,层层剥笋,环环相扣;点面结合,深入浅出;思维缜密,明察秋毫,有极强的说服力。事实论证、事理论证及引用论证互为补充,交相辉映。语言特色亦很鲜明,用词新巧,句式灵活,反问、排比、比喻有声有色,既显行文气势,更见文字功底。

【熊金辉/供稿】

猜你喜欢

美国式空乘张女士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的探索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影响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我能怎么做?”用英文怎么说
“在书上看到”是用介词“in”还是“on”?
“Please open the tap”是对还是错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