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施工

2012-06-12

河南建材 2012年5期
关键词:锚具护套铺设

陈 伟

河南华宸工程建设有限公司(45000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施工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细部构造、质量与检验、铺设与固定等七个方面详细说明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施工的方法。

1 细部构造

1.1 一般规定

1)无粘结预应力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考虑耐火要求,应符合表1及表2的规定。

表1 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2 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2)间距 一般为250~500mm,最大不得超过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0 m,每一方向穿过柱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不得少于2根。

3)对于抵抗收缩与温度变形的预应力筋,混凝土平均预压应力值不宜小于0.7 N/mm2。在双向板中,混凝土平均预压应力值不大于0.86 N/mm2时,一般不会因弹性缩短或混凝土徐变而产生过大的尺寸变化。

4)在等厚的双向板体系中,正弯区每一方向的非预应力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在柱边的负弯距区每一方向(距柱边1.5 h的板宽范围内)的非预应力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075%,且每一方向至少应设置4根直径不小于φ16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伸出柱边长度至少为支座每边净跨的1/6。

5)在双向板边缘和拐角处,应设置暗圈梁或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梁。暗圈梁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50mm。

1.2 锚固区构造

1)在平板中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段可设在边梁或墙体外侧,有突出式或凹入式作法。前者利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封裹,后者利用掺膨胀剂的砂浆封口。承压板的参考尺寸为80mm×80mm×12mm或90mm×90mm×12mm, 根据预应力筋规格与锚固区混凝土强度确定。螺旋筋为φ6钢筋,直径70mm,3.5圈,可直接点焊在承压钢板上。2)在梁中成束布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宜在张拉端分散为单根布置,承压钢板上预应力筋的间距为60~70mm。当一块钢板上预应力筋根数较多时,宜采用钢筋网片。网片采用Φ6-Φ8钢筋,4~6片。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端可利用墩头锚板或挤压锚具采取内埋式作法。对多根无粘结预应力筋,为避免内埋式固定端拉力集中使混凝土开裂,可采取错开位置锚固。

1.3 板上开洞

当洞口不大时,可将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在两侧绕过开洞处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距洞边不宜小于150mm,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径不小于6.5 m。洞边应配置构造钢筋。

2 质量与检验

2.1 质量要求

产品外观∶油脂饱满均匀,不漏涂;护套园整光滑,松紧恰当;油脂用量∶对Φj15.2钢绞线或7Φs5钢丝束不小于0.5 kg/10 m,对Φj12.7钢绞线不小于0.43 kg/10 m。

护套厚度∶在正常环境不小于0.8mm,在腐蚀环境不小于1.2mm。

2.2 检验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筋出厂时,每盘上都挂有标牌,并附有出厂证明书。进场时应按下述规定验收。每次同规格订货为一检验批,且每批重量不大于30 t。

外观应逐盘检查;

油脂与护套检查∶每批抽样三根。每根长1 m,称出重量后,用刀刨开塑料护套,分别用柴油清洗擦净,再分别用天平称出钢材与护套的重量,即得油脂重;再用千分卡量取塑料每段最薄和最厚处的两个厚度平均值。

3 运输与堆放

1)长途运输时,应用麻包片包装1~2层,吊点处用尼龙绳扎紧,不得使用钢丝绳或其它坚硬吊具与外包层直接接触;并应轻装轻卸,严禁摔掷或在地上拖拉。2)露天堆放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采取覆盖措施,在堆放期间严禁碰撞踩压。3)在不同规格、品种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上均应有易于区别的标记。

4 铺设与固定

1)铺设顺序∶在双向板中,需配置成两个方向的悬垂曲线.将各向无粘结筋的各点的标高标出,对各搭接点相应的两个标高分别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无粘结筋的各点标高均分别低于与其相交的筋相应点标高时,则此筋可先放置.按此规律编出全部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

无粘结筋的铺设,通常是在底部钢筋铺设后进行。水电管线宜在无粘结筋铺设后进行,且不得将无粘结筋的竖向位置抬高或压低。支座处负弯距钢筋通常是在最后铺设。

2)就位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并固定牢靠。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用支撑钢筋或马凳控制,其间距为1~2 m。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应保持顺直。

在双向板中,各无粘结预应力筋曲线高度的控制点用马凳垫好并扎牢。在支座部位,可直接绑扎在粱或墙的顶部钢筋上;在跨中部位,可直接绑扎在板的底部钢筋上。

张拉端模板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钻孔.张拉端的承压板采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点焊在钢筋钢筋上。

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当张拉端采用凹入式作法时,可采用塑料穴模或泡沫塑料,木块等形成凹口。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钢筋及端部预埋件;张拉端与固定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5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

张拉前先清理承压面板,并检查面板后的混凝土质量。如有空鼓现象,应在张拉前修补。张拉时,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粱。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一次张拉。粱中的无粘结筋宜对称张拉。

板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前卡式千斤顶单位张拉,并用单孔夹片锚具锚固。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长度超过25 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当筋长超过60 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当摩擦损失较大时,则先松动一次再张拉。

在粱板顶面或墙壁侧面的斜槽内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宜采用变角张拉装置。

6 锚固区防腐处理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必须有严格的密封防护措施,严防水汽进入,锈蚀预应力筋。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多余部分用手提砂轮锯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在锚具与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材料。为了无粘结筋端头全封闭,在锚具端头涂防腐润滑油脂后,罩上封端塑料盖帽。

对凹入式锚固区,锚具表面经上述处理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或收缩防水砂浆密封。对凸出式锚固区,采用钢筋混凝土圈粱封闭。锚固区混凝土或砂浆净保护层最小厚度∶粱为25mm,板为20mm。

7 对土建施工的要求

7.1 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支模时支撑的承载力必须经过验算。预应力框架粱的起拱值,考虑到粱张拉后产生的反拱可以抵消部分粱自重产生的挠度,因此其起拱高度较小,仅为全跨长度的0.5‰~1.0‰。

粱侧模板的安装,对高度≥1 m的粱,宜与下道工序交叉进行。粱的侧模及搂板模板,应在预应力筋张拉前全部拆除,以避免施加预应力时模板束缚混凝土自由变形,影响混凝土预压应力的建立。框架粱底模板可拆除,但应按设计要求加设支撑。

7.2 混凝土浇筑

在预应力结构中,对混凝土的要求∶高强、快硬、低收缩。其强度等级7 d强度应达到75%,为预应力张拉需要,应多留一组混凝土试块。粱端锚固区因钢筋密集,宜采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密实。

猜你喜欢

锚具护套铺设
新型碳纤维板锚具设计及试验研究
高铁箱梁预应力夹片式锚具锥角的数值分析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
填充材料对粘结型锚具锚固性能影响分析★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耐低温阻燃橡胶电缆护套材料
一种大型橡胶护套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一种PVC护套橡皮
一种耐刮擦电缆橡胶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