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2-06-21王阿静

海南医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初产妇产程

闫 峰,王阿静

(1.榆林市第二医院妇产科,陕西 榆林 7190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三科,陕西 西安 710061)

近年来,随着结婚和生育年龄的推迟以及助孕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龄产妇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研究显示高龄产妇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孕产妇[1-3]。另有研究结果显示[4-5],正确、合理的围生期护理可以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降低高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也在不断的向前进展,护理工作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都达到完好的状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降低患者不良负面情绪,以期促进愈后[6]。本文以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并分娩的154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高龄产妇焦虑、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并分娩的15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妇年龄≥35岁;②病例及分娩过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妊高征的产妇;②合并严重内脏病变的产妇;③多胎妊娠的产妇(超过两胎)。本研究纳入的154例高龄产妇,年龄35~44岁,平均37.7岁;初产妇101例,经产妇53例。将入选的高龄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7例,35~43岁,平均37.6岁,接受舒适护理;B组77例,35~44岁,平均37.8岁,接受普通护理。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MBI、怀孕周数等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A、B两组高龄产妇均给以产科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更加重视产妇生理、心理和周围环境等的整体舒适度,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产前护理 ①产妇入院时应热情的接待产妇,并指定专门的护士进行负责,向其详细介绍住院的环境及主管医师、科主任、护士长等,让其尽快的适应住院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医护关系,调整好产前心理状态,降低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②主管护士要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了解产妇的健康观及生活习惯,以及她们的禁忌,要根据产妇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其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沟通,使其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③重视心理护理,研究认为耐心、娴熟、有效地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的基础。高龄产妇围生期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障碍的焦点集中在对分娩的恐惧、是否会难产、胎儿会不会有畸形、产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医护人员技术是否过硬等,主要与产妇缺乏医学知识有关,主管护士要主动、耐心的与产妇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变化,耐心的向产妇做出解释[7],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打消其焦虑恐惧心理。

1.2.2 分娩期护理 主管护士全程陪护,生产过程中,主管护士指导产妇取舒适的体位,在无异常的情况下,根据产妇的喜好,改变传统的强迫体位,以舒适为前提,同时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和配合技巧,并随时告知产妇产程的进展信息。分娩期的宫缩会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主管护士要向产妇讲明疼痛的原因,并给以鼓励和安慰,增强分娩信心,在宫缩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和进行有规律的Lamaze呼吸,并可帮助其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缓解疼痛。对分娩有困难者应及时进行剖宫产。宫缩的间歇期可鼓励产妇进食高能量食物,适量饮水,并协助产妇大小便。

1.2.3 产后护理 分娩结束后,在产房留观2 h,主管护士为产妇做好躯体护理,用温热的湿布将会阴部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擦洗干净,协助或为其穿好衣服,保持躯体舒适。做好产妇的产后健康教育,讲解如何按揉宫底及观察出血的情况,如何观察子宫的复旧、恶露。讲解时要尽量做到口语化,深入浅出,尽量不要使用医学专业术语。胎儿娩出后,将新生儿抱至其母亲面前,让其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和伟大。回到病房后,尽可能的让母婴同室,将新生儿放置产妇视觉能及之处,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护理和抚触手法,以及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产后指导产妇做好充分的休息,指导产妇多进食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及煲汤类食物,促进泌乳。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产妇的焦虑变化情况、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对产妇焦虑变化情况的评价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完成,分数为20~80分,分数越高表明产妇焦虑症状越重。产妇的满意度调查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完成,内容包括医护人员态度、治疗过程及健康教育等7个条目,每个评价条目设置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析时相应赋值1分、0分、-1分,对每个患者选项累计得分除以7,若患者评价得分>0,则视为非常满意,<0则认为不满意,=0为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前焦虑情况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初入院时焦虑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人员的护理后,产妇的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常规护理组焦虑评分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焦虑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焦虑评分的比较(±s,分)

指标 例数 初入院时评分 临产前评分t值P值A组B组77 77 40.1±2.4 39.9±2.3 25.2±2.8 38.8±2.7 3.205 2.768<0.05>0.05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s,h)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s,h)

指标 例数 产程时间t值P值A组B组77 77 8.9±1.2 11.6±1.7 2.435<0.05

2.3 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产妇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的比较

2.4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5 两组产妇满意率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产妇产后满意率明显高于正常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8],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舒适护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它不仅仅止步于满足病人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而是要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施以舒适护理后,高龄孕产妇的焦虑情绪明显的得到缓解,负性心理状态得到逆转,克服了躯体上的不适,树立起了顺利分娩的信心,使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显著的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正常护理组,产妇满意率明显的增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值得在今后的高龄孕产妇及普通孕产妇生产中推广应用。

[1]周成香.高龄剖宫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167-168.

[2]柏景爱,朱利华.心理护理在妊娠期及分娩时的应用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12-713.

[3]Lipowski Z.Psychosomatic medicine in seventies:an overview[J].Amer Psychiatry,1974,134(3):233-244.

[4]黑天梅,宋秀梅.高龄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8):1559-1560.

[5]韩月清.围产期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8):155-156.

[6]杨凤翔,赵兰梅.放松训练对产妇产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6:6-7.

[7]张富爱,吕丽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B):327.

[8]李育玲,王丽.医学模式的演进与护患关系的发展探讨护理研究[J].2009,23(9):2445-2446.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初产妇产程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