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感悟 虚词不“虚”
2012-06-16郦光女
郦光女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上解释: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是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在语言中往往起着“经络”的作用,用不用虚词,用哪个虚词,往往会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这些不起眼的虚词,让学生探寻感悟,就会打开言语形式秘密的一扇窗。
一、关注虚词的特点
(一)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如说到“云”,孩子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天上飘着的棉絮状的东西,说到“香”,孩子们可能就会联想到肯德基的气味很好闻,而说到“的”“了”“把”“否则”,往往让人难以体会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它的特殊在于表示了抽象的语法意义,如:《父亲和鸟》题目中的“和”,表示父亲和鸟之间的语法意义是联合关系,那么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父亲和鸟之间的故事,而没有侧重讲父亲或鸟。
(二)不自由,需黏着的
实词能在句子中单独成句,如“鸟也有气味?”“有。”“有”可以单独成句,而句中的虚词“也”单独没有意义,不能成句,附着“有”才表示惊讶。
(三)个性强,运用复杂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增加了分量。”这句话中的“好像”是推测的意思,表示花生米是增加了,可是增加得很少,它并不是在比喻句中出现的比喻词,而是一个副词。
二、感悟虚词的魅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虚词的魅力,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比较辨析
俗话说:“因比而显。”把使用了某个虚词的句子和去掉虚词的句子做个对比,就能凸显这个虚词的语法意义。小学语文第四册《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一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老师们在教学这个片段的时候,常常会让学生动手做个小实验,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再把没刺小孔的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而我们还可以用出示两组句子进行对比教学:1.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了。2.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让学生读这两组词,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用上“而且”?然后让学生通过体味涵咏,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而且”把撕得很整齐的优点写出来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新定位:“怎么写”,也就是课文是如何传播信息的,我们要凭借课本,最大化地让学生进行言语学习运用和听说读写训练。
(二)朗读品味
著名教师臧学华老师在教学《狮子和鹿》中就尝试了抓住语气词,让学生朗读品味,他让学生圈划出鹿的语言:1.咦,这是我吗?2.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3. 哎,这四条腿太纤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然后让学生关注这三个语气词来进行朗读,读出鹿惊奇、欣喜、埋怨的心情。最后还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气词来改写原文。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运用,形象越来越饱满,情感越来越丰富。像这样的语气助词和表示感情的叹词,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以朗读的方式加以落实。
(三)发现替换
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让学生齐读后问: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几句话中突然有个词跳出来,跳到你的眼前。来,再读一读,看看哪个词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当生答到是简单,师再问:怎么样的简单?生答到是极其简单,师板书“简单”,意味深长地在“简单”下面划了两条线,又在“极其”上圈了一下再让学生换个词。生换了“非常、很、十分、尤其”,然而这些词都代替不了“极其”所表达的程度。阅读教学的过程,首先是引领学生不断发现的过程,这个教学片段中王老师让学生读了以后,就询问“哪个词跳了出来”,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再一次咀嚼,引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用其他词来替换“极其”,可任何其他的近义词也代替不了“极其”所要表达的周总理生活上的简朴这层意思。
(四)练中求实
面”,以画面去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朗读的语调、语气、语速,一边想象一边领悟吟诵。通过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以《趵突泉》为例,课文介绍了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的独特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对祖国的赞美。文章特点是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是指导美读的一篇好教材。如描写大泉眼的这一段话,句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大泉眼独特的美。教学这一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轻声地读,再闭上眼睛听范读,然后展开想象去浮现大泉眼神秘的景色,让学生思考这句话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用柔和、抒情的语调读出了它的美。学生领悟了课文意境的同时,也享受了美的愉悦。
三、表演读,创造美
表演读是在读的基础上辅以体态语言和神态语言,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受到感染和熏陶,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检验出学生对文章美的理解。因此,在美读时,让学生配上适当的神态和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因素,读出文中的美味,让他们想象美、实践美,进一步创造美。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我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表演出小猴子一开始的得意洋洋和最终因贪心不足而一无所获的沮丧神情。表演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句子的轻重缓急,懂得了小猴子空手而归的原因,真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美读能帮助学生咬文嚼字,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从而更好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