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河“12·7”暴雨洪水分析
2012-06-11刘玉晶
于 洋,王 妍,刘玉晶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 300170)
1 流域概况
拒马河是大清河水系的支流之一,发源于河北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在北京房山区十渡镇大沙地村入北京市,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大石窝、南尚乐乡等乡镇,在张坊镇西出山,到铁索崖分南北两支。拒马河干流长254 km,白沟村以上流域面积10 151 km2,河床平均宽度200~1 000 m。北拒马河在大石窝镇的南河村出境,流经涿州,汇入琉璃河,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南拒马河流经定兴、容城两县后,下游有中易水河汇入,至高碑店市白沟镇与兰沟、白沟河汇流后汇入大清河,全长69 km,河床平均宽度100~200 m。
拒马河流域大部分为石质山区,只有少量平原。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岩石多,土层薄,耕地少,水利骨干控制工程缺少,蓄水调节能力差,水土保持能力低。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由于山地海拔高度及坡面朝向等的影响,在某些较高地区气温、降水变化较大,垂直带明显,因此山地气候特点突出。
拒马河流域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17℃。夏季相对湿度大,雨季可达60%~80%;冬季湿度小,一般在40%以下。年平均无霜期天数185d,年均日照2 300 h,年均降雨量约585 mm,但存在地区、季节差异,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易造成洪涝。常年夏季多偏南风,冬春季多偏北风,年均风速2~3 m/s。
2 “12·7”暴雨洪水概述
受高空冷空气和西南强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7月21—22日,拒马河流域大部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位于北京房山区,流域面平均降水量为196 mm。日降雨量超过或接近400 mm的站点有:河北镇541 mm,漫水河408 mm,霞云岭398 mm。
受强降雨影响,大清河系拒马河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拒马河上游紫荆关站21日17时47分开始起涨,22时洪峰流量2 580 m3/s;中游张坊站21日19时开始起涨,22日7时洪峰流量2 570 m3/s;拒马河支流大石河漫水河站21日18时开始起涨,22时45分洪峰流量1 100 m3/s;南拒马河落宝滩站21日19时开始起涨,22日8时45分洪峰流量2 510 m3/s;北拒马河东茨村站22日8时开始起涨,23时洪峰流量404 m3/s;白沟河新盖房站23日15时35分开始起涨,24日13时30分洪峰流量217 m3/s。
3 “12·7”暴雨气象成因分析
这次降雨过程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历史罕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此次天气系统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冷暖空气的交汇点恰好处于拒马河流域,并且持续的闷热天气积蓄了充沛的水汽,加之西南的水汽又源源不断地输入,使空气湿度几乎饱和,为降雨营造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2)拒马河流域多山的特殊地形使气流抬升,更加剧了对流云团的发展。
(3)拒马河流域东部存在一个高压天气系统,阻碍了降雨系统的东移,使得强降雨持续了较长时间。
(4)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的地面热力增大,破坏城市区域空气循环的稳定,增强对流运动,促进降水云层的形成,增加了降雨量,加大了降雨强度。
4 “12·7”暴雨特性分析
4.1 降雨量大,多处站点超100年一遇,历史罕见
拒马河流域日降雨量大于250 mm(特大暴雨等级)的雨量站点共17个,日降雨量大于150 mm(大暴雨等级)的雨量站点共40个,最大为河北镇站541 mm(见表1)。其中,北京市全市面平均降雨量170 mm,城区面平均降雨量215 mm,房山区面平均降雨量301 mm,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北京房山区14个雨量站中,半数以上站点降雨超过100年一遇,其中河北镇站日降雨量达到500年一遇;河北固安县固安站最大6 h降雨量超过300年一遇,涞源县王安镇站6 h降雨量达到200年一遇。
表1 拒马河流域日降雨量统计mm
4.2 暴雨强度大
最大1 h降雨量为天开水库站234 mm(为海河流域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占该站日降雨量的70%,降雨强度达到3.9 mm/min;最大6 h降雨量为漫水河站270 mm,占该站日降雨量的76%。降雨强度超过1.0 mm/min的站有25个(见表2)。
表2 拒马河流域时段降雨量(1 h)统计mm
4.3 强降雨覆盖范围广
拒马河流域新盖房以上流域面积约10 000 km2。本次降雨超50 mm的笼罩面积9 980 km2,约占流域面积的100%;超100mm的笼罩面积8600km2,约占流域面积的86%;超250 mm的笼罩面积2 600 km2,约占流域面积的26%;超300 mm的笼罩面积1 500 km2,约占流域面积的15%(如图1所示)。
图1 海河流域“12.7”日降水量等值面
4.4 降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暴雨梯度小
从图1分析,拒马河流域雨带呈纬向分布,降雨量由暴雨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减,如河北镇站距杜家庄站约35 km,暴雨梯度为13 mm/km(最大);拒马河流域最大点雨量 (北京市河北镇站)541 mm为最小点雨量(河北省艾河站)81 mm的约7倍。
4.5 降雨持续时间短,强降雨历时长
本次降雨自7月21日15时开始至7月22日3时降雨基本结束,降雨历时仅12 h,强降雨主要集中在21日15—23时,该时段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53%,强降雨历时近8 h,为历史罕见。
5 “12·7”洪水特性分析
5.1 前期影响雨量小
由于之前降雨较少,下垫面基本处于干旱状态,土壤含水量低于15%,非常不利于产流。
5.2 汇流时间短,峰现时间早
大范围的高强度降雨,使得降雨强度远大于下垫面的下渗能力,超渗产流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汇流时间大大缩短,局部水量急速汇聚,加之拒马河流域山势陡峭,使得降雨迅速进入河道形成洪水。以紫荆关水文站为例,自降雨开始至形成洪峰仅用时14 h。
5.3 南拒马河洪水传播时间大幅增加
拒马河上游紫荆关水文站洪峰到达房山区张坊水文站河道距离约130 km,洪水传播时间仅8 h,一般大约需要10~13 h;南拒马河落宝滩至新盖房河道距离约84 km,洪水传播时间长达59 h,一般传播时间12~18 h;大清河北支张坊至东茨村河道距离约54 km,洪水传播时间为17 h,一般传播时间20~28 h;大石河漫水河至东茨村河道距离约50 km,洪水传播时间为25 h,一般传播时间16~22 h。这充分说明南拒马河河道发生了剧烈变化,阻水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严重下降,洪水传播时间大大延长。
5.4 上游洪峰大,下游洪峰小
拒马河上游紫荆关站洪峰流量2 580 m3/s,接近50年一遇;中游张坊站洪峰流量2 570 m3/s,接近10年一遇;南拒马河下游北河店站洪峰流量118 m3/s,接近2年一遇;北拒马河下游白沟河东茨村站洪峰流量404 m3/s(包括大石河的来水),超过2年一遇;白沟河新盖房站洪峰流量217 m3/s,接近5年一遇。张坊站与新盖房站洪峰流量比约为 12∶1,“63·8”洪水中张坊站与新盖房站洪峰流量比约为3∶1。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洪水下游洪峰流量远小于上游。究其原因,一是拒马河中下游河道中数不清的坑。当洪水经过时,这些坑就成为一个个微型蓄水“水库”,大大减缓了洪水流速、拦蓄了水量、降低了水位、削减了洪峰。二是中游的水文站由于测验能力、条件和人身安全等因素影响,加之部分测验设施遭到水毁,因此未能监测到最大洪峰流量。
5.5 南拒马河洪水大,北拒马河洪水小
本次洪水南拒马河落宝滩与北拒马河东茨村3d 洪量比为 5∶1,“63·8” 洪水落宝滩与东茨村 3 d洪量比为2∶5。南拒马河水量远大于北拒马河水量,主要原因是拒马河分为南北两支处,北拒马河河道中有大量石材堆放,几乎形成了1座“石坝”,导致了上游洪水无法通过北拒马河宣泄,几乎全部通过南拒马河下泄(拒马河洪峰2 570 m3/s、南拒马河洪峰 2 510 m3/s),直至洪水将“石坝”冲开,才有部分上游洪水流入北拒马河。
5.6 径流系数小,上游水量大于下游水量
拒马河流域 (新盖房以上)降雨总量约19.61亿m3,紫荆关3 d洪量约 0.74亿m3,张坊 3 d洪量约0.93亿m3,落宝滩3 d洪量约0.74亿m3,北河店3 d洪量约0.13亿m3,漫水河3 d洪量约0.43亿m3;东茨村3 d洪量约0.57亿m3,新盖房 7 d洪量约0.50亿m3。以新盖房实际径流量计算,径流系数仅为0.03,而在相似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拒马河流域的径流系数为0.1~0.3。
本次洪水张坊与新盖房3 d洪量比约为5∶2,“63·8”洪水张坊与新盖房 3 d洪量比约为 3∶4。在没有区间引水和决堤的情况下,再加之区间有100mm以上降雨,上游水量远大于下游水量,水量不能平衡。因此,这说明区间拦蓄了大量的洪水,径流系数已经不能真实反映降雨径流关系。
6 小结
“12·7”暴雨洪水是拒马河流域近50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洪水,也是海河流域1996年以来最具影响的一场暴雨洪水。本次暴雨洪水具有雨量大、雨强高、强降雨范围广、洪水汇流快、洪量上大下小、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度高、人员财产损失大等特点,对于研究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洪水预报、下垫面变化、规划建设、河道管理和防洪减灾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海河流域水情防汛调度手册[R].天津: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07.
[2]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海河流域水情简易手册[R].天津: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011
[3]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旱灾害[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1963年8月暴雨洪水分析报告[R].天津:海河水利委员会,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