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京剧打击乐的舞台表现力

2012-06-21何群

电影评介 2012年8期
关键词:西皮拍子锣鼓

引言

京剧打击乐的发展是伴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现在大约一百多种点子来看,其中大部分锣鼓点子是昆曲和秦腔演变而来的。打击乐器则是由鼓板、大锣、铙钹、小锣这四种主要乐器组成。虽然有时也用上镲锅、堂鼓这些乐器,但这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才使用,而用的最多,最广的,仍是上述四种乐器。

京剧打击乐在戏曲中是用来为戏伴奏的,必须对戏里一定的情节内容,一定的戏剧情绪的表现起到帮助和衬托的作用。因此,戏里的锣鼓,就不能任意乱打,而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法则将其组织起来,使其能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节奏效果以表现不同的戏剧情节。所以,戏曲里的锣鼓就有各种不同的锣鼓点子,这些锣鼓点子又有不同的用法,各有不同的转接方法。

一、锣鼓在戏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一)京剧锣鼓伴奏对戏曲表演有着特殊的作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完全没有锣鼓的伴奏配合,这结果会怎么样?假如一个武将在台上来一个“亮相”,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干净利落,他的姿势也很威武雄壮,但武场却不给他伴奏,不给他打锣鼓,这样戏曲表演就会象哑巴戏一样滑稽。因此,离开了锣鼓伴奏,戏曲表演就会寸步难行。

(二)京剧锣鼓伴奏对戏曲表演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京剧锣鼓伴奏和戏曲表演有着重要、密切的关系,因为戏曲表演有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强烈的节奏性。无论唱、念、做、打,都不能没有节奏。戏曲里的唱,需要有板有眼,节奏丝毫不能含糊;而戏曲里的做、打,完全是舞蹈性的动作,舞蹈必须有鲜明的节奏感;念白也必须有韵律,有节奏。所以说,没有鲜明的节奏,戏曲表演就会失去它的特色。

锣鼓是一组音响强烈的节奏乐器。有了锣鼓伴奏的配合,戏曲表演的节奏性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戏曲演出除了要有鲜明的节奏外,还需要有饱满的情绪、浓厚的气氛,这仅靠表演来表现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需要锣鼓的烘托、帮助。锣鼓可以运用各种锣鼓点在节奏上变化,运用各种乐器不同的组合方法造成的音色上的变化,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使得舞台上所需要表现的情绪气氛得到更强烈的夸张和渲染。

二、京剧锣鼓在剧目中的运用

京剧锣鼓在剧目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 配合身段、动作的锣鼓,也就是所谓的打身段的锣鼓点子。

1、京剧中的打击乐,有各式各样的锣鼓点,这种锣鼓点也是一种程式。

图1

图2

在很多场合,这种程式又是与表演动作的程式相联系,并且是为了烘托表演动作,使之节奏感更为突出而运用的。比如“起霸”这套程式,它是一系列身段动作的组合,用以表现武将的英姿。与这种表演动作相配合,则有一套专用于“起霸”的锣鼓点,既用以突出这一套身段动作的节奏感,又用以渲染雄壮威武的气势。

如:《挑华车》剧中高宠上场“起霸”这段戏中所用的“起霸锣鼓(图1):

这套“起霸锣鼓”运用在高宠身上要根据这个人物的雄壮威武的气势来打。

如“走边”这套程式,是用于英雄豪侠行走场面的一套动作,与之相配合的则有“走边”专用的锣鼓。例如《林冲夜奔》这出戏中的“走边锣鼓”(图2):

这套锣鼓以其特有的节奏与音色,既突出林冲这个人物敏捷矫健的体态,又造成夜间行动所特有的隐蔽和神秘的气氛。

2、人物的上下场锣鼓,他(她)走的是什么步伐,是何等的身份或性格,上、下场时的情绪怎么样,锣鼓伴奏就要把它表现出来。

例如《彩楼配》王宝钏上场锣鼓用的是“慢长锤”:

台 ‖:仓 七 台 七 :‖ 仓 七 台七 台 | 仓 000 ‖

“慢长锤”的节奏是缓慢的,气氛是庄严的,这就表示王宝钏是大家闺秀,举止端庄,并且有丫鬟、家丁前簇后拥。

而《豆汁记》里金玉奴为莫稽取豆汁时,那一个下场所用的锣鼓是“小锣长丝头”:

大 大大 | 台 台 ‖:台大 台大:‖ 台大 台 | 台 - ‖

小锣音色是清脆的,“长丝头”的节奏又是急促的,跳跃的,这就表示金玉奴这个姑娘是天真活泼的,下场去是匆匆忙忙的。

这两个例子都是上下场,但这两种不同的锣鼓,就表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身段节奏。

3、戏曲武打的场面,则更是不能离开打击乐的配合,这不仅因为惊险武打场面在技术,技巧上要求有高度的准确性,需要锣鼓从其强烈,鲜明的节奏感来加以控制;更重要的一点还因为这种武打是处在一定的戏剧情节之中,因而也需要锣鼓来加强环境气氛的渲染。

如《挑华车》剧中“大战”一折,高宠见黑风利的一场武打戏,武打的场面用节奏急促,音响强烈的“急急风”加以烘托气势,“亮相”用节奏沉稳缓慢的“四击头”来造成静止。

(二) 配合念白的锣鼓。

在念白的开头、结尾,或句子与句子之间,加强语气用以烘托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这种锣鼓是为念白伴奏的。一方面,它突出了念白的节奏感;另一方面,它也加强了念白的语气、情绪的表现。

1、戏曲的念白本身是有音乐性的,有韵律、有节奏的,由于锣鼓伴奏穿插出现,使得这种节奏表现得更明显,而且念白中某些重要的词、句,因为有锣鼓伴奏的烘托、渲染,往往会在内容上、情绪上表现得更深刻。

如《野猪林》中的“白虎堂”一折,不论是高俅强词夺理的责问,还是林冲实事求是的答复和雄辩的反问,有了锣鼓的伴奏,人物个性就更加鲜明了。

如《杨家将》“审潘洪”一折中,御使寇准对潘洪询问的几段念白,咄咄逼人,在锣鼓的配合下,理直气壮,使潘洪的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慑。

2、带有夸张性的戏曲语言,其节奏往往是与锣鼓节奏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这一点在传统戏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打渔杀家》里,倪荣大喝一声,叫丁郎儿“滚回来”,用“撕边一锣”,这样既突出了一个“滚”字,又显示了倪荣粗壮豪放的性格。

如《挑滑车》中“闹帐”一折,岳飞点将,大将高宠见岳飞元帅对其不重用而质问岳飞。这段戏中所用的“撕边一锣”,呈现高宠的不满情绪。

岳飞:余下之将随营调遣。众将官。撤去将台。

高宠:且慢哪!(嘟--------仓)

如《连环套》“拜山”一折中,窦尔墩与黄天霸对白中所用的“撕边一锣”的运用,表现了黄天霸与窦尔墩言语之间互相试探的内心外化

黄天霸:乃是一骑好马。

窦尔墩:哦——这好马……

如《打渔杀家》中:

桂英:方才那二位叔父是甚等样人?

萧恩:儿问的是他?-(随萧指二人去路的动作, 大大大 衣大大 仓0

如《捉放曹》中:

吕伯奢:那旁来的敢是孟德曹操?

曹操:这个——(随曹惊讶回身的动作, 大大 大大 大大 衣 仓)

3、锣鼓的快慢速度决定着定场诗的念速。

如《辕门射戟》中的定场诗前“归位”的速度就决定这定场诗的速度,念白与锣鼓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其节奏是统一的。

由此可见,念白本身也是有韵律有节奏的,由于锣鼓的穿插出现,使这样鲜明的节奏表现得更明显,念白中某些重要的词句因为有锣鼓的伴奏、烘托、渲染,往往在内容和情绪上表现得更深刻。

(三)配合音乐唱腔的锣鼓。

唱腔音乐中的锣鼓是作为开唱的入头或收尾,或唱与唱之间的衔接而出现的。所谓开唱的锣鼓点子,用以指示唱的板式,唱的速度。中国戏曲是一种把唱、念、做、打这四种表演手段综合起来,溶于一炉的一种音乐化戏剧。但整体说来,中国戏曲还是以歌唱为主要的表演手段,这也是京剧艺术主要的艺术创造手段。

戏曲界有种传统的说法,在唱、念、做、打四功之中,唱工居于首位。在传统的戏曲理论中,也有“唱为主,白为宾”的说法,因而把念白称为“宾白”。以往在一般群众中,每每把演戏说为是“唱戏”这种种说法,都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一出戏能不能长期的流传开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动人的唱腔,能不能借唱腔把人物形象塑造起来。许多传统戏之所以能盛唱不衰,也得力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唱腔。一听到“我这里假意儿懒睁杏眼”这段【二黄慢板】,人们就会联想到梅兰芳演唱的《宇宙锋》中的赵艳容;听到“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到,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的【西皮慢板】人们就会想起程砚秋演唱的《荒山泪》中的张慧珠;而听到“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西皮原版】,又会想起马连良演唱的《甘露寺》中的乔玄,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都离不开京剧锣鼓的伴奏。因为戏曲里的唱需要有板有眼,节奏丝毫不能含糊。因为每一种唱腔不管什么板式,在开唱以前,必须有一套锣鼓点子作为“入头”,作为前导,然后才起胡琴过门。例如【导板】之前就要有“导板头”,【慢板】或【原板】之前就要有“夺头”,【散板】或【摇板】之前就要有“凤点头”等等。看起来像是一套刻板的公式,其实不然,他们有很重要的作用。

图3

1、由念白到唱,没有锣鼓的衔接、过渡,我们就会觉得很生硬,在节奏上不连贯。有了开唱锣鼓,我们就会觉得这种节奏变化是很自然的,很协调的。如“慢长锤”作为开唱锣鼓使用,但只能作为【慢板】、【原板】、【二六】的入头,却不能作为【流水】、【摇板】或【散板】的入头。因为“慢长锤”本身是四拍子,节奏同【慢板】一致;【原板】、【二六】虽然是二拍子的节奏,但四拍子与二拍子关系极为密切,在节奏上矛盾不大。可是一拍子的【流水板】以及节奏自由的【摇板】和【散板】同四拍子的相差就很大了。如果锣鼓是四拍子而唱是一拍子或散拍子,这在节奏的衔接上就十分生硬,听起来很难入耳。那么某一个唱段是【散板】,打击乐就应该围绕着怎样有利于起唱这段【散板】而构思,可以从“扭丝”、“快扭丝”、“凤点头”、“快凤点头”、“撞金钟”等锣鼓点子中进行选择。倘若是开唱之前有少许的形体动作,锣鼓点子则应用简短利落的点子开唱,免得因开唱锣鼓长而令演员僵持冷场。

2、锣鼓要既能严谨的配合动作,又要有利于开唱。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四郎探母》中包括的板式比较丰富,举几例唱腔板式前锣鼓的运用,加以说明。

如:“盗令”一场戏中,萧太后上场所用的锣鼓“慢长锤”接【西皮慢板】(图3):

如“坐宫”一折戏中,杨延辉所唱的【西皮三眼】前锣鼓的运用:

……好不伤感……唉!(小锣一击)人也!(拭泪)(图4)

如“坐宫”一折中,铁镜公主所唱的【西皮导板】接【西皮慢板】中锣鼓的运用:

铁镜公主:打坐向前。(图5)

如“坐宫”中铁镜公主上场所唱的【西皮摇板】前的锣鼓运用:

铁镜公主:(内) 丫头,带路哇!(图6)

如“坐宫”中铁镜公主所唱的西皮流水中锣鼓的运用:

铁镜公主:哼!你当我真不会起誓呢,你抱着阿哥,待咱家盟誓啦!(图7)

3、不同板式的衔接和唱腔过门与各种行弦的衔接用法。

如《锁麟囊》中【慢板转快三眼】的用法:(图8)

如《坐寨》中【原板转流水】的用法:(图9)

以上我们简单的举了几种开唱的锣鼓,以及唱与唱之间的衔接用法,首先我们要掌握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基本规律,才能了解各种打法,包括在各个流派唱腔伴奏过门上的不同风格。

以上这几种用法,是按照京剧舞台上的习惯来区别的。各种锣鼓点子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情绪,烘托戏剧气氛,至于那些作为戏剧效果的如水声、马嘶、升堂、退堂、叩门等,也是为了渲染气氛,配合动作。在这里就不另分类了。不管是配合动作也好,加强语气也好,开唱也好,锣鼓点子有一个与动作、唱、念相配合的共同任务,这就是表现情绪、渲染气氛。因为动作、念白、唱腔都是戏曲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用锣鼓来直接与它们配合,是为了在音响上和节奏上把情绪渲染得更加突出,更有效果。

紧密配合京剧艺术至臻至美的“歌舞演故事”,这也正是京剧打击乐的魅力所在。

1 刘越 《京剧唱腔鼓套子(技巧与练习)》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4

2 鲁华 《京剧打击乐浅谈》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11

3 李刚、王喜太《京剧音乐述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6.9

4 贾盛祥《打击乐教材》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内部教材 1985.5

猜你喜欢

西皮拍子锣鼓
邵伯锣鼓小牌子
妈妈的竹拍子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论广东汉剧唱腔结构与特色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西皮慢板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光明正大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