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V感染者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

2012-06-06欧阳录明陈福春胡永轩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
关键词:载量感染者肝炎

欧阳录明 陈福春 胡永轩 罗 辉 江 超 程 庆

湘南学院基础医学部,湖南郴州 4230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临 床转归和预后,与其免疫应答状况以及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有关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1]。为了解HBV感染者免疫应答状况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意义,笔者选择 HBV 感染者分类进行了 IFN-γ、IL-2、IL-4、IL-10、IL-12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检测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来自医院肝病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将其中27例HBeAg阳性和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者,划为乙型病毒性肝炎(HB)现症患者,即A组:男 17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39.14±3.36)岁,平均病程(4.2±1.61)年。将22例HBeAg阳性和肝功能ALT持续正常者,划为无症状HBV携带者,即B组: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34.31±6.72)岁,平均病程(4.92±8.63)年。将 11 例HBeAg阴性和肝功能ALT正常以及HBV-DNA阴性者,划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即C组: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5.90±6.15)岁,平均病程(4.15±6.13)年。 设正常对照组:为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指标阴性的健康体检者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6.60±3.63)岁。 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并在3个月前未经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治疗,并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和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病毒标志物指标观察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 及抗-HBc,HBV-DNA(罗氏荧光定量法)。高病毒载量为 HBV-DNA≥1×107拷贝/mL,中载量为 1×105~6拷贝/mL,低载量为<1×105拷贝/mL。均由医院检验科检测。

1.2.2 血清生化学指标观察 包括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及球蛋白(G),统一由医院检验科检测。

1.2.3 细胞因子含量检测 受试者均于清晨无菌采血,血清分离后存放-50℃冰箱中备检。 IFN-γ、IL-2、IL-4、IL-10、IL-12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口分装,具体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仪器为DNX-9620电脑洗板机、DG30ZZA型酶标检测仪,购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比较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HBV感染者细胞因子含量检查比较

HBV感染者各组IL-2、IL-1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下降,IL-4、IL-10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FN-γ普遍降低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现症患者IL-2、IL-12的活性显著高于B组无症状HBV携带组和C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P<0.05)。见表1。

2.2 病毒载量与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

IFN-γ、IL-2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 (P<0.05),IFN-γ 下降幅度为≥107组和 105~6组>、<1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也普遍降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各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含量随病毒载量增高而增加。≥107组和105~6与<1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3 讨论

机体感染HBV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主要是免疫应答导致的肝细胞损伤,CD4+T辅助(Th)细胞在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核心的调节作用。根据CD4+Th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1和Th2等细胞亚群,Th1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Th2分泌IL-4、IL-10等细胞因子,主要促进B细胞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介导体液免疫。Th1/Th2应答的动态平衡是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的保证[4]。这两种细胞因子发挥作用时相互拮抗,使得Th1和Th2成为功能上相互抑制的适应性调节T细胞亚群[5],本研究结果显示,IFN-γ、IL-12、IL-2 较正常组血清含量均下降,而IL-4、IL-10均升高,提示HBV感染者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或紊乱。

IFN-γ由活化T细胞产生,是促进Th1分化的关键性因子,它能直接抑制Th2的分化从而使Th1的分化占优势;IL-12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它和IFN-γ可直接调节Th1的分化,还可促进NK细胞和T细胞产生IFN-γ,从而发挥对Th2的抑制和对Th1的促进作用。IFN-γ、IL-12含量较正常组降低,IFN-γ降低程度伴随病毒载量增加而降低,显示Th1细胞免疫应答在HBV感染者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L-4对启动Th2的分化起最为关键作用,IL-4含量越高,则对Th1细胞产生IFN-γ的抑制作用越强[6]。IL-10主要通过抑制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来促进Th2的分化。结果表明IL-4和IL-10含量均升高,且含量伴随病毒载量增高而增加,显示HBV致病与免疫应答中Th2介导的体液免疫活性偏高有关系。含量偏高的IL-4和IL-10抑制了Th1群细胞的功能,使Th1分泌IFN-γ和IL-2的量减少,细胞免疫效应降低,机体清除病毒能力减弱,导致病毒持续感染。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HBV致机体免疫应答低下。IL-2在HBV感染者中虽然普遍偏低,但在HB现症患者中其活性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P<0.05),提示在有病毒复制的HB现症患者中,Th1群细胞免疫应答处在相对活跃状态,与有关报道相符[7]。IL-2主要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最主要淋巴因子之一。它属于Th1群细胞因子,能增强CTL、NK、LAK等杀伤细胞的活性清除HBV。HB现症患者ALT异常,提示Th1群细胞免疫应答导致了肝细胞的损伤。

表1 各组HBV感染者细胞因子含量检查结果比较(x±s,pg/mL)

表2 病毒载量与细胞因子含量的关系(x±s,pg/mL)

综上所述,HBV感染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它与免疫应答状况以及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有关联。在HBV感染与免疫反应中,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或紊乱,直接影响了CTL、NK、LAK和B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致使病毒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慢性化。对HBV感染者进行免疫状况和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研究,对于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以及应用细胞因子干预治疗慢性肝炎患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临床转归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1]王豪.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现状与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2(3):180.

[2]史鸣树,闵建荣.乙型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9-54.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与寄生虫病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病防治分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19:56-62.

[4]梦泽,李晓军.免疫学检验的热点与难点[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1):60.

[5]陈慰峰,金伯全.医学免疫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174.

[6]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9.

[7]高月求,孙学华,章晓鹰,等.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14(1):83

猜你喜欢

载量感染者肝炎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