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政策打造上海临港
2012-06-12朱雨晨
朱雨晨
从地图上看,因长江、钱塘江两大出海口交汇,上海的模样,颇似个面向太平洋的鱼头。如果放大比例,还可以看到东南“鱼嘴”处,有一颗滚圆的鱼眼,鱼眼下方,有一条长长的胡须。鱼眼叫“滴水湖”,胡须是通向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
十年前的地图上,鱼眼和胡须所在的位置,只是滩涂和汪洋。2002年,“鱼眼”及周边的临港新城、“胡须”东海大桥、还有大桥连结的洋山深水港同时开工。如今,洋山深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已名列前茅。滴水湖周边的城市——临港新城,现更名为“南汇新城”,也已初具规模。
2009年,上海市南汇区整体并入浦东新区。今年9月26日,上海市南汇新城镇、临港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临港地区建委会)挂牌成立。当时,这个镇因罕见的“副局”级而引起媒体的关注: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兼任镇党委书记,镇长袁胜明原为浦东新区农委主任。因浦东新区为副省级建制,其下的镇,一般为处级。而副局级镇长,正局级镇党委书记,自然引人注目。
开发管理体制自然要作出相应调整。南汇新城镇和临港地区建委会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朱嘉骏兼任建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几乎与上述机构挂牌的同时,中共上海市委下发第16号文件,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简称“双特”机制。浦东新区区长姜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以“临港事临港办、临港钱临港花”一语,概括“双特”的意义。
第二代产业园区?
临港地区启动之初,以洋山深水港的配套为其目的。据临港的老人回忆,2003年洋山深水港建设总指挥部成立,其下属为三个分指挥部,负责港口、大桥和临港新城的建设。三个分指挥部下,各自设立一个国资企业。其中港城开发(集团)负责临港新城主城区68平方公里的建设。
当港城集团围垦填土的时候,上海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中心区“退二进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当时的主旋律。但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不发展工业殊为可惜。2003年,临港产业区开始筹建,其位置紧邻临港新城主城区和东海大桥。
选址于此发展工业,一是考虑到区位优势,距离洋山港和浦东机场都不远;二是土地成本较低,此处是上海为数不多的空地、净地,拆迁相对容易。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在这里搞什么样的工业?是否是上海传统工业的搬迁、延伸,并做大总量?
自2003年起负责产业区开发的、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家平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2006年中央下发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16个专项。我们一一对比,提出了六大产业基地。”
它们分别是,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和民用航空配套产业。上述产业所在基地,在规划上被定为“重装备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2011年签订的中航商用发动机项目,C919大飞机发动机(长江发动机CJ-1000A)将在此诞生。
以大飞机的复杂产业链为例,刘家平提出“第二代产业园区”的概念。他认为,第一代产业园区以招商引资,工业加工出口为主。第二代产业园区应为产业集群,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件的制造、研发一网打尽。所以,“产业园区的服务,应考虑企业的需求,尤其是人的需求。唯有留住人,才能实现自主创新。”
目前,已进驻重装备区的徐工集团,其研究院正在开工建造。据刘家平透露,三一重工也有类似考虑。当工业化进入快车道之后,人气渐聚,城市化就成了下一个瓶颈。这也就是“产城融合”问题的由来。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认为,从工业开发区的一片空地,发展到成熟的城市,一般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城对工业园区注入资源,导入的人口与母城有紧密的通勤关系,园区内白天有活力晚上是“鬼城”;第二阶段是母城与园区互助,园区的居住、商业等功能已经相对独立,但是大的休闲功能和医疗教育功能仍然需要主城区;第三阶段则是园区发展为独立的,有吸引力的二级城市。同时,新城和母城一起,成为多中心的城市集群。
新上海人的根?
如果不是周末,在滴水湖边散步,难以想像这里是上海——没有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没有南京路的游人如织,也没有衡山路鳞次栉比的洋房、酒吧。步行十分钟,可能不会遇见一个行人。眺望远处,如果眼力和运气足够好,也许会看到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在水面上训练。
因为远离市区,且有湖有海,滴水湖逐渐成为上海有名的休闲地。但到了晚上,车都会开走,或回市区,或进宾馆。冷清,仍是目前临港主城区最大的特点。
目前唯一有人气的,是早已入驻多年、三所大学校园附近的商业区。但服务业的档次不高。有调研结果说,大学生认为这里最缺音响效果好的卡拉OK。如遇上同学生日、聚会,只能拼“黑车”去30公里外的惠南镇。至于回上海主城区,更是麻烦,来回至少半天。
明年,连通龙阳路的地铁16号线将开通。这路地铁将进行快慢混行,最快的直达车30分钟抵达。可以想见,届时临港新城的主城区将会有更多的人烟。
谁会来呢?港城集团的总经理吴强估计,来的会是“新上海人”。第一批是现在张江工作,渐至婚龄但无力在张江买房的研发人员。根据“双特”政策,临港新城将在今年年底开始销售“双定双限”房,每平方米约为8000元——相当于张江的五分之一。地铁开通之后,从临港坐直达地铁至龙阳路,再换乘一站到张江的办公室,通勤时间可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与上海的平均上下班时间相当。只要有大规模中产阶级作为常住人口导入,中高端商业,如电影院、咖啡馆、4S店、中高档饭店自然会如影随形,再带动新的就业人口。
吴强本人在张江工作多年。据他的观察,研发型企业的年轻人,大致工作五年左右就会考虑创业——“这时候我们就要帮他们在主城区里开公司了。风投、会计、法律服务这些配套要跟上。张江有孵化器管理模式,只要你有想法,拎着包就可以来创业。”而据了解,主城区的软件园可能会以零租金,或者极其低廉的租金吸引创意型产业进入。
“老上海人的根在黄浦江,让他们来临港定居、工作,不現实。但新上海人的根,在全国。这里也是上海,他们是可以扎根下来的。”吴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产城融合,城市先行?
在临港地区建委会副主任朱嘉骏看来,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此前近十年的工业开发区建设黄金期已结束。这一轮开发区的特征,是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临港地区既然以重装备区的高端制造、极端制造为先导,此后主城区、综合区也将以创意、文化产业为重心,意味着对人才的吸引将是重中之重。
“我下一步想法是,产业要打基础,城市略略快一点,超前一点。”朱嘉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定要先让人留下来,宜居、宜业的配套先做。”
2012年,三甲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临港分院,已建成投入使用。上海最著名的重点中学——上海中学,也在滴水湖边开了东校区。此后,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双语幼儿园亦会陆续入驻。
在刘家平看来,吸引新上海人,包括海归在临港生活、创业,最大的障碍依次为房子、户口和子女的教育。“双特”文件已经确定,在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中,对工作和居住都在临港地区的,可专项加分。因上海的居住证制度与申请落户已经打通,这一规定意味着在临港生活能优先获得上海户口。种种政策设计,吸引人气的用意跃然纸上。
朱嘉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接下来将启动的项目,是以临港主城区为中心建立有轨电车网络,首先连结重装备区和主城区,“让城市本身转动起来”。
朱嘉骏的计划,是在五年时间内,先导入6万到8万人口,尤以居于“双定双限”房中的“新上海人”为主。以此为起点,撬动人气之后,再启动针对高端人群的创业、居住。
曾参与“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则认为,在可见的将来,临港也会保持一个相对“冷清”的环境:“那里是高端人才聚集,创意产业聚集,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只有相对冷清的环境,才有利于创意产业,尤其是吸引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