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eoway的江西省地理实体数据生产若干问题探讨

2012-06-17

科技视界 2012年2期
关键词:物类图幅批量

唐 洁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0 引言

2010年10月21日,“天地图“正式开通,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而建,主要目标为:建成全国“一张图、一个网、一个平台”;形成 “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的权威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经过1-2年的努力,在中国国内,从服务能力、影像质量等方面全面超过谷歌,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民族品牌。根据局国土处的要求,江西省测绘局地理信息中心承担“天地图·江西”项目的建设任务。实体数据的处理是“天地图“制作的前提,如果实体数据处理没有达到要求,将导致实体数据与电子地图的分离,而不带实体数据的电子地图只能用于浏览,不能用于查询,以至于不能完整发布,因此实体数据的处理尤为重要。笔者就生产实践的切身体会,探讨在这次项目中实体数据处理问题。

1 加工平台

Geoway软件是北京吉威数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用于空间数据处理的专业软件,不仅为4D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提供从数据采集、加工到产品制作和包装的全套生产软件,而且可以对现有各种形式的外部数据(野外、航测遥感、CAD/GIS)进行增值加工,成果满足多层次的应用要求。

2 数据加工的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为1:1万的DLG数据,.gwp格式数据,标准分幅储存,数学基础为国家2000平面坐标,时相为2010年。

3 实体数据处理流程

地理实体的处理流程包括基础数据的预处理,地理实体对象化,数据检查和成果整理这四大部分。具体流程图见图1。

图1

3.1 基础数据预处理

3.1.1 质检改错

前期基础数据整理应尽量保证数据质量,按照基础库建设标准进行基础DLG数据生产,保证入库数据质量。否则将严重影响到后期加工后的实体库数据质量以及电子地图的制作效果。应用GeowayFrameChecker进行质检,主要检要保证对应的点、线、面数据图形表现正确,无明显数据错误:面状表示的地物类,有构面,无多余标识点与悬挂线;线状地物类无自相交、伪节悬挂等错误;点状地物类,空间位置正确等。

3.1.2 方案加载

对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批量方案加载 (方案由管理员对我们的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判断设定)

批量方案加载工具可以对多个工程同时批量加载方案,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点击“工具→批量处理工具→批量方案加载”工具——选择源工程路径、目标工程路径以及方案文件路——“开始执行”按钮,程序自动执行批量方案加载。

3.1.3 批量方案整理

方案整理能够自动完成数据组织方式的重构以及分类代码转换,数据分层命名、属性结构规整以及代码转换这些步骤通过该命令一键式完成。

工具→批量处理工具→批量方案整理”工具——选择源工程路径、目标工程路径以及方案文件路——“开始执行”按钮,程序自动执行批量方案整理。

3.1.4 批量构建拓扑

批量构建拓扑工具可对数据进行批量的拓扑构建。点击“工具→批量处理工具→批量构建拓扑”工具,弹出对话框;指定源工程路径以及目标工程路径,同时选择方案文件路径,即框架方案文件。点击确定。

3.2 地理实体处理对象化

根据数据的本身情况,地理实体处理对象化主要包括政区、道路、铁路、河流、境界这五部分。这些都可以通过已设置好的INI配置文件进行批量的操作,批量操作之后,需进行一个连通性检查,判断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则需要手动的补齐相应的桥梁。

批量固有属性转出固有属性转出功能主要用于将方案中的地物分类代码转换到CLASID属性字段。

3.3 数据整理与质检

利用地理实体框架Checker质检模块,对图形和属性进行质量检查控制,检查的内容除了基本图形和属性检查协调各要素的关系、处理矛盾地物外,主要还包括实体处理后的属性如ENTIID,CLASID,ADDNAME,ADDCODE等检查项。

3.4 接边

相邻图幅接边,保证同种地物类的相对位置关系。部分可设置好接边线建立关联之后进行自动接边;部分缺少植被面的图幅,则需要手动接边,工作量较大。

3.5 成果提交

使用“工具→批量处理工具→批量数据交换”工具批量输出SHP成果,此时需注意空图层需要默认导出将最终的数据提交到成果库中。

4 问题探讨

4.1 范围大、数据源复杂

由于处理的是江西全省的数据,数据范围大,数据源分不同年代、不同测区,作业单位不一,有全要素的也有框架要素的,转换方案制作难度大,但是方案制作非常的重要,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问题。

要提前分析各个测区的数据源情况,特别是数据源制作时候的设计方案,各类要素不能丢失遗漏,与国家方案要素代码要一一对应,转换方案作得好,会使整个过程顺利,转换方案作得不好,会成倍的增加后期工作量。制作好转换方案要放到具体工作的第一位。

4.2 道路过面状水不连通情况

在检查有大量的道路过面状水不连通的情况,要求作业员通过影响图判断补加对应的桥,比如小路——依比例尺人行桥等。

4.3 地名注记问题

在数据源中地名注记有点、也有线,国家要求地名全部以点表示,与要求相矛盾。

采取的处理方法是:要求作业员在地名地址处理之前,手工把线地名注记全部改为点,取线上其中一个节点,方便后期出图和查询应用。

4.4 坐标系不一致

由于2009年以后生产的数据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2008年以前生产的数据为西安1980坐标系。两种数据分别按各自的标准图廓生产造成不同坐标系统的相邻图幅会存在一定缝隙,需要生产与两种坐标系之间都已进行了接边的接边图幅,但部分区域缺少接边图幅。

解决方法是:接边图幅即加西数据,有的图幅接边处缺少加西数据,有的有加西数据,但加西数据本身存在众多问题,如没构面,甚至没有植被面,有的缺少地物类,导致两边图幅不接,参照影像补地物类,然后进行手动接边)。

4.5 不同单位生产的数据图层命名不一致

数据中图层名分为中文带下划线、中文不带下划线(有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方案,遇到此类问题只能打开工程给每个图层手动添加下划线)、英文,其中中文带下划线的图层命名占绝大多数。由于在项目开始之前,“中心”被告知2009年以后生产的数据均为利用统一模板制作而成,因此在“数据查错”阶段,制作质量检查方案时,只针对中文带下划线的数据制作了一套方案,造成按照中文不带下划线和英文方式进行命名的数据检查不出任何问题。遇到问题后,需重新制作针对这两种方案的数据质检方案。

4.6 命名不一致的数据有些地物类要素的属性也不一致

以“溢洪道”为例:地物类属性不一致导致后期数据导入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框架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方案时,会丢失部分原始数据的属性信息。

4.7 同来源的数据,由于分幅、现势性、精度等不同,集成后出现大量的空间冲突及空间关系不一致

目前,一定容差范围内的拓扑关系不一致、图幅边界处要素不一致等可通过软件较为高效处理,但是对于逻辑关系错误(如河流与道路、河流与房屋等)还没有很好的自动处理方法,需要人工交互式检查纠正。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指定一批空间数据检查规则,开发一套实用的检查功能,高效且准确地找到空间关系错误,然后人工交互纠正。

5 结论

以上就是地理实体生产的过程和在具体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其中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例如遗留问题:缺少植被面等。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深入研究。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559007.htm[OL].

[2]北京吉威数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Geoway数据加工平台用户手册[Z].

[3]GEOWAY FrameData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加工软件使用说明[Z].

[4]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400万—1:5万 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20100201:试行稿)[Z].

猜你喜欢

物类图幅批量
人生的台前和幕后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教你写物类文章
歇后语知多少
基于EXCEL的地形图图幅号转换查询方法
浅议高校网银批量代发
基于ArcMap的图幅接合表快速生成方法研究
地形图图幅编号规则及实现
基于AUTOIT3和VBA的POWERPOINT操作题自动批量批改
考虑价差和再制造率的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生产批量研究
基于Bing Maps的地形图图幅编号的网络可视化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