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巴达大茶树的死所想到的

2012-06-21虞富莲

茶博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巴达树干茶树

■ 虞富莲

从巴达大茶树的死所想到的

■ 虞富莲

2012年 9月 27日,赫赫有名的云南勐海巴达大茶树(1号)轰然倒下了。经云南专家现场鉴定,因树势衰弱,再加长期风雨侵蚀、病虫侵袭,树干中部朽腐,不堪树冠重负,导致倒塌,已无重新萌生希望。

巴达大茶树的死在业界引起了哗然。倒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型大茶树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而惋惜,而是警示人们怎样从它的死亡中吸取教训,对已濒危的大茶树进行亡羊补牢,否则悲剧还会接连发生。

众所周知,大茶树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它的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非一般茶树可比及,它也是论证茶树原产中国的重要依据之一。云南是全球大茶树生长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据笔者调查,目前云南已发现的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相当于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就有十多株,五六十厘米的有数百株,三四十厘米的在茶区随处可见;从物种多样性看,按张宏达的茶树分类系统,茶组34个种(Species)中云南就有 26个种,其中以野生大茶树作模式标本定名的就有 18个种,这是国内外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故此,业界把云南称为茶资源的宝库,国外学者对云南资源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待出售的大茶树已枯死

根颈裸露的灵官庙大茶树

千家寨大茶树已开始衰败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近一二十年来,一些地方的珍稀茶树资源由于得不到有效保护在快速消失。鄙人忧天,再过一二十年,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可能所剩无几。这并非危言耸听,有例为证。

云南已知死亡的部分大茶树(如表格)

从死亡原因看,除少数像南糯山大茶树 “寿终正寝”外,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意识较差,濒危茶树无人管护抢救。巴达大茶树虽然树干中空,但枝干表皮的韧皮部能正常承担水分、养料的输送,本人于 2008年和2010年考察时枝叶生长仍较茂密,惟支撑力弱(主要靠树干中部木质部支撑),如果在茶树四周用竹(木)架支撑,不仅不会倒塌,很有可能还会本固枝荣,延年增寿。再有,腾冲县高黎贡山一株高17.0m、基部干径1.38m的大茶树根颈处已腐朽,景东县灵官庙大茶树、花山大茶树等根颈裸露,又长于地坎边,随时有坍倒危险;被称为“茶祖”树龄被某些人夸大十多倍的凤庆县香竹箐大茶树,树高9.3m,树幅8.1m,基部干径1.85m,从基部长成 12个分枝,中部已出现空洞,由于头重脚轻,很可能会重蹈巴达大茶的覆辙;在离巴达大茶树300m处还有一株大茶树(巴达 2号),树高32.1m,干径82.5cm,树干挺拔,是最“帅”的乔木型茶树,由于原始林中,荫蔽潮湿,树干上长满苔藓(几乎不见茶树表皮),如不清除,终会让寄主蔓害之死。凡此种种,无人管护抢救。至于建房、筑路、修水库等遇到大茶树随便砍伐,更是习以为常。

2、“伐而掇之”,茶树严重损伤。普洱茶是云南茶产业中的一大支柱。由于厂家、商家的抄作,宣扬“野茶”好于“家茶”,用“野”字给自己的品牌作秀,生产者便把目光盯向了野生大茶树。由于野生茶多数无主,一些村民见财忘义,见树就砍,见叶就采,甚而片叶不留。马关县古林箐乡大转拐村将一株“二人围”的野生大茶树砍下树枝采叶,2007年仅卖鲜叶就收入 4000多元;金平县分水岭一带的野生茶树 2006年发生掠夺性采摘。由于采野茶成风,使野生大茶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浩劫。

3、原生境遭破坏,危及茶树生机。大茶树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已与周围环境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适应性已非常脆弱,尤其是光照强度、温湿度、植被等的变化都会对茶树产生不良影响。近些年将大茶树当“摇钱树”,作为旅游点来开发的已不在少数。一些大茶树前往“拜访”者络绎不断,攀树折枝者有之,刻字留名者有之、爬树照相者有之,加速了大茶树的衰老。生长在原始林中、树高25.6m的镇沅县千家寨大茶树1996年被发现后,被广泛关注,为方便前往参观的中外人士,当地将公路修到原始林边,并在茶树周围建房,修水泥坎,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便利了外来生物的侵袭,茶树长势日趋衰弱,枝叶稀疏,有衰亡之虞。

4、将大茶树当作观赏树出售,导致无辜死亡。如南华、景东等地将大茶树挖掘后长途运输到思茅等地销售。由于茶树迁移后生存力很弱,多数在待卖期或栽种后死亡。

巴达大茶树的树体当地政府准备作标本收藏,但留给人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大茶树的保护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各级政府或部门都制定了的相应的法规和条例。早在 1992年林业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已将“野茶树”列为二级保护树种。2005年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市、县政府根据各别情况制定具体条例。普洱市政府在2006~2007年在全市进行资源普查,确定51株野生大茶树和 20个野生茶树分布区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西双版纳州政府于 2007年发布“关于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意见”,全州 9个片和 20多株古茶树确定为保护重点;2011年 5月颁布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政府于 2006年发布了“关于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办法”;文山州和红河州根据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的部署,确定全州重点保护对象;澜沧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和野生古茶保护条例》;镇沅县设立了“野生茶树保护基金委员”;昌宁县对漭水镇黄家寨村列入保护的大茶树编号挂牌登记注册,等等。至于保护措施更为全面,如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大茶树;成立野生大茶树保护与管理组织,建立乡(镇)专业管理队伍,承担具体管理任务;制订村规民约,防止和劝阻村民砍伐和损伤大茶树;由专业人员对村民进行大茶树的保护与管理办法进行技术指导;建立大茶树保护管理基金组织,保障保护工作的经费等。

令人困惑的是,各级政府出台了那么多法规、条列和政策,2010年 10月还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召开了“云南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一致呼吁要保护好古茶树,为何见效甚微?诚然,大茶树多处在乡村僻壤,尤野生大茶树又都生长在原始林中,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在管理上确有很大的难度。然而,从领导来检讨,恐与写在纸上的多,具体落实得少,讲得多,监督检查得少大有关系;第二,大茶树保护的宣传呼吁多停留在政界、学术界、商界层面,做表面文章的多,基层群众知道得少;再一重要原因是经费得不到保障,管护工作是很艰辛的,不能让村民无偿(即使有少量补贴,也抵不了正常收入)爬山涉水,巡山护林。因此真正保护好大茶树看来还有大量的事要做。习总书记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保护好大茶树同样要真抓实干,从快做起。

长满苔藓的巴达2号大茶树

猜你喜欢

巴达树干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古茶树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