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研究
2012-06-08闫亚南
闫亚南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一、前言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及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产品生产上存在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成本或者机会成本衡量。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优势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相似,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也是因为相对价格的不同,只是这种相对价格不是由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不同所产生的,而是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所产生的相对价格优势。新贸易理论则是从规模经济等新的角度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这种新的贸易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贸易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分工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从而找到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试图以新的研究视角来解释新的贸易现象。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一般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认为,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在生产该产品上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许多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就是该理论里仅有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在多种要素存在的情形下,该理论在解释比较优势来源时就会产生困难。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发展了李嘉图理论。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导致两种结果:一部分研究者认为通过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而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就能够解决难题。这些研究者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上述改进基本是有效的。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并且,两个方向的发展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一,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按照规模收益递增理论,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者偶然的原因而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来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第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技术可获得性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对于前者,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但是由于随机性,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具有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产业方面的生产技术。因此,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两者开发出来的最终产品相同。这样,两个技术能力相同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对于后者,其研究结果是产生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国际贸易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然后则改变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和标准化的产品。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然而,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表明,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反而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这样,贸易理论就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于是,新的贸易现象又导致了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新贸易理论,包括其对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技术可获得性的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之间关系的讨论、不同国家之间市场需求差异的分析等,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克鲁格曼等人的规模经济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兴起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发展。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1985)。他们建立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他们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是外生给定的,而许多情况下,它是先天获得(内生)的。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一国在某些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要素禀赋差异和“外部经济”是内生比较优势的源泉(见表1)。
表1 比较优势的4种来源
克鲁格曼虽然强调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但他认为传统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过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中,生产率落后的国家同样能够保持国际贸易平衡,因为决定贸易的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在自给自足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实际上,克鲁格曼在更早时候(1980)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赫而普曼等人对R&D的分析
格鲁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1989,1990)。他们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创建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模型中,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前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
早期的动态研究(Krugman,1979;Dollar,1986 等)对贸易均衡的稳态性质作出了有意义的分析,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鲁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三)格鲁斯曼等人的人力资本配置分析
格鲁斯曼和麦吉(2000)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创建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特征。此时,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此时,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四)梅里兹等人的劳动市场波动性和弹性分析
库纳特和梅里兹(2009)从劳动市场的波动性、弹性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和部门间的比较优势。劳动市场制度的国际性差异对公司调整适应外来冲击的能力有影响。波动性在制度上与特定部门的差异相互作用(如公司内不同部门的特定抗冲击性差异),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劳动市场弹性较大的国家偏向于出口波动性大的产品。通过阐述劳动市场体制的差异如何整合的于恩布什、费舍尔和萨缪尔森(1977)的比较优势模型,表明了该模型可以扩展到多因素、多国模型。
(五)国内有关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以林毅夫为代表力挺比较优势理论,他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在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裕的国家,劳动力的价格就会很便宜,而资本的价格就会相对较昂贵,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能够对要素禀赋的变动作出及时反映,要素价格就会反映其禀赋的稀缺,企业就会调整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在技术选择时尽可能地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在传统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是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的,因此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政府为了保护此类企业,会采取各种扭曲价格的方法,或给予他们补贴,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制约了资本积累的速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与之相反,以洪银兴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比较优势陷阱”。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的视角,没有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成本是对本国产品的比较而言,并不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优势。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产业,容易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从而不能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单纯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因此他们认为,竞争优势理论应该取代比较优势理论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主导理论。
四、发展前景与展望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为企业和国家进行生产活动选择时,在要素相对密集度方面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已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然而,一个企业不可能进入这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每个行业,因此,需要在这些行业中有所取舍。综上所述,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这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完善途径。
第一,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问题。根据一些学者对于各种现象的计量分析结果,以上理论中的多数理论——包括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各种流派都获得了支持。然而,并不存在某种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或者说,要素禀赋、专业化与分工的发展、规模经济分析、劳动市场波动性和弹性分析等“新”、“旧”贸易理论解释变量对国际贸易现象都有一定解释能力。
第二,各种贸易理论间的关系。既然实证检验不能简单地排除某一种贸易理论,就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各种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最直观的想法是构造一个包含多种解释变量的一般化贸易模型,从而将各种贸易理论综合起来。然而,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的工作都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再者就是,不对各种贸易理论进行综合,而是从贸易现象着手——将贸易现象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适用不同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比如,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或者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则主要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或者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小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这两种想法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1]Ariel Burstein ,Marc J.Melitz.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irm Dynamics[EB/OL].http://www.economics.harvard.edu/faculty/melitz/papers_melitz.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6).
[4]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2002(1).
[5]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