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06-21

海南医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出院心肌梗死

冯 群

(安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病区,陕西 安康 725000)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阻塞而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发生坏死。调查表明80%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至少存在一项生活习惯有关的危险因素[1],而通过有效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对药物、运动、饮食习惯等的依从性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连续护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护理的持续性和合作性,即把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护理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2],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初次发病,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研究组48例,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4~65岁,平均(54.6±6.4)岁,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24例,高中6例,大学2例;前壁心肌梗死29例,下壁心肌梗死14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5例。对照组48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34~68岁,平均(55.2±6.6)岁,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23例,高中7例,大学2例。前壁心肌梗死30例,下壁心肌梗死13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卧床休息,吸氧4~6 L/min,应用吗啡、杜冷丁治疗,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家属给患者翻身,加强饮食护理,多饮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协助医生做好各项处置。

1.2.2 研究组 系统制定患者评估、治疗、护理、出院及随访的过程,对患者入院时的健康状况、护理需求、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发放《心肌梗死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手册》,让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期间的情况有所了解。连续护理包括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还涉及健康干预包括避免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连续的应用药物治疗、戒烟等活动及健康生活方式。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出院后仍对患者实施1个月连续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2 d、4周、12周饮食、服药、体育锻炼及日常生活行为的依从性。6个月后应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评定患者生存质量。

1.3 判定标准[3]SF-36QOL量表问卷由36个条目组成,对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等8个维度进行评分。得分0~100分,根据得分多少将生活质量分为低(<70分)、中(70~80分)、高(>80分)3个层次,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出院后4周、12周饮食、服药、体育锻炼及日常生活行为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SF-36QOL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项目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研究组78.2±12.6 76.0±8.3 82.9±12.6 79.3±10.5 80.1±10.6 80.3±10.2 81.2±10.2 79.8±10.6对照组60.1±13.1 61.9±11.6 68.0±12.6 63.4±12.1 70.9±14.3 69.2±11.6 70.3±14.7 66.2±13.8 t P 2.341 2.236 3.141 2.207 2.327 2.303 2.339 2.176<0.05<0.05<0.01<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连续护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护理的持续性和合作性,即把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护理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康复和预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饮食、药物、健康行为和体育锻炼的理解和依从性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特别适合应用连续护理模式。Wolf[4]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在患者出院后给予相应的干预,结果患者的健康饮食、服药计划、体育锻炼及戒烟率得到有效的提高。Paisley等[5]研究发现通过控制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高脂膳食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患者入院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护理需求、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情况制定连续护理实施方案,再进行心肌梗死的常规护理,还涉及健康干预包括避免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连续的应用药物治疗、戒烟等活动及健康生活方式。整个护理过程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4周、12周饮食、服药、体育锻炼及日常生活行为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实了连续护理的有效性。国内一项关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体育锻炼的观察中,报告冠心病患者在体育锻炼方面易出现半途而废,尤其是心肌梗死发作后恢复期患者[6-7]。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确实存在出院后体育锻炼半途而废的现象,出院后12周患者仅有79.2%仍能维持医生制定的体育锻炼计划,而研究组患者仍有95.8%能维持体育锻炼计划。

本研究还应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评定患者生存质量。从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SF-36QOL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连续护理模式突出护理的持续性和合作性,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患者能否安心治疗,能否在出院后仍执行医嘱。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家庭及社会对患者的支持、关心和鼓励。另一方面,连续护理通过医护人员、家属等对患者的关心帮助,让患者体会到亲情和温暖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躯体角色和情绪角色,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确保治疗计划和护理计划有效的实施。

综上所述,实施连续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饮食、服药、体育锻炼及日常生活行为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赵三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59-61.

[2]王雪梅,石 霞,刘美玲.对脑卒中携带胃管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322-324.

[3]侯芳华,江素玲,李洪华,等.系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11):1384-1385.

[4]Wolf MS.Patient Education[M]//Fulmer TT,Foreman MD,Walker M,et a1.Criutical carenursing of the elderly.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1:162-178.

[5]Paisley C,Lloyd H,Mela DJ.Perceptions of dietary change saimed atreducing fatin take mong UK consumers[J].Appetite,2003,20(3):242-245.

[6]李春林.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系统化护理与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22):148-149.

[7]叶少武,陆兆华,彭晓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5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6):2209-2211.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出院心肌梗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