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2-06-01闫肃
闫 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北京 100142)
一、引 言
居民部门收入占GDP的份额是当前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焦点。纵观我国近年来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相关研究,虽普遍认可居民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但解释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劳动者在生产要素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利润侵蚀了工资。如赵俊康 (2006)利用克拉克的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分析后认为,技术进步、资本对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由此给出了使用节约资本的技术、改善市场环境、调整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等政策建议[1]。罗长远 (2008)梳理了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总结了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包括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全球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非正规部门规模和对劳动力的保护程度等[2]。白重恩、钱震杰和武康平 (2008)采用标准的新古典要素分配模型,根据我国工业年报数据库进行的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垄断市场增加和国有企业改制引起的劳动力环境的改变[3]。安体富、蒋震 (2009)认为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侵蚀了居民劳动报酬[4]。
从上述学者研究的理论出发点来看,均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进行的研究与分析,其思想根源于李嘉图,关注国民收入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旨在说明要素价格的形成。该理论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假设,即 “劳动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我国经济呈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向城市和现代产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这在客观上是不符合这一假定的,因此我们认为应用放松劳动力供给假定的二元经济理论 (A.W.Lewis,1954)来研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问题[5],这可能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二、对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份额的测算与分析
从前期我国学术界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数据来源上看,大部分学者是通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 (实物交易)或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来计算分析的。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居民收入的统计上均无法精确区分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具体份额与变化方式,因而也无法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来研究居民的收入份额问题。因此,本文拟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人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来测算我国居民部门收入占GDP的比重。此方法的数据来源直接,不需要进一步的估算与调整,能进行长时期的趋势比较,因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部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均按年度发布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 “城镇居民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 “农村居民数”等四项原始数据,计算出城乡居民收入占当年GDP的百分比 (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份额占GDP的份额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占GDP份额不断下降,尤其是1990年以来呈加速下降趋势,基本上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20年累计下降了约20个百分店,而同期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上仅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并且自2002年以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也呈缓慢下降走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我国居民收入的总体份额。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呈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研究我国居民收入份额问题需应用二元经济结构原理,从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旨在尝试建立产业结构、劳动力与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等三因素的VAR模型,为从产业结构变迁、劳动转移角度研究我国居民收入份额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论参照系和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收入份额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1 1978-2009年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比重的趋势
三、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1.产业结构变迁 (CYJG)。本文选取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作为衡量我国1978-2009年的产业结构变迁状况的指标。
2.劳动转移 (LDL)。本文选取第一产业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我国1978-2009年的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指标。
3.收入分配 (SRFP)。本文选取文中第二部分计算的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
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数据区间为1978-2009年,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虚假回归问题,所以在进行动态回归模型拟合前必须先检验各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从表1的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CYJG、LDL、SRFP的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5%水平下的ADF检验临界值的绝对值,说明这三个序列在95%的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稳的。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的构建
基于变量CYJG、LDL、SRFP,我们构建三维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模型滞后结构确定准则,确定2期为模型的最优滞后期。因此,我们建立滞后2期的VAR模型。通过对VAR(2)模型差分方程特征根的检验,发现模型是稳定的,在随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检验中,都将基于此VAR(2)模型进行。
(四)Granger因果检验
为确定变量间的统计关系,我们对VAR(2)模型中的3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Grange因果检验结果
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2期、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
第一,劳动力转移 (LDL)与产业结构变迁 (CYJG)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第二,收入分配 (SRFP)与产业结构变迁 (CYJG)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非常强。相比较而言,收入分配又是引起产业结构变迁更强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种过大的差距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第三,劳动力转移 (LDL)是收入分配 (SRFP)的强格兰杰原因,而收入分配却不是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是引起收入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脉冲响应分析
收入分配 (SRFP)分别受到劳动力转移 (LDL)与产业结构变迁 (CYJG)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函数见图2。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 (单位为年),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图2 脉冲响应函数图
从图2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两个脉冲响应函数都存在明显的收敛状态,表明其是有效的。第二,当在本期给劳动力转移一个正向冲击后,在短期 (2-3年)内收入分配会有较为显著的增长,但随后就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我国现实的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后,受益于产业劳动效率的差异,短期内能够显著提高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总收入的比重,但随后这种影响就持续下降,并逐步形成负效应,这表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较弱,在大量新增农村劳动力持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劳动报酬不能得到有效增长,反而拉低了全部劳动力的总体收入份额。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居民的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但随后持续下降的状况,也能解释近年来为何我国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却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第三,当在本期给产业结构变迁一个正向冲击后,在短期 (2-3年)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小,随后这种影响逐步显现,导致收入分配指标持续下降。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变迁的冲击是导致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
(六)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因素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变化 (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因素冲击的重要性。通过已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2),对收入分配指标进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表3 收入分配方差分解表
从表3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初期对收入分配指标变化贡献率最大的是其自身的变化,但它的贡献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在第1年贡献率为50.9%,第10年时下降到36.91%。产业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大,但相对平稳,未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趋势。劳动力转移在初期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并在第5年达到峰值17.05%,随后这一贡献率保持稳定并缓慢下降。从对收入分配因素的方差分析看,短期内,劳动力转移的效应较显著;从长期看,各项因素对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效应呈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这说明经济系统对收入分配有一个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分配机制。
四、结 语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原因的研究,认为建立在劳动力稀缺假设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居民部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问题,进而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可能给出更科学解释的理论假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本文测算了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发现农村居民收入份额大幅下降是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初步验证了二元经济结构能够解释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的理论假设。
结合1978-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产业分布等数据,本文选取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三项指标构建了三维VAR模型,并依次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变迁都是收入分配的强格兰杰原因,并且产业结构变迁与收入分配间还有很强的互动性;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分配的短期正效应非常显著,但这种短期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下降并逐步转为负效应;从中长期来看,经济系统本身对收入分配有一个均衡的分配机制,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变迁因素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在中长期内会逐步趋于均衡和稳定。
综上所述,针对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问题,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短期内,可以从劳动力转移因素着手,通过加强对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专业技术的培训,合理引导劳动力向高端产业转移,以提高居民部门的收入份额;从中长期来看,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影响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最重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逐步达到顶峰,大量新增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状况将不可持续,劳动力在第二、三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转移将成为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经济学理论界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赵俊康.我国劳资分配比例 [J].统计研究,2006,(12):7-12.
[2]罗长远.卡尔多 “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11):86-96.
[3]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 [J].经济研究,2008,(8):16-28.
[4]安体富,蒋震.对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份额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25):1-20.
[5]A.W.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ume 22,issue2,1954,pp.139-191,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