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差之美

2012-06-14易凌沁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雨雪感人火炉

今年学校的梅花开的特别晚,已经到了春季开学,才热热闹闹地开满了整个梅园。望着眼前这一片红灼的花海,梅花竟有了桃李的妖娆艳丽之姿。花虽美艳,但我总觉美中不足,“红梅应该开在雪中,才更好看吧!”旁边一个赏花人说道。我豁然开朗,红梅傲雪,雪的洁白,花的红硕,雪的冷酷,花的热情,在这样的反差之下,红梅那种孤傲,那种冷艳,才是它应有的情韵,才最动人心魄。

由红梅在雪中的反差,不由地想到了很多关于因雨雪而引起反差的诗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日离开时春风和煦,而归来时却是雨雪交杂,一离一归,一温一寒,乐景哀情,哀景乐情。反差中读者的心也随征人对故土的依恋和归来时复杂的心境而忐忑跳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恶劣的天气,心上人却突然到来,反差中有的是爱情的惊喜和悸动。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屋外的天气晦暗寒冷,而屋里人却独享火炉的温暖,反差中有的是友情的温馨和感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人踪灭尽的冰雪世界里,却有渔翁独钓一江寒雪。反差中咀嚼出的是人格的独立和孤高。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还,何必见戴?”王徽之在雪夜里乘舟访友,却因兴致已尽,在朋友家门口掉头而还。反差中可窥见的是性格的自由与率真。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上下一白的雪景中,天地之大,人物之小,反差中不由生出人之渺小,宇宙浩瀚的感叹和哲思。

也许是人类世代积淀的无意识,也许是事物两极碰撞的强烈震撼。诗文中反差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更加牵人心肠,感人肺腑,富有深意。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冰与火,灵与肉,生与死,红颜与薄命,乱世与才子,困顿与诗人。巨大的反差碰撞出了一个个精彩斑斓、叹为观止的传奇故事。

然而它们都是故事,都是经过艺术手法加工的作品,艺术创作需要这样的极端反差,把情感尽可能地伸张与渲染,观众也认可这样的形式,在情绪的起伏和不止的眼泪中,直呼感人过瘾。

但艺术终究不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喜欢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样巨大反差的生活状态。贫富反差、权益反差、人性反差,这样的话题总是被谈论得如火如荼。生活的反差更多是无奈、纠结与困惑。

面对人世间纷纷扰扰,纠缠不清的反差,有人却看的很开。庄子的《齐物论》里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世界的万物没有绝对的差异,它们总是相互依存。所以我们无须再执念于片面的反差,然后达到天地共存,万物为一的境界吧!这样如佛禅般看透世事、超然物外的境界,芸芸众生中又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呢?

不如把反差的距离缩小,削去箭拔弩张,争锋相对的二元对立,世界本没有那么多反差,更多的只是差别,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姿百态。艺术需要巨大的反差获得感染力,生活却不需如此,它更需要的是差别带来多样色彩、多样体验、多样看法;因此它方显得丰富、有趣与精彩。就如一句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正是生活的真趣。

易凌沁,華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雨雪感人火炉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温暖的大火炉
感人的一幕
温暖的大火炉
雨雪天气城际站防止旅客摔滑问题探讨
感人故事
基于PID控制的火炉温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