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趋势、区域格局与增产潜力*

2012-06-04罗其友高明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年3期
关键词:冬闲播种面积种薯

米 健,罗其友,高明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华北地区的作物主要是小麦,东北和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而西北地方则因水资源短缺大量种植马铃薯,成为我国马铃薯的传统优势产区[1-2]。近年来,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水资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下,马铃薯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水分利用率的兼用型农作物,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缓解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农业旱情越来越重要,其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1-2]。

由于南方各省冬季水稻田闲置量较多,为发展冬作马铃薯留出了相当大的空间。近年来,南方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迅速增加,主要来自于冬闲田的开发利用。该文所研究的南方冬作区范围是: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8个省份。这些省份的主要共同点在于[4-6]:(1)马铃薯播种面积较大,产量较多,属于南方马铃薯主产区;(2)以水稻为主要作物,马铃薯多在冬闲田上种植,并不影响下一季水稻生产;(3)冬作马铃薯发展迅速,且冬闲田总量较多,有较大潜力进一步发展冬作马铃薯;(4)马铃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都遇见了种薯质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我国马铃薯呈现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而产量稳步增长的趋势。而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则总体呈现播种面积稳步增长,总产量迅速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南方冬作区内部8省份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还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总体的快速发展趋势和内部的区域差异可以体现在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两方面。

1.1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与区域格局

如表1所示,2000~2006年,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从467多万hm2增长到500万hm2。2007年后由于政策调整,各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均略有下降,但全国总播种面积也一直保持在约467hm2,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2000~2006年,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快速增加,从2000年的约127万hm2增长至2006年的约173万hm2。之后随着政策调整而略有下降,但也维持在146.7万hm2上下。

表1 2000~2008年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播种面积 666.7hm2

考虑到2007年的政策调整对马铃薯的影响属于短期影响,而长期来看,在南方地区农业干旱日益频发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对马铃薯的支持力度会逐渐增大。因此,从2006年的情况来分析马铃薯发展的内在趋势更加合理,该文的后续分析主要根据2006年的数据来分析马铃薯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结合2007~2008年的数据加以简要说明。

南方冬作区8省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结合各省的播种面积和其变化趋势,可以将南方冬作区8省份分为以下3类:贵州和云南类,两省2006年播种面积均在53.3万hm2以上,2000~2006年播种面积保持增长趋势,经过2007~2008的短期调整之后,预计会恢复增长,且贵州在2010年的总播种面积很可能达到66.7万hm2,为南方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类,2006年,湖北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23.3万hm2,湖南省约为11.3万hm2,福建和广东分别为4.3万hm2和8.7万hm2。湖南、湖北两省的西部均为山区,种植制度和西南地区类似,多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两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为平原,冬闲田面积较大,近年来的马铃薯面积的稳定增长主要来自平原区的冬闲田。福建和广东主要在冬闲田生产马铃薯,发展潜力较大。江西的生产条件与福建和湖南类似,但由于马铃薯支持政策较少,一直发展较慢。广西类,2006年广西的播种面积达到12万hm2,发展速度非常快,考虑到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实际播种面积可能更大。广西的马铃薯都是在冬闲田上耕作,属于典型的南方冬作区,发展潜力较大。

进一步考察2000~2006年各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从图1可看出,2006年贵州、云南两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0%。由于马铃薯抗旱、稳产等特点十分适合西南地区种植,两省的占全国比重均有所上升,其播种面积绝对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06年,湖北、湖南、广东、福建4省份的播种面积的相对比重均变化不大;4省份所占比例都在5%以内;说明4省份马铃薯播种面积的绝对量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属于稳定增长阶段。由于传统上不属于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种植很少,广西一直缺乏马铃薯统计数据,但2006年的统计表明广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国比例达到2%,与湖南省相当,超过了广东和福建,说明其马铃薯播种面积增长速度非常快,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图1 2000年和2006年南方冬作区各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

1.2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总产量与区域格局

如表2所示,2000~2006年,全国马铃薯产量从1 300万t增长到1 500万t。2007年后由于政策调整,各省马铃薯产量均略有下降,但全国总产量也一直保持在约1 400万t,总产量基本稳定。

2000~2006年,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量快速增加,从2000年380万t增长至2006年540万t。之后随着政策调整而略有下降,但维持在约450万t。南方冬作区8省份的马铃薯产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结合各省的总产量和其变化趋势,可以将南方冬作区8省份分为以下3类:产量超过150万t,且稳定增长。贵州和云南属于这类,两省2006年产量均在150万t以上,2000~2006年产量保持增长趋势,经过2007~2008的短期调整之后,预计会恢复增长。贵州和云南的种植面积近年来还在稳定增长,但由于基数已经很大,未来增产的潜力主要来自于单产的提高,科技进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会更加重要。产量较大,且稳定增长。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属于这类,2006年,湖北省马铃薯产量67万t,湖南省约为41万t,福建和广东分别为30万t和18万t。这4个省都还有相当面积的冬闲田可以开发,马铃薯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也受到支持,因此经过2007~2008的政策调整后,未来产量增加的动力将来自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增加两方面。产量较大,且迅速增长。广西属于这类,2006年广西的产量达到52万t,发展速度非常快,由于实际播种面积可能更大,总产也可能高于这个数值。广西的马铃薯多是在冬闲田上耕作,耕地资源充足,发展潜力较大。

表2 2000~2008年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折粮后产量 万t

进一步考察2000年和2006年各省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从图2可看出,2006年贵州、云南两省马铃薯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0%。虽然贵州的播种面积更大,但云南的马铃薯单产更高,弥补了播种面积的差距,总产量超过贵州。云南马铃薯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1%。在2011年西南的严重旱情中,云南、贵州的马铃薯种植非常有利于抗旱和灾后重建。2000~2006年,湖北、湖南、广东、福建4省份的产量比重均变化不大;4省份所占比例都在5%以内;说明4省份马铃薯产量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属于稳定增长阶段。广西一直缺乏马铃薯产量统计数据,但2006年的统计表明广西的马铃薯产量比重达到3%,超过了湖南、广东和福建。虽然广西的播种面积比重仅为2%,但其单产为全国平均单产的1.5倍,因此其总产量增加速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图2 2000年和2006年南方冬作区各省马铃薯产量比重

2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的资源潜力

南方冬作区进一步发展马铃薯将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促进西南地区的水资源集约利用,加快建立节水型农业有重要意义。南方冬作区8省份继续发展马铃薯的潜力也有所不同,发展潜力的差别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未来马铃薯播种面积的增加将主要是在冬闲田上,各省份冬闲田面积不同;二是各省份在脱毒种薯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的力度不同,这些技术对产量影响很大;三是一些原有冬季作物利润率低于马铃薯,各省农民可能不同程度调整种植结构。

2.1 南方冬作区的耕地和冬闲田总量

2008年南方冬作区8省份的耕地总面积为2 066万hm2,其中冬季种植面积为1 32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4%,冬闲耕地面积为74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6%,冬闲耕地的绝对量和相对比重都较大,有利于冬作马铃薯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南方冬作区8个省份的耕地利用状况差异较大,对相关数据①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调研资料,本小节和2.2节中其他图表数据也来自于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具体情况见图3。

如图3所示,从耕地总量来看,湖北和湖南耕地较多,均超过366.7万hm2,紧随其后的是云南,约为300万hm2。江西、广东、广西和贵州4个省份的耕地总量都在200万~267万hm2之间,而福建的耕地总量较少,只有约100万hm2。结合各省冬闲田占耕地比重,可以将其大致分为3类:耕地总量较多,冬闲耕地比例也较大,进一步发展马铃薯潜力较大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云南、湖南。广东和广西两省份的冬闲耕地比例最大,分别为65%和56%,湖南和云南两省冬闲田比例均在40%~50%之间。这4个省份冬闲田的绝对量均超过133万hm2,进一步发展冬作马铃薯的耕地资源潜力很大。耕地总量较大,但是冬闲耕地比重较小,进一步发展马铃薯时必然涉及耕作结构调整,减少其他冬季作物的种植的地区,主要是湖北和贵州两省,冬闲田均不超过33.3万hm2,冬闲田比例均为10%左右。耕地总量不大,冬闲耕地比例中等,有一定潜力发展冬作马铃薯的地区,主要是福建和江西两省,耕地资源有限,大面积耕作马铃薯可能会涉及种植结构调整。福建冬闲田面积约为46.7万hm2,江西冬闲耕地约为60万hm2。

图3 2008年南方冬作区各省耕地利用概况

2.2 南方冬作区冬季种植结构

除了在冬闲耕地直接播种马铃薯之外,南方各省份也有可能出现种植结构调整,将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改为种马铃薯。目前,南方冬作区冬季作物主要为:马铃薯、油菜、小麦、玉米、青饲料、绿肥、各种蔬菜。2008年南方冬作区各种作物播种面积相对比重见图4。

如图4所示,2008年整个南方冬作区冬季种植最多的作物为油菜,种植比例为30%,其次为蔬菜,比例为21%,小麦和绿肥的比例相当,都是13%,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已经达到8%。青饲料和玉米的种植比例都非常小,已经不到5%,其他作物的种植比例约为10%。就单一作物而言,种植比重较大的作物为油菜和小麦。虽然小麦总体种植比例高于马铃薯,不同地区的种植结构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具体差异见图5。

图4 2008年南方冬作区作物种植结构

如图5所示,江西、湖北、湖南和贵州4省种植比例最多的是油菜,这和整个冬作区的情况一致,而其中湖北和贵州小麦种植较多,湖南和江西的小麦种植非常少。福建、广东和广西3个省份种植比例最大的是马铃薯,油菜次之,小麦的种植非常少,这3个省份也是冬作马铃薯发展非常迅速的地区,马铃薯已经成为冬作第一大作物。云南是唯一一个小麦种植比重最大的省份,油菜次之,马铃薯比例最小。

如果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的种植引起种植结构调整,则马铃薯的对比作物应该是油菜,油菜的播种比例在所有8个省份都是最多的,或者第二位的。而小麦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这5个省份种植比例过小,不如油菜有代表性。

图5 2008年南方冬作区主要作物播种比例

2.3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的技术潜力

在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生产中,除了耕地冬闲量影响马铃薯的发展潜力,马铃薯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能相当大程度影响马铃薯进一步提高单产或增加播种面积。通过整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产业经济研究室的相关调研资料,南方冬作区普遍面临的技术瓶颈集中在下面4个方面:缺乏抗晚疫病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的成本太高,推广困难;脱毒种薯的质量检测和认定困难,易与商品薯混淆;南方马铃薯水分含量高,相关加工储藏技术不成熟。

这些技术瓶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影响见表3。

表3 技术瓶颈对马铃薯产业的影响

如表3所示,目前南方冬作区马铃薯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最前端,即种薯的品质、成本和检测。在产业链的最后端,加工技术的缺乏也一定程度影响着产业链各环节顺利地生产和销售。

南方冬作区和北方各马铃薯主产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是导致这些技术难题的重要原因。南方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些直接导致了晚疫病比北方更加多发,雨水较多的另一个后果是马铃薯淀粉含量低,水分含量高,不耐储藏,易腐烂,这些对长途运输和销售马铃薯都是不利因素。

南方农业主产区各种作物的种植密度较大,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以及套作、间作等耕作方式较为普遍,很难找到一大片与其它作物隔离很好的耕地来专门进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育种工作,这样一来,脱毒种薯就必须北方调入,这样做的一个风险随之出现,商品薯和种薯的外形差异不大,检测起来也很困难,很多北方的商品薯被冒充种薯销售到南方,影响了南方冬作区的产量和收益。

由上述分析可知,南方冬作区的4个主要技术瓶颈都是来自有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耕作环境,短时间难以改变。但是另一方面,一旦在这些技术领域获得突破,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单产和效益都将获得较大的提高,这样一来,即使冬闲耕地面积不变,马铃薯播种面积也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技术进步也能够使得马铃薯的单产和总产进一步提高。这些暂时的不利因素,也是可以通过科研来实现的技术潜力。

2.4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发展的市场潜力

除了冬闲耕地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可以促进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量的增长外,来自市场的需求拉动也是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为了衡量南方马铃薯的市场潜力,选择南方冬作区的油菜最为对比作物。在竞争性市场中,不同商品的收益率大致相等。在南方冬作区的越冬作物中,油菜和马铃薯的生产条件是最为接近的,适宜作为同一市场的不同商品来比较。

如式 (1)所示,p1,p2分别代表马铃薯和油菜的销售价格,c1和c2分别代表马铃薯和油菜的生产成本,则在市场均衡时,生产不同作物获得相同的收益率R,否则农户就会改变生产结构,去生产收益率更高的作物。采用湖北省数据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他各省份的情况也类似。湖北省的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湖北马铃薯和油菜每667m2成本收益对比

如表4所示,2005~2007年,湖北的马铃薯的每667hm2收益的绝对量和收益率均远高于同期的油菜。马铃薯的收益率一直在28%至上,2006和2007年更是超过40%,3年平均收益为745.68元/667m2,平均收益率也高达37.3%。

油菜的收益则非常不稳定,2005年的收益率为负值,-6.72%,而2006年仅仅为3.65%,到2007年又突然增长为40.45%,这与国内油料市场受到国外进口油料冲击严重,市场波动剧烈,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有关系。3年平均值,油料的平均收益为66.40元/667m2,平均收益率为12.45%,远低于马铃薯的收益率。

在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的收益率远高于油菜和其他作物,市场力量将促使农户减少其他作物种植,增加马铃薯种植,以得到最大收益,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种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3.1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播种面积稳步增长,各省份呈现3种不同趋势

2006年,贵州和云南两省播种面积均在53.3万hm2以上,马铃薯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0%,且增长趋势稳定。贵州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4省播种面积均在3.3万hm2~26.7万hm2之间,且稳定增长。4省份播种面积占全国比例都在5%以内。2006年广西的播种面积达到12万hm2,占全国比例达到2%,增长最为迅速。

3.2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产量稳步增长,各省份呈现3种不同趋势

贵州和云南产量均超过150万t,且稳定增长。2006年贵州、云南2省马铃薯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0%。贵州的播种面积更大,但云南的马铃薯单产和总产更高。湖北、湖南、福建和广东4省产量在15万~70万t之间,且稳定增长。4省份产量占全国比例都在5%以内。2006年广西马铃薯产量达到52万t,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3%,增长速度是南方冬作区中最快的,增长潜力很大。

3.3 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等省尚有大量冬闲田,发展马铃薯潜力较大

2008年南方冬作区8省份的耕地总面积为2 066.2万hm2,其中冬闲耕地面积为743.1万hm2,有利于冬作马铃薯的进一步发展。广东、广西和云南、湖南这4个省份冬闲田的绝对量均超过133.3万hm2,进一步发展冬作马铃薯的耕地资源潜力很大。湖北和贵州两省,冬闲田均不超过33.3万hm2,福建冬闲田面积约为46.7万hm2,江西冬闲耕地约为60万hm2,也均有一定潜力发展冬作马铃薯。

3.4 脱毒种薯的选育和质量检测是各省最重要技术瓶颈

南方冬作区普遍面临的技术瓶颈集中在下面4个方面:缺乏抗晚疫病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的成本太高,推广困难;脱毒种薯的质量检测和认定困难,易与商品薯混淆;南方马铃薯水分含量高,相关加工储藏技术不成熟。其中最为重要的3个技术瓶颈都与脱毒种薯培育和检测相关,这方面的科研亟待加强。

3.5 马铃薯收益高于油菜等冬季作物,种植结构将出现优化调整

2008年整个南方冬作区冬季种植最多的作物为油菜,种植比例为30%。但马铃薯的种植收益远高于油菜,因此未来冬作马铃薯的发展将可能引起冬种油菜的减少。合理引导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将有助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1]秦尚云,安文正.马铃薯——阴山北麓丘陵区的优势作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6)

[2]何三信.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开发刍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

[3]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58~362

[4]冯祖卿.冬早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云南农业,2005,(9):27~28

[5]谭仕彦,韦文科.广西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中国马铃薯,2007,21(6):374~376

[6]袁继平,胡成来,肖军委,等.广东冬种马铃薯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广东农业科学,2009,(8):369~370

猜你喜欢

冬闲播种面积种薯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冬闲”变“冬忙”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女职工走冬闲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