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嗽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22例观察

2012-06-06辜学敏江慧玲陈凤媚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
关键词:阿奇体征霉素

辜学敏 江慧玲 陈凤媚 王 豫

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010;2.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1400

小儿支原体肺炎(mpcoplasma pneumoniae,MPP)是由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支气管炎及非典型肺炎[1],也是学龄前儿童长期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发病率约占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30.7%[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儿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3],其感染后多出现咳嗽及肺外并发症,治疗不当容易造成反复感染,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MPP的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但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甚至造成肝损害,导致患儿耐受性及依从性差。2010年1月~2011年10月,选取我院中医儿科门诊MPP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止嗽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和单纯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入选标准:①符合吴瑞萍等[4]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均为MPP急性期(发病≤7 d)。③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抗MP-IgM)≥1∶40。排除标准:腋温≥39℃,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 10 例;年龄 3.0~6.5 岁,平均(3.95±0.61)岁;病程 6 d~3 个月;临床表现:咳嗽、发热16例,气喘7例,胸痛5例;实验室检查:应用被动凝集法测定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滴定度>1∶40(+)者 22 例。 对照组 23 例,男 12 例,女 11 例;年龄3.1~6.8 岁,平均(4.12±0.45)岁;病程 3 d~3 个月;临床表现:咳嗽、发热19例,气喘11例,胸痛6例;实验室检查:应用被动凝集法测定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滴定度>1∶40(+)者23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 10 mg/(kg·d),连用 3 d,停药 4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联合应用止嗽汤加减治疗(基础方: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风热型基础方合用桑菊饮加减,痰湿型合用二陈汤加减,痰热型合用泻白散加减,每日口服1剂,7 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1.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订。显效:临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体温正常,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辅助检查结果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改善或部分消失,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临床评分 根据发热、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的程度评分,症状、体征显著记为2分,较轻记为1分,无记为0分;最高8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1周后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

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变化,无阿奇霉素过敏的患儿。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9.09%),其中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60.87%),其中恶心呕吐6例,腹痛4例,腹泻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因其与人体内的心、肺、肝、脑、肾、皮肤黏膜等组织脏器存在相同抗原,故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相应组织可产生抗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等[6]。MPP临床表现多样,可有痰或咯痰不爽,肺部体征与X线表现常不符,部分患儿甚至有数个系统同时病变的征象[7];因此,部分学者认MPP是一种免疫性疾病[8]。现代医学治疗MPP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抗菌机制为通过和50 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及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组织和细胞内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支气管内浓度更高,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其治疗时间长,导致胃肠道反应重,甚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9-11]。

从中医角度看,MPP属中医学“喘证”、“咳嗽”范畴,初起多因风邪外感、肺气不宣,起病多见风热证,逐渐发展为痰湿咳嗽或痰热咳嗽。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的名方,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组成,“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而止嗽汤乃由止嗽散化裁而来,具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之功,对于新久咳嗽均可加减应用。药理研究表明止嗽散能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从而达到止咳、化痰的作用。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辨清寒热虚实灵活运用。因风热犯肺引起风热咳嗽,予止嗽散合桑菊饮加减;如兼痰湿咳嗽,予止嗽散和二陈汤加减;如兼痰热咳嗽,予止嗽散和泻白散加减。

本组临床观察证实:止嗽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能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具有有效、安全、经济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应性,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1]王林龙,应仲飞.肺炎支原体与而它来个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74.

[2]Tjhie JH,Dorigozetsma JW,Roosendaal R,et al.Chalamydia penumaniae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general practices in the Nethelands [J].Scand J Infect Dis,2000,32(1):13-17.

[3]高昆,李恒涛,郁爱平.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5):416.

[4]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71-117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Hayakawa M,Taguchi H,Kamiya S,et al.Animal model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using germ-free mice [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2,9(3):669-676.

[7]吴希如,秦炯.儿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416.

[8]马秋红.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71.

[9]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42-43.

[10]朱向阳,张增秀,刘发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2):1739-1740.

[11]吴伟明,陈丽佳,陈靖,等.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5):37-39.

猜你喜欢

阿奇体征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