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中资源禀赋优势逆转与对策*——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视角

2012-06-04李素琴李烆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年3期
关键词:核心区河南劳动力

李素琴,李烆一

(1.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开封 475004;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北京 100083)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粮食工程的实施,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08年国家确定河南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已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河南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设想,是在现有720万hm2耕地中,用500万hm2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并确保到2020年,粮食产量由目前的5 000万t提高到6 500万t。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分布在除豫西山区以外的所有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覆盖全省93个县。但是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目前在资源禀赋优势方面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土地的供给约束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河南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和国家粮食工程战略的实施。为此,该文在分析了河南粮食生产要素禀赋优势逆转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 粮食生产能力涵义及研究现状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质,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当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粮食生产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和市场的完善程度,决定于各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及相互作用。在研究粮食生产方面,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农业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动力、技术进步等。胡瑞法等 (2001年)测算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 (劳动、化肥、机械、其他)在1979~1997年的结构变化[1]。周四军 (2003年)采用上述变量运用C-D生产函数对1983~2001粮食产量做回归得出在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有效播种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而劳动力和技术对粮食产量影响不显著[2]。伍山林等 (2000)通过对全国界面数据的回归得出影响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业产业就业压力,从该结论也可以得出土地与农业劳动力对来那粮食生产有重要影响[3]。马文杰等 (2008)利用1999~2004年中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产量及其相关生产要素数据,根据Cobb-Doug-las函数构建粮食生产的PanelData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农业机械总动力、劳动力和农用化肥使用量对粮食产量具有正的效应。通过这些物质的投入的增加可以增加全国粮食产量[4]。程名望等 (2010)采用动态模型和基于1978~2008年的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减少的土地资源禀赋是促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始动力和内在的根本原因,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使得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农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该文赞同他们的观点,认为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变动受制于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以及耕地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技术进步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动力、技术进步对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应较为显著,短期看,河南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以及耕地的数量与质量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变动的两大主要投入因素。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推进正相关,劳动力和土地是两者具有的相同要素投入。一定时期内,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投入越多,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就提高得越快,就有助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为此,该文选取劳动力和耕地的现状为分析对象,解释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所面临的阻力。

2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存在的资源禀赋优势逆转表现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广阔的土地面积和适宜的自然资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总面积约16.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为792.6万hm2,居全国第三位。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西部丘陵山区,为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一位,形成了多个初具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5]。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转移造成粮食核心区劳动力缺乏

2.1.1 劳动力过度的转移,使丰裕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凸显供给短缺现象

河南省为人口大省,素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裕的禀赋特质。由于农村土地能够吸收的劳动力有限,以河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实际耕地面积计算,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这种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始动力和内在根本原因。1978年后,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约束逐步被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随着这些外在市场条件的成熟,由于人均资源禀赋稀少,而贫困且被迫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必然理性地流向相对富裕的城镇,这就出现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的现象。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信息,2008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 1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 611亿元。河南籍农民工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稳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第一产业有339万人,所占比例为17.1%,第二产业有892万人,占45.2%,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有743万人,占37.6%[6]。自2008年,农民工平均外出务工时间稳定在10个月以上,而2005年为7.5个月。2008年与2005年相比,务工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人数比例大幅度上升。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自发小规模、政府政策引导的大规模、外出务工利益的促使、驱使、诱致下的劳动力过度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对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然而“外出务工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量流失 (王良永,2006),由于走出农村的绝大多数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体魄健壮、智力较高的青年农民,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的精英劳动者 (孙自铎,2004),而留在农村的从业人员形成了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的人口结构,导致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需求匮乏,形成固守农业的劳动大军弱质化现象[6]。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特别是在那些劳务过度输出的地区,导致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弱质化、老龄化、妇女化,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表现更为严重,加之外出务工时间的拉长,出现了农用地部分被抛荒,实际利用率下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的生产。

2.1.2 留守农民的特质影响核心区建设推进

外出务工的农民自然分化了农民的群体,出现了“入城军”和“留守者”的类别。“入城军”属于村落精英和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者”为老弱妇孺病残。传统农业型村域、山区贫困型村域,村落精英和青壮年劳动力远离家乡,大量转移到省外的工业领域和城市地区,使河南省的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心村”、“老幼村”,致使目前务农人员中存在着“三多一少”的现象,即年老体弱的多,妇女、小孩多,文化水平低得多,有经营头脑的青壮年少。种粮的任务主要由老、弱、女来承担,在这种老弱妇孺病残者留守乡土田园的情况下,谈不上对粮食新品种的引进,更谈不上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尤其在粮食主产区这种状况表现得更为突出。2007年漯河市有关部门就当前务农人员文化素质情况对70户、206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劳动力136个 (男73人,女63人),种田的有62人,占劳动力数的45.6%。62人平均年龄为51.2岁,其中50岁以上的47人,占75.8%;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0人,占81%。另据对粮食主产区黄淮四市的永城、郸城、汝南、潢川等16个县抽样调查资料汇总,2007年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8.7%,高于全省平均比重2.9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1.2%,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而初中、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分别为57.0%、9.6%和2.3%,分别低于全省4.5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留守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生产,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村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内部本已十分有限的增收潜力和发展空间更是难以为继、发展与拓展,且不少地区的农民将农业生产当作副业或者兼业对土地实行粗放经营导致农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率降低,撂荒或变相撂荒现象严重,农村粗放经营模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制约了河南农业现代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延缓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后劲削弱,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粮食的生产,更是直接影响河南粮食核心区的建设。

2.1.3 农村青壮劳力外出与农田水利建设时间冲突致使农田水利建设投劳不足

农田基本设施直接影响土地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是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的必备条件。近几年不断涌起的外出务工热虽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劳动积累明显降低,加速了农业基础设施的老化;也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农业生产,尤其是像农田水利建设这样的群众性工程。因为农田基本设施维护的时段基本是在农闲,而这段时间内,农村空巢现象最为严重。如开封县近几年冬季对淤泥河、圈漳河两大水系进行清淤整治因人力不足而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这种运作方式加大了清淤与维护的成本,不少村在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挖河费用时,就面临该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而无劳动力对河渠进行清淤的无奈局面。

2.2 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造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土地资源紧缺

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两大基本要素。要保证粮食的供给充足,必须有足够的耕地保证。河南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近10%,特别是夏粮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近年,国家减免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极大地鼓舞了河南农民的种粮热情。全省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回升,农民田间管理力度加强,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显现,少数地区仍然存在以牺牲土地换发展的短期行为,滥占乱用耕地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由于土地稀缺性特质,出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的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

2.2.1 耕地征占和浪费制约粮食耕地资源的空间与数量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粮田所占的比重直接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都需要一定的土地作为发展的支撑,在土地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发展必然出现争夺土地的现象。据河南省农调队对驻马店、洛阳、长垣、尉氏、唐河、卫辉、扶沟、长葛等市、县调查,当前仍存在耕地征占和耕地资源浪费等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河南省耕地资源紧缺,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面积的扩张,近郊耕地被大量侵占。在攀比过程中,超标准住宅小区、别墅区建设,违背政策规定的娱乐休闲区建设,巧立名目的超大型城市广场建设,以及“政绩通道”、“面子工程”建设等等,都严重侵占了城镇近郊有限的、优质的耕地资源,工业用地的增加,耕地特别是粮田面积减少现象十分明显。截止2004年底,河南实有耕地面积717.7hm2,2002年的726.1万hm2减少8.5万hm2,下降1.2%。洛阳市近4年以来,耕地面积年均减少7 333hm2。截止2004年底,该市按乡村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积为0.074hm2,比2000年下降9.0%。耕地面积的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制约了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而攀比建设中也有的征地之后长期不开发,造成了土地浪费。济源市某办事处有两块合计6.7hm2耕地已被征两年多,原准备开发楼盘、酒店,但因种种原因到2011年调查时仍未开发利用,村民趁机在此简单耕作,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另有一块0.7hm2耕地,被征也已两年,现堆满建筑垃圾,等待开发。还有一些市、县,比着建新城区使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侵占。尉氏县城关镇某村6组,2000年人均还有0.06hm2耕地,因城区扩大占用耕地,2006年底人均仅剩 0.028hm2[7]。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底,当年增加1.4万hm2,减少1.46万hm2,增减相抵净减少不到0.06万hm2,连续多年实现占补平衡。但据调查,近年来被征占的耕地绝大部分是肥沃的优质耕地,而补充上来的多是荒地或需要进行多年改造后才能见效的复耕地,耕地的整体质量在下降。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未征先占、乱占滥用、耕地浪费等现象。

2.2.2 耕地资源的质量变化约束粮食生产能力

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我国的集约化农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的重要措施。据估计,1978~2006年间化肥投入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56.81%[8]。同时农业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也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耕地质量包括土壤的肥力状况、土壤的环境质量 (农药、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等的含量)以及盐碱、还原性物质等情况,耕地质量是影响粮食产出和品质的基础性因素。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使用化肥量从1980~2007年间是逐年增加的,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施肥的密集区。在中国每使用一元钱的农药,农业生产可获益8~16元。据统计资料显示,河南属于使用化肥和农药最多的6个省份之一[9]。如下表 (1)表 (2)。

表1 近年河南农业化肥使用情况 万t

表2 近年河南农业农药使用情况 万t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对所耕种土地的氮、磷、钾等有机物含量不了解,缺乏肥料技术培训,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施肥数量、时间及结构,施底肥或追肥时,盲目投资,过量使用各种化肥,这种情况导致河南省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在而减施农家肥,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多数地方土壤有机质含量已不到1%,有机质含量下降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据河南农调队对卫辉市实际调查,防治蚜虫给小麦打药时,按使用规定每15kg药水应对农药30~50ml,但农民对农药多达80ml,最多的对100ml。对播种时间要求较严,一般应在10月10~15日,而部分农民因农业技术缺乏,只趁自己的时间播种,致使遭遇2010年寒冬时,全省9023小麦品种受冻害面积较大,产量减少。不仅增加了种粮成本,还减少了种粮利润。

此外河南是个中原农业大省,水资源短缺十分突出,全省人均年径流量1995年为182m3/人,远远低于全国的2 239m3/人;而且这有效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且70%的将于集中在7~93个月份,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不利的自然环境也约束了河南粮食的生产。

3 实施对策

河南省一方面应该依据各地的地理、气候、光照、水利等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合理规划全省的农业生产布局,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推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引导各地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产,实现规模效益,更重要的是必须找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平衡点,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处理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合理有效地进行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1 正确处理务工与务农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从乡村向城镇转移,即使世界各国都曾经过必将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今后种植业劳动力减少是必然趋势,但从事农业劳动力应保持一定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但转移出去必须要同时考虑农业经济发展,劳动力的转移应以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为基础,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利益的驱动和政策应该相结合,新阶段,重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价值和信心,用政策引导和鼓励村落精英和青壮年劳动力留村创业,不仅是遏制农业衰退、村落衰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而且事关新时期的工农业关系和城乡关系[10]。河南应向沿海地区有的乡村学习,动员部分有农业技术与素质较高的务工社员返回农业第一线,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从乡镇企业回到农业,从事水产、畜牧、花卉、果品等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促进农业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同时要在现有农业专业大户中培育种粮核心农户,使之转型成具有现代农业理念的企业家型农业经营人才,确立他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农业企业家队伍。

3.2 依法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的生产

要保证粮食的供给的充足,必须有足够的耕地保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要努力做到四点。

一是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政策精神。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要按照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保护基本农田,要有详细的档案资料,明确每一基本农田的面积和基本位置,要严格控制基本农田转为非农用地,对非法占用土地者,实施法律制裁;建立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谁占用,谁补偿”、“占一补一”。二是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采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实行问责制;三是要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对耕地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违法用地。四是要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监察力度,发挥好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严惩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特别是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违规违法用地行为,要让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使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的政策落到实处。

3.3 加大惠农和支农力度扭转农民弃田不耕局面

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部分来自于国家农场,但粮食的绝对量主要由农民散户提供。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市场调控资源状况下,收益的大小决定了要素的流向以及要素流动的平衡,为此必须加大国家财力的投入,加大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使补贴达到刺激农民乐意并自愿种粮,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种粮的经济效应大于弃田不耕的效应,使农民种粮的收入大于外出务工的收入,才能扭转农民弃田不耕局面。除了继续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稻谷等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在对小麦、大豆继续给予良种补贴,对主产区稻谷也给予良种补贴外,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建设,要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份额,发挥人力资本对土地等资源禀赋的替代效应[11]。

3.4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加强以基本农田建设,重点抓好有发展潜力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兴修农业水利工程,改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大型灌区节水工程和抗旱水源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抵御排涝和抗旱能力;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稳定河南省粮食发展能力。二是要加强农业物质装备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3.5 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环保教育,并制定相关政策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来改善耕地的环境质量。同时建立提升肥料产业水平和改进施肥管理水平的价格税收政策,征收环境税抑制肥料过度使用,对无公害农产品用肥实施补贴,以减少对优质耕地资源的污染,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胡瑞法,黄季法.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中国农村观察,2001,(6):9~16

[2]周四军.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统计与决策,2003,(4):41~42

[3]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成因分析——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10):38~45

[4]马文杰.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8,(1):163

[5]丁玉国.对河南省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决策探索,2009,(14)

[6]2008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收入1611亿元。河南日报,2009-02-25

[7]河南省农调队.当前河南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中国三农信息网,2005-05-30

[8]王祖力,肖海峰.化肥使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8),65~68

[9]蔡荣.农业化学药品投入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20):107~108

[10]王景新.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不宜过度转移.中国改革报,2008-11-05

[11]李素琴.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研究报告,2010,5(28)

猜你喜欢

核心区河南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