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效果观察

2012-06-15锟,贾

山东医药 2012年27期
关键词:纤溶酶羟乙纤溶

韩 锟,贾 宁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急性脑梗死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存活者60%以上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否在急性期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直接关系到预后。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们采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男60例,女性40例;年龄53~78(66.32±5.15)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诊断。入组标准:首次发病或既往有卒中史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未经抗凝、溶栓等治疗;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血液病或出血倾向。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伴发疾病、梗死部位、病情程度、既往史、给药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并根据并发症状酌情加用脱水剂、降糖药、调脂药或降压药,禁用其他影响凝血、纤溶系统药物;同时于入院首日予纤溶酶100 U+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其后改为纤溶酶300 U+生理盐水500 mL静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

1.3 指标观察 ①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后14 d分别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表[1]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指NIHSS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指NIHSS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指NIHSS评分减少18% ~45%,病残程度4~6级;无效指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指NIHSS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②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③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9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5例、无变化3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2.3 Vm 观察组治疗前后 Vm分别为(83.45±13.2)、(67.43 ± 10.3)cm/s(P <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Vm 分别为(82.76 ±11.7)、(77.12 ±12.5)cm/s(P>0.05),治疗后观察组Vm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50,¯x±s)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长期以来,关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有两种比较公认的学说,即血流动力学末梢低灌注学说和血栓栓塞学说。目前认为改善和增加脑血流是抑制脑卒中发生的有效手段,静脉内输注扩充血容量的药物可增加脑血流,对病情恶化的控制较为有效[2]。脑梗死急性期脑血管阻力和颅内压升高,要求有相对较高的脑灌注压才能保证脑的血液灌注。羟乙基淀粉由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支链淀粉构成,具有良好的扩容效果,在血浆及组织无蓄积;完全经肾脏排泄;对凝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影响较小。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静滴后可较长时间停留于血液中,进而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回流增多、血流量增加[3];还可提高组织灌注压力,改善低灌注所致缺血缺氧造成的血管痉挛,有效稳定血压,同时避免低灌注造成的梗塞面积扩大;还可稀释血液,改善血液高黏状态,降低血小板聚集能力[4],并增加细胞膜负电荷,使已聚集的细胞解聚,从而改善机体微循环。

研究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也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5],对此危险因素的干预已成为目前防治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依赖于血液纤溶系统的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纤溶系统中主要的生理性激活物,是与细胞膜相关的精氨酸特异性的丝氨酸类蛋白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合成及释放。血液中t-PA能选择性地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结合于纤维蛋白上的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后者可降解纤维蛋白。纤溶酶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使其降解为小分子可溶片段,从而产生去纤维蛋白作用;也可使t-PA由内皮细胞释放,并增强其活性;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及血黏度,有效阻止动脉栓塞发生。

目前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扩容、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方法[6],其目的为挽救缺血半暗带和建立侧支循环。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及Vm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机制: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可发挥扩容、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即针对脑梗死两种发病机制(末梢低灌注学说和血栓栓塞学说)进行病因治疗。

综上所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安全性高。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Mateen FJ,Buchan AM,Hill MD.Outcomes of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octogenarians versus nonagenarians[J].Stroke,2010,41(8):1833-1835.

[3]Asskali F,Lehmann G,Frster H.Thrombelastographic coagulation analysis follow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haemodilution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HES)[J].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2002,37(5):258-266.

[4]Kapiotis S,Quehenberger P,Eichler HG,et al.Effect of hydroxyethyl starch on the activity of 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in healthy volunteers:comparison with albumin[J].Crit Care Med,1994,22(4):606-612.

[5]Mauriello A,Sangiorgi G,Palmieri G.Hyperfibrinogenmia i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histocyt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J].Circulation,2000,101(6):744.

[6]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等.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9):65-66.

猜你喜欢

纤溶酶羟乙纤溶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围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SNFE体外溶栓作用及安全性初评
两种粗提纯法对纤溶酶纯化效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