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显象入境”研究

2012-06-13

文教资料 2012年36期
关键词:方块字入境古诗词

卢 俊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对于现代人才,审美鉴赏力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文艺欣赏更需要这种鉴赏力。“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文心雕龙·知音》)但这种知音的能力亦即鉴赏能力,并不全然是天生的,很大程度得靠后天的学习,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审美欣赏之实践。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艺理论可以奏效,具体的阅读和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赏的特点是什么呢?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段论述说明,作者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而鉴赏者的阅读,则是由外而内,沿波(辞)探源(情),逐步获得对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使阅读活动获得最终的成功。宋祥瑞先生对文学鉴赏的主要特征作了如下的概括:“以感性为主又离不开理性的活动;以情感反应为特征又离不开理智的活动;以愉悦性(精神满足)为主又包含功利性的活动。”①基于上述认识,古诗词鉴赏教学应当经历由外到内、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架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思路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点。

古诗词的创作遵此规律,但又有特殊性。施茂枝先生认为:“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内心涌动的情思需要倾诉。但这种情思属于心灵,是非语言的,往往依稀模糊,不可名状,难以言传。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二)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为走出这种言不及意、辞不达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②由此可知,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即古诗词的创作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才是古诗词真本色的显现,架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思路更应遵循这一基本点。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笔者认为架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思路必须遵循古诗词鉴赏的特点,即由外到内,由感性到理性,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领悟诗歌意蕴,即我们所提倡的“显象入境鉴赏法”。

一、什么是“显象入境”

“显象”就是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读者一旦“显象”也就开始“入境”了。“入境”就是进入意境。意境指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二、怎样“显象入境”

笔者结合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种显象入境的方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用常见意象的图像助显象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显象入境,教师可以先整理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然后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再放映给学生观看,从而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这些常见意象的印象。如此,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就会从记忆的仓库中提取一些模糊的“印象”,进而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显象入境”。笔者整理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常用意象,现扼要罗列如下:

(1)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野渡、渔舟、鸳鸯、桃花、青山、蝴蝶、早莺、草木、烂柯、双鲤、西风、夕阳、彩袖、锦瑟、蝉、梅花、松柏、竹子、菊花、杨花、采薇、折桂、红叶、松、莲花等。

(2)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水晶帘、辽西、玉阶、屏风、娥眉、罗幕、乱红、危楼、落花、冰雪、南浦、长亭、芳草、班马等。

(3)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黄鹂、空山、明月、柳绿、桂花、春山、竹、云、海棠、白鸥、白鹭、稻香、细雨、蛙等。

(4)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柳树、丁香、芭蕉、梧桐、杜鹃、鹧鸪、乌鸦、猿啼、水、鸿雁、红豆、日暮、落日、高楼、茅店、青鸟、莼羹、鲈脍、沙鸥、白云、孤蓬等。

(5)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乌衣巷、淮水、山河、折戟、柳营、后庭花、芦荻、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2.搭美丽的方块字促显象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美学家宗白华当年曾在《蒙娜丽莎》》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中念着《诗经》中的两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觉得诗的精神启发了画的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所以对于诗歌意境这一模糊美集合,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让学生边体味,边缘景作画,其画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画出高水平的画,而在于激发其对诗歌意境的领悟。笔者认为上述做法在教师或学生具备一定的素描水平的基础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如果教师或学生不具备基本的素描水平,笔者就担心教师或学生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成的图画会不会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会不会撕碎原本意蕴无穷、耐人寻味的意境。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将课前搜集的一些“逼真”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看,借以促进学生在脑海中“显象”,进而“入境”。但是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曾指出以往诗画同质说的笼统含混,他提出诗画异质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因为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而画所用的形色也是如此。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直线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③虽然对于这一论述各大家看法不一,但是笔者认为“诗画异质说”至少提醒我们对于“显象”的理解并不是简单地出示几张“逼真”的图片就能真正让学生“显象悟意”。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一两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一种方法在教学中似乎可以一试,即用美丽的“方块字”搭构想象“画”。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的方块字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国现代作家余光中在他的一篇《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一段话:“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的?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在这段诗化的语言中,余光中先生倾诉了他对美丽的中国方块字的热爱。中国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美丽的图画。

古诗词中的诗句受格律限制,往往“规规矩矩”地排列在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各种词牌限定的格式中,我们是否可以将诗词中的意象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重新“搭构”成一幅立体的想象“画”呢?用方块字代表自然景色,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创设一个想象的时空幻境。这样既不“平面”又不“撕破”,点到即止,显象入境!例如:《唐诗宋词选读》中所选李白的一首《送友人》,教师在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显象入境时,可以用“山”“郭”“城”“水”“别”“蓬”“云”“日”“手”“马”“鸣”这些方块字搭构起一幅想象“画”,“图画”如下:

注:上“图”中可以稍稍添加一些线条等简笔画,以便丰富“画面”。

再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再例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

3.用诗意的描述驰骋想象

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教师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如绘画、课件或上文提到的用方块字搭构起来的想象画,同时配以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诗意描述,诱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促使其感悟体验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显象入境。

例如上文提到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我们在用方块字搭构起想象画后可以配以以下的描述:

“两匹马缓缓而行,在城外。

驿道是一条千愁百结的柔肠,让一对牵手的友人,走不出彼此的目光。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北边的城墙外,沉默着,很忧伤。波光粼粼的小河,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慢悠悠地绕过城东,向远方流去。它也想留下一句祝福的话吗?

此地一别,你成了一株无根的蓬草,不知风,会把你带到哪一方天空,或是哪块陌生的土地?万里之外,你会长成一棵红豆树吗?在每一株枝上,都缀满流泪的相思。

浮云是游子飘忽不定的心情,在天空徘徊着,不忍离开。西山的夕阳,栖在峰峦上深情地注视着,也充满了依依惜别的离情,舍不得落下天际。两个身影,被黄昏拉得很长很长,却仍在越踩越深的季节里踯躅。

路边树上的一只鸟,离开巢,回头望了又望,望了又望,绕树三圈,飞向了一块麦地。

终于要分手了。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不说话,只把一颗心,装在另一颗心的心里。一匹马望着另一匹马,萧萧长鸣,眼里是无尽的哀伤。

挥手的刹那,有雨,打湿了春天的背景。”④

再例如教学《唐诗宋词选读》中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们在用方块字搭构起想象画后可以配以这样的描述: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间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皆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⑤

4.让学生根据诗意创作“想象画”

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尝试着让学生根据诗意创作“想象画”。例如教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尝试着创作“想象画”,可以是粗线条勾勒起来的素描,也可以是彩色铺染的水粉画等,形式不限。可以几人合作,组成兴趣小组共同创作。学生们兴致高涨,有的小组推选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学执笔,其他同学根据诗意在一旁出谋划策。在课堂展示时,有的小组展示出一幅有半个黑板大的作品,有的小组展示出好几幅连环画,几乎一句一幅画,一位男生在介绍时还说:“我们之所以创作出好几幅连环画,主要是觉得一大幅画面仅仅是静态的表现诗意,而创作几幅连环画,可以让同学们在脑海中有一个动态的想象画。”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直线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⑥学生们这一朴素的创意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让静态的画动态串联,从而更加接近动态的诗意表现。又如教学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有的小组采用剪贴画、线条勾勒、彩笔点染等几种方式穿插搭配创作想象画,在展示时还配以从网上下载的音频——“砧声”(捣衣声)来辅助他的讲解。

5.借类似物象相互映衬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岳飞的《满江红》上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周啸天先生对此有如下赏析:“这首词开篇就是登高临远,凭栏远眺,展现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句中隐括了《史记》描写荆轲辞燕入秦、义无反顾一节的若干文辞。荆轲在饯筵上和筑声而歌,初为‘变徵’(调名,宜悲歌)之声,唱《易水歌》,‘复为羽声(亦调名,宜抒激情)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发尽上指冠’这一精彩文句,陶潜曾化为‘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咏荆轲》)二句,有所发挥;此处则凝为‘怒发冲冠’四字,益见精策,掷地有声。有人还指出,连‘潇潇雨歇’一词,亦神似易水之歌,写疾风暴雨,既壮勇士之行色,又可借以暗示曾经存亡危急的时局,有双重妙用。句下还隐约以虎狼之秦喻金邦,也是恰切的。史载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有誓死之心却无必胜的把握。而岳飞劲旅北上,实有决胜信念。‘潇潇雨歇’的‘歇’字,似乎意味金人器焰既煞,中兴转机将至。”⑥教师可用荆轲易水诀别时的形象来衬托岳飞的形象,从而显象入境。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是点缀比较而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注释:

①宋祥瑞.文学鉴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8.

②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教版),2006,1.

③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9,2:129.

④曾冬.唐诗素描.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45.

⑤曾冬.唐诗素描.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5.

⑥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09,2:129.

[1]宋祥瑞.文学鉴赏论(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朱光潜.诗论(第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3]唐圭璋选释.唐宋词简释(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诗词(第1版).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第1版).湖南:岳麓出版社,1989.

[6]俞平伯,施蛰存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第2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1版).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8]闻一多.唐诗杂论(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林庚.诗人李白(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沈祖棻.宋词赏析(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1]徐有富.诗学原理(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方块字入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结合汉字特点开展汉字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时代,新童谣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非法入境
巧教巧学中国“方块字”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