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教育效果的探讨

2012-06-03张娃莲周卫娟郑姗姗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同伴依从性社区

张娃莲 周卫娟 郑姗姗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并成为多发病,常见病[1]。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决定了其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导致了糖尿病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存在一些焦虑情绪。而健康教育是公认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2]。同伴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3]。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我们在原有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我们抽取常住我县中山路社区、浦西社区、浦南社区(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20例,确诊糖尿病诊断均在半年以上;无认知、精神障碍,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无心、肾、脑等严重并发症;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35~75岁,病程0.5~15年。

1.2 方法

1.2.1 分组 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原则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年龄、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教育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成6个小组,每组8~12个人,采取自荐和推荐方式评选出6名组长,入选条件:(1)为人热情,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2)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病程在5年以上;(3)目前血糖控制良好;(4)尊重科学,热心传播健康知识,并且愿意承担同伴教育者的工作。具体措施:(1)培训组长:由内分泌科医生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对6名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共4次,每次50min。培训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的原则和方法;各种并发症的危害性及防治;心理干预和生活指导等);同伴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自我健康管理的意义,带动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方法等。培训方式主要采取集体培训和单独辅导,采用幻灯、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等形式;(2)实验组患者:参与对照组相同的健康教育以外,将团队全体人员的联系电话提供给同伴小组长,以便随时提供咨询。在社区老年活动室设立活动基地,定时有医务人员在场组织。每次进餐时,由组长负责督促小组成员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由组长带领,统一运动。每周在社区老年活动室举办1次分享活动。活动由医护人员主持,要求所有的组员尽可能参加,活动内容主要为上述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具体每次活动内容由同伴小组长从中选择1~2个内容进行。其次,交流患者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体会,鼓励表扬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推广对治疗有益的经验,纠正不恰当的方法和观念。活动现场有1~2名医护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和提供咨询。同时要求同伴组长不定期、不定形式(电话、短信、会面等)与小组成员联系,交流饮食、运动锻炼等自我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由内分泌科医生和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每周邀请患者观看糖尿病知识的电视讲座,赠送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手册,并邀请患者按时参加内分泌科健康教育讲座。

1.2.3 评价指标 (1)焦虑指标:采用SAS自评量表[4]对患者接受教育后6个月进行评定;(2)依从性:采用经临床专家审核认可的依从性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付费方式及用药、饮食、运动、自我监测5个维度。问卷包括20个条目,分别从5个维度进行评估;(3)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低血糖的危害、临床症状、处理措施知识20分,糖尿病饮食热量计算方法15分,药物知识15分,血糖监测知识15分,运动疗法15分,胰岛素注射方法20分,共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教育6个月后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教育6个月后比较(分,±s)

组别 糖尿病知识掌握 焦虑情绪 治疗依从性实验组80.23±3.53 33.43±7.40 82.68±5.06对照组 75.92±7.12 38.05±4.32 78.98±5.85 t 4.15 3.73 3.43 P <0.05 <0.05 <0.05

3 讨论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形象仅仅定格在权威性上,而在同伴教育法中,施教者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同伴教育法中施教员与病人一起讨论问题,参加游戏并引导进行总结。所有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施教员是患者的同伴,更有利于沟通。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同伴教育活动中,医护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主持人的身份,这有助于参与成员(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对医务人员的认同,有助于同伴教育的有效实现。在同伴教育活动中,施教员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体现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其他患者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促进自身的发展。同伴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干预的策略和教育形式,包含特色的交流渠道、沟通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患者学习知识的热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主动实施健康行为,改善血糖控制状况,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

[1]王作振,闫宝华,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4,(5):429.

[2]Laskin DM.Following the doctor’s orders[J].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4,52(5):437.

[3]Wolf RC,Bond KC.Exploring similarity between peer edu-cators and their contacts and AIDS-protective behaviours inreproductive health programme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adults in Ghana[J].AIDS-Care,2002,14(3):361-7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猜你喜欢

同伴依从性社区
社区大作战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寻找失散的同伴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