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刊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2-06-09黄治才宁习源易明
黄治才 宁习源 易明
医院内部刊物是医院做好内部宣传的重要平台,负责向全院职工传达贯彻落实院党委既定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凝聚职工人心,并把医院新开展的学术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平凡小事中所体现的医护人员的高风亮节事迹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宣传,起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作用[1]。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逐渐改变,医院的内部刊物的影响力日渐削弱,办好医院内部刊物成为医院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医院内部刊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种受众范围相对局限的刊物,医院内刊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众报刊的挑战。2005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1种。我国报业发展虽然增速放缓,但发行量和阅读量增速依然很快,大多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业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2]。大众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可读性和娱乐性较强的特点,加之又迎合了读者长期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容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二是网络媒体的冲击。网络媒体以信息传播快、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巨大而逐渐被广大青年所接纳,并逐渐获得广大读者的青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介绍:“截止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1.8%”。据团中央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青少年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获取资讯,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3]。三是经费不足的制约。部分单位的领导对内部刊物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医院对办刊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够大,客观上为打造精品内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个别医院还因经费问题停办了内部刊物。四是人员素质的欠缺。医院内刊办刊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医院内部刊物编辑人员还是兼职,办刊人员存在信心不足,能力欠缺的问题较为普遍,从而把内刊办成了“新闻流水账本”、“领导起居志”、“广告宣传纸”,缺乏趣味性、思想性和吸引力。
充分认识医院内部刊物的地位和作用
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医院内部刊物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播新闻资讯、培育精神文明、传承医院历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一是舆论引导作用。医院内刊作为面向全院广大教职工的综合性刊物,其创刊宗旨、办刊理念及撰文观点等都对员工有着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二是文化陶冶作用。医院内刊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每一期刊物中的每一篇文章所体现出的编辑、作者的文化视角和思想立意,都会对广大员工的思想和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沟通平台作用。医院内刊作为联系医院机关和基层科室的文化桥梁,是反映机关和一线科室工作动态的重要阵地,其丰富翔实的讯息为医院党委、机关和科室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和沟通的良好平台。四是历史传承作用。医院内刊不仅能够及时反映一个时期内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浩大场面,而且能将这些波澜壮阔的场景永恒地保存,以“史册”的形式详细记录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五是形象传播作用。医院内刊是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护理、后勤保障、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对打造医院品牌、塑造医院形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办好医院内部刊物的几点思考
在信息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内部刊物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一定要办成集思想性、教育性、可读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优秀刊物,才能增强吸引力,发挥其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办好医院内部刊物应该在“准”、“活”、“精”、“强”、“美”、“大”六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办刊定位要“准”。内部刊物的办刊宗旨、理念等定位要根据读者群体来确定,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由于医院内刊的读者群绝大部分为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刊物定位上要跟市场上的普通报刊、杂志区分开来,要抓住医务人员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特点,只有这样,刊物的定位才会准确无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办的《南方医院院刊》着眼医院的实际情况,在院刊编委会召开专门会议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全院广大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拓展政工平台、展示科室风采、反映医院动态、传播医疗信息”的办刊定位,受到读者的一致肯定。
二是栏目设置要“活”。医院内刊的使命就是要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特殊性,医院内刊的栏目设置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如笔者所在的单位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的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内刊就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封面人物、名医堂、观闻台、学术厅、病案室、传媒谷、和谐号、护理园、一临院、科普园、南方馨园等相对固定的栏目。但是,医院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公立医院,在不同的时期内,还会参加中央、省委和大学等上级单位组织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专项治理活动等。因此,医院内刊应当根据医院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任务,以及读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等,在保持刊物整体风格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设置栏目,以达到突出工作重点,吸引广大读者的目的。如开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喜迎建党90周年”、“三好一满意”、“我为医院献一策”等专栏,将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通过专栏的形式予以刊登。这样,既体现出医院对一个时期内大项活动的高度重视,同时又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在全院营造出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项建设的发展。
三是刊物内容要“精”。内容的好坏既是衡量医院内刊质量优劣的核心要素,也是获得广大读者喜爱和青睐的关键所在。因此,医院内刊在组稿时一定要严格把关。首先是文稿的内容要新颖,要对医院每一个时期的大事件做及时快速的报道,这样刊物的内容才能跟上医院发展的步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要精选文稿,在文章质量上把好关。内刊编辑在组稿时,要对每一期的来稿进行一次筛选,这不仅是内刊版面资源有限的缘故,更是内刊内容至上的需要所在。第三是要出精品文章。高质量的文章是衡量医院内刊质量和水平的“金标准”,也是增强刊物吸引力和可读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医院内刊编辑部在每一期的编辑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一些写作修养深厚的人士定期为刊物撰写散文、杂文、时事评论类的文章;也可以邀请医院管理人员就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表看法和评论,等等。如此,在提高刊物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刊物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四是通讯员队伍要“强”。能否办好一本内刊,通讯员队伍素质的高低与否至关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一支政治思想成熟、新闻报道敏感度高、文字功底较强的通讯员队伍,那么,办好内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即使编辑的水平再高也是徒劳。首先,要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通讯员队伍。只有队伍稳定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文稿投往院刊。可通过本人自愿、科室推荐的方式,在全院所有临床、医技、职能科室以及机关各部门中,挑选出一至两名新闻报道爱好者作为院刊通讯员组建队伍。其次,要加大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力度。南方医院每年都要定期邀请广州地区一些知名媒体人士来院,就如何撰写好新闻稿件对全院广大通讯员进行专门培训。组织通讯员集中学习讨论,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新闻报道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了稿件的质量。第三,要采取激励举措。由于医院内刊的通讯员都是由各部门、各科室的工作人员兼职,因此,要提高他们撰写文稿的积极性,必须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对于每一篇被院刊采纳的稿件,都会按照稿件的质量和字数发放50-200元不等的稿费,大部分科室还会在此基础上另行发放一定金额的补助,以提高通讯员撰稿的积极性。此外,医院还在每年年底开展年度新闻宣传工作评先评优活动,对于发稿量位居医院前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极大的提高了科室和通讯员的积极性。近年来,医院院刊的收稿量与日俱增,平均每天达到10条左右,高峰时期更是达到20条/天。
五是装帧设计要“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本装帧美观大方、清新靓丽的刊物,自然更加容易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内刊的装帧设计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文字排版要大方得体。文字的排版主要包括文字字数、字体、行距、颜色的处理,排版设计时一般是根据文稿的字数来处理文字的行距,再依据刊物的整体风格来设计字体和颜色。其次,图片处理要恰当合理。排版时要尽量遴选高清晰度的图片;图片裁剪要适度,力求大方美观;图片与图片之间要相互呼应,而且要跟文字协调搭配。第三,整体效果要清新美观。文字和图片的关系就好比人的左膀右臂,只有搭配协调才能体现出整体美。因此,内刊的装帧设计要努力做到图文并茂、精彩绝伦。此外,笔者认为,刊物的整体设计风格应当以清新淡雅为主,过于浓妆粉饰的雕琢,反而会给读者造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印象,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六是后勤保障力度要“大”。加大后勤保障力度是医院内刊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对于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影响力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大专项经费保障。南方医院在每年年初做经费预算时,都要划拨一笔专项院刊经费,而且近年来稳中有升。其次,要扩大发行范围。医院的院刊经费增加后,发行量由最初的300份提高到800份,发行范围也由医院各单位逐渐覆盖到兄弟医院、省卫生厅、卫生部相关部门,并与各大新闻媒体、友好单位进行对口交流。第三,要畅通发行渠道。每期院刊出刊后,编辑部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在院周会上呈送院领导、机关人员和各科室领导,指派专人发送至各科室医生办公室和护理站,并及时将对口交流的院刊邮寄至各单位,确保了每一期院刊及时发送到每一位读者的手中。
1 贾春颖.增进宣传意识,做好医院宣传工作[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5):13-14
2 梅宁华.对报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7,(1):6-11
3 汪鸿雁.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与共青团工作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