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训传》拍摄的前前后后

2012-06-24孙磊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5期
关键词:兴学武训画传

孙磊

拍摄一波三折

1944年夏的一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约见闻名全国的“诗人导演”孙瑜,送给他一本《武训先生画传》,并希望孙瑜有机会时能够把武训的事迹拍成电影。陶行知特别强调了一点:“乞丐的形象虽然不美,但那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灵,应该在全社会熠熠闪光。”

看完《武训先生画传》后,孙瑜对武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始着手准备将其拍成电影。甚至连1945年赴美国看病期间,孙瑜身边还带着《武训先生画传》和初拟的简单剧情梗概。此后两年间,电影中的一些主要角色逐渐在孙瑜的头脑中变得清晰起来。

1948年1月,孙瑜写完了电影文学剧本。着重讲述了武训一生行乞兴学的经历,主调完全是歌颂性的,歌颂了武训舍己为人、艰苦奋斗到底的伟大精神。陶行知看后,连声称好,并建议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武训传》。

上海昆仑影业公司的赵丹先生曾在医院里阅读过《武训先生画传》,感动得痛哭流涕。后来孙瑜在上海约他合作主演,他立刻接受了。

1948年3月,《武训传》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正式开拍,由于新闻媒体大加炒作,马上便传遍了全国各地。连美国华人协会主办的《唐人博览报》,都在评论中指出:“这是提倡识字运动,普及乡村教育的推动力。”

可是好事多磨难,影片只摄制了三分之一,便因经济困难而停机了。

1948年底,孙瑜向宋庆龄女士作了汇报,在中国福利会支持下,昆仑公司买下了该片的拍摄权,以及已拍的四本拷贝。

剧本几经修改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孙瑜赴北京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与在南开中学同学四年的周恩来再度相逢。

孙瑜告诉周恩来,他准备拍摄电影《武训传》,并请教总理对武训的看法,周恩来略为思索,告诉孙瑜,他听说武训年老时一共办成了三个“义学”,但后来这些“义学”都被地主们拿过去了。虽是寥寥数语,但给了孙瑜很大的启发。

1949年底,昆仑影业公司把《武训传》推上拍摄日程。综合了各方意见后,孙瑜对《武训传》主题思想和情节作了重大修改,将“正剧”改为“悲剧”。修改后的《武训传》在结尾处让武训发现,自己“兴学”根本没有改变穷人的地位;而武训本人到老来也发现和感到他自己失败的痛苦。“这才能成为一个大的悲剧。”

1950年1月初,孙瑜口头把修改后的《武训传》的主题思想和剧情场次向负责上海电影事业的夏衍、于伶和陆万美等三位领导细讲了一遍,赵丹又作了补充发言。夏衍等人建议孙瑜把电影的开场和结尾再做一次修改,将原来一个“老布贩”在武训出殡时对他孙儿讲武训兴学故事的开场戏,改为由解放后的一个“女教师”在武训诞生一百一十一周年纪念会时,对几个小学生讲武训兴学的故事。在片尾还是由那位“女教师”作出结论,“用今天的观点对武训加以批判”。这样,剧本当晚就被夏衍等领导口头通过,继续拍摄了。

总理的建议

1950年2月,孙瑜和《武训传》外景队,到了武训的家乡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庄,借住在柳林镇的武训师范学校里,旁边就是武训的坟墓。开拍前,孙瑜邀请了好多位老年农民座谈和回忆武训“讨饭修义学”的种种细节。

《武训传》顺利地拍摄到当年9月,忽然,昆仑公司要孙瑜把电影拍成上下两集。在以后的半个月里,孙瑜又坐下来继续夜以继日地赶写剧本。

1950年10月,历经反复的修改加工,《武训传》终于封镜。这年年底,《武训传》在上海和南京公映,观众反应极为强烈,好评如潮。

1951年2月,孙瑜带着《武训传》的新拷贝到了北京。2月21日晚,《武训传》在中南海首映。电影放完后,周恩来认为“此片除了少许艺术方面的缺陷,主题十分积极、向上”。

周恩来告诉孙瑜,武训在庙会广场上讨钱时,张举人手下两个狗腿子乘机毒打武训的残暴画面描写似乎太长了。孙瑜即于第二天把踢打武训的镜头剪短了。

北京公映之后,称誉和推荐的文章在报刊上接踵而来。没想到两三个月后,晴天一声霹雳,一场对《武训传》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突如其来。

【原载2012年3月29日《周

末·特别报道》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兴学武训画传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跟骆根兴学画画
百年来“武训”形象之变迁与建构
武训赶路
范仲淹:为浙江教化尽责的“百代师表”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选自《陈忠实画传》
新中国“第一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发端
刘兴富 刘兴学:想法很实在
今生与货车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