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晋级党员晋星激活 “休克鱼”——遵义县探索基层党建科学评价体系调查
2012-06-24何云江林茂申
文Ⅰ本刊记者 何云江 林茂申 晏 青
“每名党员最盼望、最担心的就是即将下发的一张‘积分卡’。这张小小的卡片关系每名党员及其所在支部的荣辱,明确地记录着党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等方面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使得支部纷纷登台比思路,党员踊跃‘亮剑’谋发展。”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李练军深有感触地说,村里展开“双晋”活动后,许多党员如同“休克鱼”被激活一般,备受鼓舞又压力空前,爆发出服务群众的强烈热情。
今年2月初,遵义县创新机制,在全县所有党员中开展“双晋”(支部晋级创先进,党员晋星争优秀)活动,以党员、党支部量化考核推动创先争优,以此唤醒广大党员的党性宗旨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在群众中引起较大的反响。有专家指出,“双晋”活动切合遵义县实际,是创先争优的量化考核和有效载体,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的一项有益尝试。
晋级晋星亮剑:激发党员责任感
近年来,遵义县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但仍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虚”、“浮”现象,难以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在日常党员教育中,也有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管理不善、监督不力,导致党员职务“无岗位”、工作“无舞台”、作用发挥“无载体”,犹如一条条“休克鱼”,活力不足。
遵义市委常委、遵义县委书记穆嵘坤说,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基层管理的有效力量,关键在于创新考评机制,激发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基层工作与服务群众中。
今年2月,遵义县在全县所有党支部和党员中开展以“支部晋级创先进,党员晋星争优秀”为主要内容的“双晋”活动,以积分制管理推行党员晋星,实行一党员一卡,将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以分数形式进行量化,直观体现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推优、评定星级的主要依据。支部晋级则实行一支部一档,通过支委会自我荐级、党(工)委组织所辖党支部互评、党员群众代表会集体评议、党委会审查定级方式,以分数量化直观展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情况。
遵义县按照中央创先争优活动党员“五带头”和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具体要求,制定量化考评标准和方案,根据分值将党支部按优劣次序依次划分为红旗、先进、良好、一般、后进五个等级,将党员星级划分为红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
遵义市委常委、遵义县委书记穆嵘坤看望80岁高龄的老党员梁龙仙。(王伟强/摄)
据介绍,今年遵义县计划推荐表彰100个红旗支部、100名红星党员,并要求各地会同卫生、农业、林业、信用联社等部门出台对红旗支部、红星党员的奖励扶持政策,对每次考评中降位的党组织和党员科学制定整顿转化方案,限期整改提高。对连续两次考评未实现晋级的党组织,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连续2次考评未达到70分的党员,列入重点教育和帮扶对象。
不少群众认为,“双晋”活动把所有的党员都纳入考评机制“登台亮剑”,每一名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此举也一改以往评先争优只是部分优秀党员“特权”的窘境,给予每名普通党员同样的关怀和展现平台,党员比能力比作风比奉献,基层党组织比思路比创新比落实,党员争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只有无形阵地“强”起来,有形阵地才能“亮”起来。遵义县委组织部部长陈志永说,“双晋”活动的关键是通过评星、评级活动的开展强化党员思想观念、表率意识和领富本领等无形阵地的建设,以此来牵动党员培训课堂、党建制度等有形阵地的发展。换言之,“双晋”活动的真正底蕴在于着眼“强灵魂”的无形阵地建设,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唤醒广大党员内心争夺荣誉的渴求和履行党员义务的宗旨责任,以此提升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深化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张力。
党建活动量化评价:由“虚”变“实”业绩“论剑”
“‘双晋’是遵义县长期党建实践的落脚点,又是新的形势下强化党建工作的逻辑起点。”穆嵘坤认为,“‘双晋’活动的开展不是凭空想象、主观臆造的,是遵义县长期党建创新实践的总结积淀和提炼升华,是遵义县长期进行党员评价探索、开展“六双”工作、四帮四促等活动的现实要求和有效延伸。通过‘双晋’,我们真正找到了新时期党建活动最好的抓手。”
今年春节上班的第二天,遵义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让全县30个乡镇和16个县直综合部门的“一把手”诺职诺廉,并通过报纸、电视向全县群众公开承诺。随后,诺职诺廉的主体范围扩展至农村党支部甚至党员。遵义县南白镇党委副书记田晓峰说:“向社会公开承诺全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打造诚信党委和政府,是压力,更是动力,更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在全县形成了一种比思路、比措施、比精神、比干劲的良好干事氛围。”
同时,遵义县还开展“双亲”活动,营造“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干部当亲人”的人本和谐、包容共处氛围,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认“穷亲”,挂帮贫困户;认“远亲”,挂帮山区群众;认“老亲”,慰问孤寡老人;认“娃娃亲”,关爱留守儿童;认“特殊亲”,理顺上访群众情绪。洪关苗族乡党政办主任李云常四处奔走,为自己“认亲”的养殖户熊银江筹措资金,送去修圈舍、防病、育肥的资料以解决养殖技术难题。现在,熊银江育肥的五头牛准备出栏,预计收入达万余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遵义县除“双诺”、“双亲”外,还开展了“双述”、“双信”、“双比”等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要在年底“述职述廉比业绩”,扎实推进以“比思路、比业绩”为核心的“双比”活动,建设诚信政府、培育诚信农民。
“‘双诺’、‘双亲’等长期的党建实践呼唤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党员、干部带头争创佳绩、服务群众进行具体、客观、可信的肯定,巩固长期党建实践成果,彰显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双亲’等党建实践的深化也迫切需要系统、量化的评价指标为党员增强先进性指明方向。”李练军说。
“多年来自己总以为只要及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参与‘三会一课’就是好党员,极少想过带动群众,履行党员的其它义务。”采访中,一些村民党员面露愧色地说,“积分卡一拿到手时才发现,自己远远达不到组织上对党员的要求,感觉对不起‘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如今在这里,在“双晋”活中追星已成为不少支部和党员的“时尚”,努力“挣分”,防止“扣分”,力图用不断上升的“数字表”转化为彰显先进性的“助推器”。
荣誉激励机制:让先进者更先进让后进者晋位赶超
据介绍,遵义县在“双晋”活动中,对评上“红星党员”、“红旗支部”和增比晋位突出者在信贷服务、科技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扶持发展的激励措施,让先进者更先进,让后进者快晋位,最大限度地释放“明星”效应,最终让每一个党员和支部都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
如农牧部门要为带头发展种植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红星党员,优先给予重点扶持。县信用联社对红星党员贷款利率在现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降低30%,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提高到20万元。
中心村不少党员都铆足干劲寻找优秀的党员作为自己要超越的目标,村党支部则将去年经济指标排名全镇第一的龙坝社区作为参照目标,争取在今年拔取头筹。
穆嵘坤说,“双晋”活动还给予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同样的关怀,提供同样的平台和评价标尺,先进与否、党性强弱就看积分卡上的数字高低,就看为群众做的实事多少,消除机关党员的“特殊”意识。
有专家指出,遵义县“双晋”活动取得三大效果。一是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形式,以党内民主带动基层民主,打破机关、基层党员隔阂。二是真正做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调动了广大农民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社会资源有效、公平配置,促使社会服务理念得以转变、服务网络得以构建、服务资源得以共享、服务机制得以健全。
遵义县将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全县先进以上的党支部和四星级以上的党员都不少于80%,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责任编辑/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