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肛瘘切口64例疗效观察
2012-06-08宋世荣程新豹
宋世荣 程新豹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 赤壁 437300)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肛门直肠脓肿切开或破溃排脓后很容易形成肛瘘。虽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或破溃多在肛门外,脓液从外口流出,但原发感染多在肛窦,肛窦则是继发感染的地方,易反复感染,从而形成瘘道。患者局部疼痛、瘙痒,久之硬结或瘢痕形成,反复感染,导致消瘦、贫血、便秘、排便困难等全身症状。管道的感染多数为脓性感染,少数为结核性。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我科在采用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肛瘘切开术后肛瘘切口34例,大大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住院的患者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2~53岁,平均为41.3岁。本组64例患者均行肛瘘切除术。其中32例患者术后采用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32例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换药,中药坐浴方式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抗生素静滴处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换药,中药坐浴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切口清创消毒后,采用电磁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将电磁波治疗仪温度调节至40℃,于切口30cm处持续照射20~30min,随后贴附我院自制拔毒膏(主要成分:金银花、紫草、当归、川芎、赤芍、血竭、蜈蚣、轻粉、白凡士林等),并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固定。
1.3 切口护理
①及时认真地执行术后医嘱,注意用药后的反应。②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指导患者适当的活动。③术后疼痛:手术后,随着麻醉作用的消退,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使患者紧张不安。④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渗血。⑤合理调节患者饮食。
1.4 观察指标
①细菌学检查:术后第7天于切口处取样送检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细菌定量。②记录创面分泌物量:1~8层纱布-1分,9~16层纱布-2分,>16层纱布-3分。③观察切口处红肿:创缘0~2.5cm-1分,2.5~5cm-2分,>5cm-3分。④记录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1.5 疗效判断
依据细菌清除率和创面改善情况判断疗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定性资料采取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细菌学检测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在细菌学检测有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1,表2。治疗后第7天细菌学检查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d后细菌学检查结果比较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7d后细菌学检查比较表
2.2 经Wilcoxon秩和检验
①两组渗出量评分在术后第3天、第4天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第5天、第6天、第7天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实验组经治疗后渗出量明显少于对照组。②两组切缘红肿评分再术后第3天、第4天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5天后出现明显差异。
2.3 创面愈合时间
经治疗后随访7d~1个月,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情见表3。
表3 两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对比表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肛瘘,而手术治疗后切口的愈合需要一个持续的复杂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组织重塑期等。本组应用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肛瘘切口取得了良好疗效。电磁波治疗通过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通过照射增加分子的动能,产生生理热效应,从而促进切口周围组织代谢,增强切口处对分泌物及药物的吸收作用[1]。加之我院自制的拔毒膏可有效防止切口处感染的发生,减少渗出物的排除,消除红肿,缓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菌控制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金银花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大肠杆菌[2]。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无乳链球菌、福氏II型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通过使用拔毒膏可有效控制清除切口处细菌,有效防止切口感染。同时,实验组在渗出量、切口红肿、切口愈合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当归、川芎等药物可有效改善切口处血液循环,增加切口处代谢;轻粉、血竭等药物具有敛疮止血生肌的作用,通过电磁波仪器的配合可加快切口的愈合。
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肛瘘切口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支出,而且虽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比较满意。从而提高了我科患者的周转率和我院的知名度。电磁波联合拔毒膏治疗肛瘘切口适合临床工作者积极推广应用。
[1] 陈景藻.现代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8-239.
[2] 张红锋,白艳军,蓝宇淑,等.中药金银花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108-111.
[3] 赵雪梅,邓文,李莹,等.紫草不同提取物抗炎及抑菌作用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603-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