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与研究生婚恋观的特点研究
2012-06-11孟雅雯
孟雅雯
(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福建 漳州 363000)
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了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解除了在校大学生的婚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一般认为,婚恋观包含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爱等相关内容的基本态度和个人价值标准。[1][2]有学者探索了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婚恋观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和态度,正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并呈现出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相融合的趋势。[3]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婚恋观正确与否涉及一个人的恋爱和婚姻以及终生幸福,同时也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婚恋观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走入了误区,表现为快餐型、功利型的婚恋观等,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本科生婚恋观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对研究生婚恋观的考察及其与本科生的差异研究却很少。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处于学业的两个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也不相同,因而在婚恋观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群体的婚恋观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本研究就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对象,考察两类群体婚恋观的特点及差异。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漳州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在三个学校中,随机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86.9%。其中本科生149人,大一43人,大二62人,大三44人;研究生155人,研一80人,研二48人,研三27人。男生128人,女生176人,平均年龄22.97岁,正在恋爱的111人,曾经恋爱过的91人,未曾恋爱过的102人。
2.研究工具
采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共7个维度,34个项目,5点计分。[4]7个维度分别为性爱抉择观,主要指如何选择性爱行为及对象;婚姻价值观,主要反映对婚姻价值的取向;婚姻忠诚观,主要表达对婚姻的忠诚水平;恋爱动机,主要体现恋爱的驱力,即为什么要恋爱;婚姻倾向,主要反映对婚姻的基本态度;婚姻自主,主要指对婚恋对象选择的自主性;婚姻角色观,主要反映对婚姻中男女角色的看法。本研究中7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在0.60~0.86之间,总问卷 a为 0.82,表明测量工具信度较高。
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对本研究中各变量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等统计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均用χ±S表示。
二、结果
1.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特点
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总体的婚恋观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看出,婚恋观各维度的平均分基本处于中等程度水平,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处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为性爱抉择维度,得分最低的为婚姻角色维度,说明被调查群体婚恋观内部的各维度是不平衡的。
表1 大学生婚恋观的总体水平
2.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对婚恋观的各维度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性爱抉择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01)。在恋爱动机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在婚姻自主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在其他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2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t检验(χ±S)
3.大学生婚恋观在恋爱状态上的差异
对大学生婚恋观在恋爱状态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性爱抉择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P<0.05);在婚姻角色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恋爱状态差异(P<0.05)。在其他维度上,均不存在恋爱状态的差异。经过多重事后比较检验发现,在性爱抉择维度上,正在恋爱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曾经恋爱过的群体(P<0.01);在婚姻角色维度上,正在恋爱的群体得分显著低于曾经恋爱过的群体(P <0.01)。
表3 大学生婚恋观的恋爱状态差异方差分析(χ±S)
4.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特点的差异
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婚恋观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性爱抉择维度上,本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得分(P<0.05)。在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得分也显著高于研究生得分(P<0.001)。在其他各维度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t检验(χ±S)
对本科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作进一步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研究发现,只有在性爱抉择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经过多重事后比较分析发现,在性爱抉择维度上,大二学生得分(M=3.93)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得分(M=3.55),P <0.05。在其他各维度上以及不同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 本科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方差分析(χ±S)
对研究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作进一步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婚恋观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表6 研究生婚恋观的年级差异方差分析(χ±S)
三、讨论
1.婚恋观的总体特点
从研究结果来看,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总的婚恋观的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处于中等程度,其中性爱抉择维度得分最高,婚姻角色维度得分最低。这表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处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他们对伴侣的选择都非常谨慎和保守,而在婚恋角色上面并不是那么保守,他们并不认为在婚姻和家庭中,男性的地位、文化、学历等方面一定要超过女性,这与苏红和任永进的研究结果一致[3]。原因可能在于:(1)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婚恋观上比较保守。但随着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发展,东西方婚恋文化互相融合,大学生对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在婚恋观上有趋于开放的态势。(2)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和结婚,他们会考虑到责任和个人幸福,因此大学生对婚恋更为谨慎,对婚恋对象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对婚姻考虑得更为全面、长久,对性伴侣的选择更为保守,对性行为更为谨慎。
2.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性别上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在性爱抉择、恋爱动机、婚姻自主这几个因子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女生对性爱对象的选择和性行为更为谨慎和保守,她们的恋爱动机更明确、理性,而在婚恋问题上自主性比较低。而男生对性爱对象的选择和性行为比较开放,对婚恋对象的选择更具有自主性,而恋爱动机却不是很明确,比较感性。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在社会角色化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思想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对男人和女人实行的是“双重标准”,社会大众在婚恋和性问题方面对男人和女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如大众对男性发生婚前性行为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而对女性则不然。(2)在性格特征上,“女性比男性显得更为胆小、怯懦、多虑,而且她们自己也承认焦虑要比男性强烈些”[5]。因此,男性在选择婚恋和性伴侣上更为感性,恋爱动机形式也很多样(如心理空虚、孤独和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等)。[6]但女性更关注在婚恋与性方面是否会受到伤害,也更关注个人婚恋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规范。
3.婚恋观在恋爱状态上的差异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恋爱状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已有研究也证实,恋爱和失恋会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现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7]。具体来看,在性爱抉择维度上,正在恋爱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曾经恋爱过的群体,这表明正在恋爱的个体性爱抉择更为传统。原因可能是正在恋爱的个体有真实的伴侣,因而表现出对“性”更负责的态度。而曾经恋爱过的个体,失败的亲密关系经历可能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性”观念看得较轻。在婚姻角色上,正在恋爱的群体得分显著低于曾经恋爱过的群体得分,这提示正在恋爱的人在婚姻中对待男女角色的看法更为开放,并不认为在婚姻中男性的角色一定要比女性高。总的来说,大学生婚恋观出现恋爱状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比较感性,情绪情感投入得比较多,而曾经恋爱过的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考虑得更为谨慎,所以在婚恋角色上也相对保守。
4.本科生和研究生婚恋观特点的差异
在性爱抉择和婚姻忠诚这两个因子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婚恋观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性爱抉择维度上,本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这表明本科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传统。在婚姻忠诚维度上,本科生得分也显著高于研究生,这意味着本科生对婚姻更为忠诚,更为重视双方的忠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思想更为成熟,对婚恋与性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在婚恋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对“性”在婚恋中的角色看得较轻。同时,本研究发现本科生对婚恋的忠诚度高于研究生,这种结果与常识不符合。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是基于本科生对婚恋的理解而编制的,而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婚恋忠诚的认识本身存在差异。具体来看,本科生在性爱抉择方面存在年级差别,大二学生性爱抉择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这提示大三学生在性爱抉择上更为开放。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二刚刚适应大学生活,在思想上还没有摆脱高中时期婚恋教育的影响,而大三学生社会阅历较多,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更为成熟,对异性和恋爱比较向往,对性行为比较宽容和开放,因此在性爱抉择方面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更为开放。研究生的婚恋观并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从现实来讲,研究生多数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父母和家庭对其婚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身也会对父母辈的婚姻进行思考,因此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婚恋观。[8]二是从发展角度看,研究生均为成年人,社会经历比较丰富,因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婚恋观已经基本形成而不易改变。●
[1] 王美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2] 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2).
[3] 苏红,任永进.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8(6).
[4] 苏红.大学生婚恋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王坚,冷淑敏,王勇.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1).
[7] 王希华,张瑞.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
[8] 李祖娴,聂衍刚,田婧妤.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