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在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2-06-02张超
张超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术式[1]。多用于胃溃疡的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在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可采用不同手术切口进行。本文观察小手术切口在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120例,上述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平均为(41.3±5.1)岁;手术原因:胃溃疡出血患者31例,幽门梗阻患者15例,胃穿孔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平均为(42.7±4.9)岁;手术原因:胃溃疡出血患者32例,幽门梗阻患者16例,胃穿孔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两组切口术式术前准备相同。均为上腹正中手术切口,次部位无腹直肌、腹壁较薄、容易牵拉使视野暴露。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口下的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切口长度约为6~8 cm,较传统手术切口短约1/3~1/2。在手术过程中,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分离切断,切断十二指肠综合残端,对胃网膜急性结扎,切除为大部分,切口外实施结肠前胃肠吻合。做好术后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才有卡方检验,均数比较才有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前者显著少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小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等优点,在普外手术中开始普遍应用,但在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较少。本文观察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在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小切口时,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了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再者小切口具有美容效果,因为瘢痕小。研究认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单纯性胃溃疡而没有其他并发症症患者、胃溃疡出血患者、幽门梗阻患者、胃穿孔患者。
小切口在为大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优点较多,但要注意以下情况,首先是要注意术前检查仔细,对手术过程涉及到的解剖结构要熟悉。由于胃是消化道中最为膨大的解剖结构部分,胃的伸缩性较强,在小切口手术时,要把胃体提拉到切口外,有利于手术。由于胃体积较切口大,胃被牵出切口外前,把对胃内气体和液体抽出,有利于通过切口拉到切口外。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时,胃肠吻合在切口外实施,手术过程要精准避免重复操作,避免过度牵拉,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2,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小切口为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较传统切口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1]黄江龙,卫洪波,魏波,等.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26例临床分析.新医学,2007,38(9):582.
[2]郭建国.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9.
[3]黄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与预防.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