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三重束缚
2012-06-24
叶檀在“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引狼入室”文中指出:
人民币国际化改革面临三重束缚。一是利率改革。中国基础货币体制存在缺陷,在外向型经济式微之后,尚未找到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谁也不知道中国的基础货币到底如何发行?是用外汇占款,还是用税收抵押方式,还是用美国的债券信用方式?利率不能市场化的结果,是鼓励了大型劣质企业滥用资金,所有的信用产品都无法准确定价,企业债市场出现垃圾债成为一桩天大的新闻。
以国际化较为成功的印度卢比而论,在卢比国际化的过程中严控风险,由于资金不足着重于吸引外资流入,改变风险不匹配的长短期债的负债结构。同时利用外资成为印度企业股东、外商直接投资的契机,培育了一批高效而风险可控的大企业,如软件巨头TCS、钢铁巨头米塔尔等。
不容忽视,从1993年开始卢比国际化过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过程。1991年经济危机后,贷款利率的限制也逐步解除。此后,国债利率逐步由市场决定。到1997年10月,大规模的利率市场化基本结束,仅遗留了少数利率仍被管制,贷款方面包括20万卢比以下的小额贷款和卢比出口信贷的利率,存款方面主要是储蓄存款利率。当存款利率管制被解除时,说明印度利率市场化最终获得了成功,银行不再是民众财富的吸血鬼。2010年7月,贷款利率实现了全面市场化;2011年10月,最后一项储蓄存款利率也最终被放开。印度利率市场化的脚步不快,严格控制风险,但非常坚定。
二是培育优质企业与投资者,金融危机已经并且正在对中国实体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当然已经不可能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以取得出口竞争优势,但要命的是,除了少数企业外,大量的企业抗击打能力太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需要一大批抗击打能力强、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周旋的公司,他们必须如高级别的柔道运动员,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坚实的基础。
投资效率低不仅存在于国内,对外投资同样如此。《华夏时报》2011年7月报道,据国资委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5万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58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截至2009年底,央企境外资产已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当年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37.7%。按照商务部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的海外投资都在亏损,1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中又有多少亏损不可小觑。这一隐患通过中铁建、中钢等亏损项目得到证实。2010年6月,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Weld Range铁矿石项目暂停,具体损失暂无统计;2009年年底,中化集团在海外投资的3个油气田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一份报告显示: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更是达到三分之二。
开放民资境外收购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从吉利到三一重工进行的技术并购引人关注,关键是政府有关部门不能重蹈覆辙,为这些企业的资金提供完全背书,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将成为与央企一样的权贵。
最后,是资本项目彻底开放,允许资金到境内外双向投资。德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改革,直到80年代才彻底废弃废除“向非居民出售国内债券和货币市场票据的所有限制”、“废除对非居民持有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收预扣税”等限制,实现资本项目彻底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