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2012-06-15雷宏伟高岩
雷宏伟 高岩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特殊亚型且瘤体最大直径小于10mm[1],其发病率占到了甲状腺微小癌的绝大多数。虽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其他恶性肿瘤较好,但由于其较高的发生率[2],临床上主张尽早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本研究对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收集的48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院于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收集的48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进行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但均未确诊,后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所有患者中,男18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2±4.8)岁,所有患者均经高分辨超声发现病灶,肿瘤平均大小为(0.64±0.21)cm。
2.方法38例患者接受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其中14例患者接受Ⅵ区淋巴结清扫,4例患者接受单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7例患者接受甲状腺双侧大部切除术,其中3例接受单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接受腺叶及峡部加对侧大部切除术;1例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及双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3.评价标准 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以及3年存活率。
4.随访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年至5年,中位时间4.2年,随访率100%。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存活率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存活率
讨 论
临床认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侵袭性较低,趋于良性,部分患者甚至终身都处于亚临床状态而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有临床调查报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远处转移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3],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所以对于该疾病,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仍是加强患者预后的关键。
由于肿瘤的最大直径不超过1cm,绝大多数病灶的直径往往只有几个毫米,当病灶位于腺体内部或后面时,单单依靠体格检查很难将其扪及,但当病灶位于腺体表面或峡部时,检出率较高[4]。且在临床上,以结节为表现的良性病变,其内部常隐藏着微小的恶性病变,这类混合病变常常会被我们所遗漏。尤其是当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但临床医师没有扪及结节或肿物时,要进一步检查甲状腺。目前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检查已在国内不少医疗单位开展,超声能够将肿瘤的大小、恶性程度、单发或多发以及淋巴结的肿大情况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来,但当肿瘤呈多发灶时,超声检查所提供的良性结果有时并不完整全面,部分微小结节容易被遗漏。故普通超声检查能够作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若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术中进行病理活检,确定病灶的性质。目前来说,病理活检仍是肿瘤病灶诊断的金标准,且对手术方法有指导性的意义。
手术切除的范围目前是针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外科治疗的焦点。由于目前对于该病,术前尚无较为明确、统一的分组或分型。有学者认为由于该病的恶性程度不高,尤其是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较小的手术范围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即使患者在术后再次复发,再次进行手术,仍能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而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甲状腺全切术作为常规术式,主要原因是对于多发性病灶,目前仍不能确定是独立的肿瘤还是通过淋巴结的转移灶,全切术能够保证所有原发灶都被清理干净。较大的手术范围能确保术后进行放射碘治疗的转移灶有充分的碘摄取。全切后,患者术后可以将血清TG作为肿瘤标志物。笔者认为对于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患者,首先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因为可以防止癌组织进一步的转移,影响预后。其次对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能够将病灶完整地切除,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本次研究中,3年内共有8例患者复发,占17.78%;所有患者的3年存活率为93.33%。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早期积极地外科手术干预能够防止肿瘤进一步恶化或转移,术中病理活检对病灶具有定性的意义,且对手术方式有指导意义。
1 姜福全,朱宝平,万广稳,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 379 -2 381.
2 华春波,张滨,张品一.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4):308 -309.
3 梁英平,贾再利,陈武科,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6):1 053 -1 055.
4 徐胜前,陈奕明,马毅,等.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46例外科治疗[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470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