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跃而起的青春

2012-05-30胡建君

新民周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里希特媚俗油画

胡建君

青春,是五月的阳光,是“同学少年都不贱”的回忆,承载着生命与希望,寄托着梦想与荣光。曹炜的创作题材正是以青春作为线索,通常用一系列写实的、跳跃的都市青年来反映一种积极乐观的蓬勃精神。画面中的形象都是青春的象征,更是时代的缩影,有一种看得见的气质和风格在里面。这几天,曹炜的个展《青年造像》正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楼展厅展出,是他,也是他的同龄朋友们对闪亮或有点迷茫的青春年华的一个小结或留念。

曹炜为人低调,却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善感的心,他热爱生活,喜欢画他身边的学生和朋友。但总是又能从画面中看出别样的味道来,貌似就在身边,但忽而别有天地非人间,那些掺杂着画家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还有对画面的个性把握。

他的作品,乍看非常具象写实,甚至有种图像感,但和纯粹利用、照抄视觉图像又不同,和单纯的影像绘画也不同,曹炜是以学院主义的绘画方法来表现对象的,其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怀疑过,既然照相机可以将眼之所见记录下来,那么写实的绘画是否还有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曹炜也正是用自己的创作推翻了这种肤浅的认识。由于他基本功非常扎实,其画面似乎有种真实还原的照片感,但细审之下,那些个性的生动的笔触,看似漫不经心却有心选择的背景,画中抒情而略带梦幻甚至荒诞的意味,都是照相机所无法捕捉的。他正是通过生动鲜明、写意轻松的笔触和学院派的色彩来保留纯粹的绘画性,追求“心中的真实”,让人物富有个性、精神与生命内涵。

人物表现其实是具象绘画中难度最大的。从造型上来看,人的肌肉每一块形状都不同,在运动中,形状还会发生屈伸变化,从而影响边缘线的起伏变化。若想把人物画好,需要扎实的长期训练,需要深刻理解人体构成,记忆肌肉、骨骼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需要准确把握皮肤的色彩变化,所以对画家的形体和色彩的掌握能力都提出了要求。曹炜经过美术学院规范系统的绘画训练,尤其长期浸淫于欧洲古典写实油画和当代各种具象画派,又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消化,他重视技法、构图和造型,把握准确的空间透视关系,理解物体的质量与重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他才能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的个性化领悟与生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另外,和德国画家里希特一样,曹炜对不经意的瞬间快照,比对所谓的艺术照更感兴趣。曹煒的画面便如同随意按下的快门,那青春少年跳跃蹦起的瞬间,显示出不矫饰的自然状态和张扬的蓬勃气质,充分表现一种天真的本性和画家内心的敏感。从各种青春梦幻的画面中,还可以隐约地感受到画家依赖于瞬间的直觉,又相当克制和理性,表现出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持一定距离。

曹炜是个敏感而多思的画家,利用办展和考察的机会,游历了世界各大美术馆。在世界各国转了一大圈之后,他反而更执著于自己先前的创作,更投入地把自己的领域经营得更精更完善。当然对比西方,也不是没有与之画风相近的画家。里希特的前期作品,与曹炜达成了一种审美与心性的碰撞。里希特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有着重要意义,他的作品既不属于保守的前现代和现代主义风格,同时也和中国当代这种媚俗的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是曹炜所一直坚持的——具象油画不能走到太拘囿太狭隘的地步,更不能媚俗,不能商业化。

曹炜的青春造像系列已经画了十年,他身上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精神,不骄不躁,踏实而精进,这在当代写实油画的语境中是难能可贵的。

猜你喜欢

里希特媚俗油画
一张油画
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地拒绝逐利媚俗
抑或媚俗
油画《塬下》
油画
逃离荒诞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岁月长又长》(油画)
荒废之美
德国当代艺术家里希特艺术思想的形成及其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