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监管新规剑指高资本消耗

2012-06-24蔡恩泽

上海企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充足率银行业资本

蔡恩泽

6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办法》借鉴了国际监管的最新经验,同时结合了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将重塑银行业经营模式和理念,促进银行由高资本消耗向集约化经营转型。

一、放量放贷——高资本消耗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依托高资本消耗,走的是一条粗放经营的路子。银行高资本消耗的特征是放量放贷,赚取利息,与发达国家银行相比,资本利润率较低。

在高资本消耗模式下,银行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放贷,吃利息。目前,我国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主要还是靠“吃利差”维持生计。以工商银行为例,眼下整个收入结构大概是6:2:2,即60%的收入来自于存贷利差,20%来自中间业务(手续费或佣金),另有20%来自投资和交易收入。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加之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增加了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的动力,特别是风险权重较高的信贷资产快速增长,大量消耗资本,造成资本充足水平下降。

由于银行要承担国家经济波动的大部分风险,一直以来,国家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宠着护着,对其资本金约束比较宽松,养成了银行过度依靠放贷吃利息的懒惰习气。

我国银行长期依赖吃利差,越吃越懒,“睡在床上数钱”,不思进取,靠国家政策保护生存。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银行本身最不愿意改变的就是“吃利差”现状,追求放贷规模是每家银行的本能。从而使大量资金进入到低水平的发展行业和非实体经济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制造了大量经济泡沫,也危及到银行业自身的安全。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3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亿元。虽说同期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6%,处于低位。但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到期,有超过5000亿元的房地产信托贷款也将迎来还贷高峰期,以及钢贸等各地民间借贷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风险与银行相关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银行贷款违约风险的几率大增。

银行靠吃利息增肥,其实是养了一张浮肿的脸,大而不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01.2万亿元,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但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仅看银行的资产、资本、市值和利润,更要看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制定金融标准的能力和人才的国际化,这些恰恰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软肋。与国际老牌金融机构相比,中国银行业还嫩得很。像高盛这样的国际金融鬼魅,诡计多端,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金融大家族作后盾,又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金融衍生品支撑。中国金融机构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二、防范风险——资本充足率把关

如今,中国银行业置身国际经济形势不利因素增多的环境,金融危机的阴霾挥之不去,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希腊“脱欧”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不可低估,在国内,中国银行业还面临着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极大不确定性,不良贷款可能有所反弹。

面对如此严峻的宏观形势,银行其实已经开始渐渐明白,高资本消耗的业务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强化资本约束已是大势所趋,必须加强资本监管,以提高资本利润率。

资本管理的目的就是发挥资本约束机制,使资本增长与风险资产的扩张相匹配,提高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强化资本约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运作效率,有利于确保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缓解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调整我国融资结构和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而资本充足率是监管银行风险的一项主要指标。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国家调控者跟踪一个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来保证银行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风险。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0年9月12日,由27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世界主要经济体银行监管部门代表当日就《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根据该协议,全球各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至7%,是现行标准2%的三倍多。

巴塞尔协议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它的出台引发了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

此次我国银行监管新规融合了巴塞尔Ⅲ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11.5%和10.5%,被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正在倒逼国内银行走上一条内涵式增长之路。重压之下,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银行靠扩大贷款规模来提高利润的盈利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

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四大行资本充足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农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已经下降到11.4%,低于监管底线。

在此情势下,严格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防范银行风险的必要政策。

三、华丽转身——内涵式发展

资本充足率被“卡死”,融资渠道又受堵,银行大量放贷的冲动受抑制,要生存要发展,只有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监管新规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在此条件下,传统粗放经营模式将给银行带来极大的资本需求负担。银行必须转变利润增长方式,实施精细化的资本管理模式,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

首先,努力开拓中间业务。目前,银行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益的能力正削弱,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之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中间业务。但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思想观念陈旧、发展不规范、业务品种单一、发展规模和总量不大、缺乏专业人才、银行之间缺乏合作,必须着手解决中间业务发展中的这些深层次问题。

开展中间业务既要充分运用政策空间,又必须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要坚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近期能开办和整合的业务品种,尽快在所有网点全面推开,形成一种效应。要发挥后发优势,模仿也是创新,外资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方面都有着很成功经验,要广泛借鉴和吸收,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同时,要努力自主创新,以新颖、耐久、有吸引力的金融衍生品推向市场。

其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要通过全面实施内部转移定价管理,引导经营机构逐步调整思路,加快各维度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提升风险定价水平,精耕细作,持续优化业务流程,为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这其中要特别注意差异化经营。光大银行工程机械贷款是差异化经营的典型,目前已形成“总对总”模式,即通过直接和设备制造商及经销商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为购买工程机械设备的自然人提供按揭贷款产品。目前光大银行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60%。

再次,提升经营客户水平。要把客户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来营销客户、经营客户,提高客户粘性,做好客户关怀工作,提高客户理财体验,做好客户需求跟踪工作。要细分客户需求,居民资产配置理财形式多样,必须因人而异,提高服务水平。未来银行业不但是实力的竞争,更是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比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荆州分行,以“新思维心服务”为引领,依托“创造分享共同成长”的理念,针对小微企业在生产、贸易、投资、理财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和其实际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将浦发银行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行有机组合,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高效、细致、稳健的金融服务。在开业两年的时间内,先后为50余家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金融产品,为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与支撑。

猜你喜欢

充足率银行业资本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资本策局变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饥饿”蔓延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