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品种“两广二号”在重庆夏秋季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2012-06-02袁良军樊民军王万华张开建杜英武肖志洪
袁良军 樊民军 王万华 张开建 杜英武 肖志洪
(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 400020)
重庆地形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为18℃,长江河谷地带7-8月份气温较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全国属高湿区。现有区(县)40个,其中养蚕区(县)26个,年发蚕种50多万张,是我国蚕业的十大主产区之一。
蚕种是蚕业的基础,蚕种在使用区域的适应性不仅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和稳定蚕桑生产的重要前提。在重庆的夏、秋季,由于高温、多湿的影响,所使用的蚕品种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同时还需兼顾在蚕种生产、农村大面积饲养、茧丝绸行业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自重庆直辖以来,夏、秋蚕品种的筛选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先后使用了“苏字号”、7532×朝82、黄鹤×朝霞、夏芳×秋白、洞庭×碧波、两广二号等品种,至2008年以后,夏、秋季节全市农村大面积饲养的蚕品种为洞庭×碧波和两广二号,其它夏秋用蚕品种已不再使用。
1 “两广二号”品种特性和饲养要点
“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正反交),该品种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育成,199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于多个地区夏秋季节推广的一对中丝量四元杂交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
1.1 主要特性
该品种正交种越年卵呈褐绿色、卵壳白色,反交种卵呈紫褐色、卵壳黄白色。蚁蚕黑褐色,孵化齐一,行动活泼,逸散性强,蚕体强健,对叶质有较好的适应性;各龄眠起齐一,食桑快,发育齐,大蚕体色青白,素蚕;老熟齐一,营茧速度快,茧色白,茧长椭圆形微束腰。茧层结实,缩皱中等。
1.2 饲养技术要点
收蚁当日早晨蚕种感光不宜过早,收蚁时间宜适当提前;要超前做好匀座、扩座工作,蚕座密度要适当;小蚕用叶适熟,由于大蚕食桑旺盛,要注意桑叶新鲜和充分饱食;5龄期和蔟中要加强通风排湿工作;及时做好上蔟准备。捉熟蚕宜适熟偏生,上蔟密度宜稀,以减少双宫茧的发生。
2 “两广二号”在重庆大面积的饲养情况
2004年夏、秋季,我市的武隆、梁平率先在本区域试养“两广二号”获得成功,随后逐步推广到多个区(县),至2008年以后,夏、秋季节“两广二号”在全市的饲养量逐渐增多,而洞庭×碧波的使用量则相对减少(表1、2)。
表1 重庆市2009-2011年夏秋季发种统计
表2 重庆市2009-2011年夏秋季产茧情况
分析“两广二号”在重庆地区得到快速推广的原因,主要在于品种适应性优势。产量性状常会随着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但是蚕的强健性状如抗高温、多湿能力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弱,相对稳定。如果蚕的体质强健,发病的概率就小,蚕茧的死笼率就低,即内染率低,就减少了夹花丝的产生,确保了生丝的质量。重庆的夏蚕饲养一般在6-7月间进行,秋蚕在7-8月间进行,夏蚕期间,气温还未达到最高,对于抗逆性的要求相对于秋季弱些,在实际养蚕中,洞庭×碧波蚕茧单产高于“两广二号”;而在秋蚕期间,气温升高,“两广二号”的抗高温能力、抗病能力优于洞庭×碧波得到体现,并且其死笼率低,黄斑茧和双宫茧少,单产也与洞庭×碧波相当(见表2)。从蚕的龄期经过来看,不论是夏蚕还是秋蚕,“两广二号”都要比洞庭×碧波短1~2d,其人工、桑叶都要节省一些,其饲养成本要略低一些。因此,在不同的区域(山区或长江河谷地带),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宜的蚕品种饲养,对于蚕农的收效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众多的夏秋蚕品种中,综合指数较高者,从当前看是“两广二号”。
3 “两广二号”在重庆的蚕种生产情况
2001年,原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引进“两广二号”原种进行普种生产,在销售上取得了较好效果。至2006年以后,生产“两广二号”的蚕种单位逐步增多。到2009年,全市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夏秋季品种只有“两广二号”和洞庭×碧波这2对品种(表3)。
表3 重庆市蚕科院2009-2011年春季生产夏秋用蚕种统计
春季蚕种生产是我市蚕种生产的主季,占全年制种量的70%以上。重庆市蚕科院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较完善,其蚕种生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基本上代表了重庆蚕种生产的能力。
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是生产者考虑的首要目标。重庆农村大面积养蚕所需的蚕种,大多数由本地生产。由于重庆夏、秋季气候炎热,特别是长江河谷地带的养蚕区(县),对抗逆性强的品种选择愿望越来越高,“两广二号”在大面积的使用逐年上升,这也使蚕种生产单位也要逐年提高“两广二号”的生产量。
但从表3可看出,“两广二号”在单张原种收蚁、克蚁制种、公斤茧制种、单张原种量等指标上都比洞庭×碧波偏低,这表明生产制造“两广二号”的成本将比洞庭×碧波高,并且洞庭×碧波是双限性品种,在大蚕期即可鉴别雌雄,而“两广二号”须在蛹期鉴别雌雄,对劳动力的成本要求相对要高些。通过对全市蚕种生产单位的调查,每生产1张“两广二号”比生产1张洞庭×碧波总成本上要高出1~1.5元左右。我市的蚕种生产单位大多是民营企业,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实体单位。由于蚕种的销售价格是一样的,而付出的成本却不尽相同,因而蚕种生产单位都愿意生产洞庭×碧波而不愿生产“两广二号”。
4 “两广二号”在夏秋季饲养的蚕茧质量情况
蚕茧的质量是影响茧丝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夏、秋季节饲育不同的蚕品种,其蚕茧质量也是不相同的。从2008年以来,合川、江津、涪陵、万州等地的蚕业主管部门相继反映,在夏季,饲育“两广二号”品种的蚕茧,与洞庭×碧波的蚕茧相比,其上车率约高10%,茧丝长高出约50m,解舒率约高11%,毛折约低20kg;而在秋季饲育“两广二号”与饲育洞庭×碧波相比,其上车率约高5%~8%,茧丝长、茧丝纤度相差无几,但解舒率约高10%,毛折约低25~30kg。
2010年秋季,由原重庆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组织,在江津荞杨蚕业公司、万州甘宁蚕种场、黔江中塘乡开展了“重庆市现行蚕品种区域适应性比较试验”,依据此试验数据,也印证了“两广二号”和洞庭×碧波的茧丝质量差异(表4)。
表4 2010年洞庭×碧波与两广二号对比试验的茧丝质量
5 “两广二号”蚕品种在重庆的使用趋势分析
一个蚕品种的推广,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重庆夏秋季节的炎热气候,抗逆性强的“两广二号”适应此种气候环境,其生产经济性能高于洞庭×碧波,无论蚕农、缫丝企业都接受,所以从长远看,在农村大面积的使用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需求引领生产,生产也影响着需求。“两广二号”适宜于重庆蚕区的夏、秋季使用,但“两广二号”的生产成本却高于洞庭×碧波,在相同的销售价格条件下,将有损于蚕种生产单位的切身利益,因而有必要调整其销售价格或给予一定的补贴,使蚕种生产能充分满足大面积的需求。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养蚕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顾家栋,姚福光,蒙霞君.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原种、杂交原种及四元杂交种的性状[J].广西蚕业,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