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时代:敢爱就来

2012-05-30阙政

新民周刊 2012年5期

阙政

全球化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web2.0进一步把地球村推向了微宇宙——微信、微博、微电影,我们足不出户,左右逢源,我们宅居可观天,闭门也见闹市汹涌。

继微信、微博流行一时后,2010年12月27日,吴彦祖带着他的《一触即发》,飞跃都市,几经辗转,终于将高科技产物安然送到目的地。这当代007一般炫酷的情节,其本意是为某品牌的豪车造势,却在不经意间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成就了“微电影”时代的正式降临。而如今,微电影已分明形成了燎原之火,熊熊不息。

一直在流行,从未被命名

其实早在之前很多年,“微电影”已经以各种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2005年4月,中国最早的视频分享平台土豆网正式上线,当时打出的口号就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并专设“播客”一栏,大举激励草根族自拍视频上传。这些视频中不乏情节、故事、情绪、幽默感,如同当年见证电影诞生的“水浇园丁”一般,初现了“微电影”的雏形。

除了网民自发拍摄短片,广告商们也不甘落后。情知观众早已不买账“秀发飘飘,肌肤滑腻”式纯展示老套路的宣传片,纷纷走上了情节化的道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某口香糖品牌携手彭于晏桂纶镁,忽而西部范儿忽而台南本土感地拍摄系列爱情短剧。虽然和自身产品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直把广告片拍出了十足胶片的味道。与此相应,众多商家开始费心设计自己的“品牌故事”,国际影星外加精良特效,“微电影”之感更是呼之欲出。

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

普罗草根也好,富商巨贾也罢,都将目光集中在此。吴彦祖《一触即发》之后,各大帮派借此“正名”东风,益发乘势而上,“微电影”正是“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

商业方面,保时捷投资的《私信门》名噪一时,用大品牌搭载网络热点新闻的模式成为商业微电影的典型教材。专业导演方面,彭浩翔2010年的短篇影集《四夜奇谭》大获成功,拥有高达2.1亿次的点击率,最近即将上画的《春娇与志明》虽是长篇,他却在制作宣传片上动足了脑筋,寰亚传媒集团泽诚娱乐正在边拍边放10集同名微电影,彭浩翔还在微博发帖征集各地方言版电影宣传短片,陆续推出,用颇为创意的手法,给传统电影与“微电影”来了一次悄然联袂。再说到民间,网民自创短片《十一度青春之老男孩》,诞生两年间,仅在某一视频平台,就获得了超过4000次的点击率。

无论商家还是个人,专业抑或业余,自2010年“微电影”诞生以来,多方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如今,百度搜索“微电影”,结果已经是天文数字;土豆网仅原创“微电影”就达1000多部。电影,这曾经是超级大公司每年制作几部的殿堂级艺术,眼下几乎以每天4部的速度在产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均已出现专事制作“微电影”的影视公司或是传媒工作室,而他们的主营业务,则是为广大企业制作不同于以往的宣传片。“微电影”一方面是私人化的互动娱乐行为,另一方面却可能是企业形象市场推广的上佳途径。

一个人你就可以战斗

视线再回到“微电影”运用最为广泛的个人行为,你会发现,“微电影”的红,红得天经地义。

每个影迷想必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坐在漆黑一片的电影院里,正片告终,灯光渐渐亮起,眼前的银幕上一行行滚动着制作团队的名字,那些你熟知或未知的姓名缓缓流过,你仰着头,看着这些生命中只能在某些场合惊鸿一瞥的人,心中升腾起对于电影这项繁复制作的一丝敬畏。

而眼下,“微电影”却彻底圆了每一个影迷的导演梦。只要你愿意,大可以包办从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灯光、美工、音效、剪辑……等等所有的一切。并且,这一切的花费,都并不惊人。“微时、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微电影”的这三“微”特性让它显得十分亲民。一部“微电影”,长则40分钟,短则30秒,目前在民间,以300秒最为常见。它对一个创作者所有的要求,不过是,“敢爱就来”。

不仅如此,“微电影”还一手包办了令大多数专业导演都最为头疼的问题:“电影发行”。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的网民数量已达4.04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就有2.4亿之巨。任凭哪一个最厉害的发行商,都不敢说自己的潜在观众能有2.4亿,但“微电影”天生就敢。在网速许可的条件下,创作者只需经过数十分钟甚至数分钟的等待,就能将自己的作品呈现于众。即使没有任何传统媒体的宣传,也能口口相传,不胫而走。一部自创“微电影”,但凡略有可看性,点击率都不会低于万次,佼佼者甚至达到数千万次,设若换算成票房,几可与中国史上最卖座电影相抗衡。在全国主要的院线几乎被国外大片与国内少数几个导演全年霸占、每年近4/5的电影无法在院线上映的当下,这样的潜在受众,无论对哪一个创作者而言,都是巨大的吸引力。而视频网站的自查式审核,无疑要比广电总局的剪刀手更留情面。

同时,在受众方面,“微电影”显然也符合了当代的审美。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看电影需要心情”。文艺片固然需要某日的宁静淡泊与之相衬,即使是看纪录片,也不能没有一时的求知之心相伴左右。但“微电影”完全不需要心情,它甚至是“反心情”的——我们往往在地铁穿梭往来的上下班时间,看到路人忙里偷闲地掏出手机,用一部“微电影”消磨一段百无聊赖的旅程。或是在下午茶歇的十分钟空隙里,见缝插针地来一段电影小品。

据悉,中国电影目前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仅0.14次,平均下来,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这样的数字对传统电影人而言是一个打击,对“微电影”人而言却是机会来了。进电影院的人不多,看电影的人却不见少,“微电影”免费、快速、移动、休闲的特征,令它在创作者和接受者两个终端,都所向披靡。

一把火能烧多久?

“微电影”火了,但它能火多久?会一直火下去,还是如烟花散尽?这是“微电影”人和观望者内心都在敲响的小鼓。

我们这个时代,不是苦于信息缺乏,而是恼于信息泛滥。媒体传播能力发达,我们的接收能力却很有限。设若“微電影”作品泛滥,如何披沙沥金,从良莠不齐的收成中筛选各人所需?还是陆续由专业导演将观众引回影院?此乃困局之一。

再者,当年风行一时的播客,如今悄悄向微博让出了地位。当年它改变了“作家才能创作”的文学模式,鼓励每个草根发声。结果却发现,并非每个人都有每天说话的愿望和说得漂亮的能力。没有平台的时候,仿佛人人都是憋着一股才气的创意大师,只恨没有平台展示;等到平台不复成为问题的核心,困境又恢复成了亘古不变的——“内容”,或换言之,“创意”。微博之所以取代博客成为“更流行”,不是因为它的形式先进多少,而在于其内容,相对更容易提供——每天在博客记录自己几时几分做了什么事情会沦为小说家笔下的怪人,时不时在微博上报道自己的行踪却是一种时髦。

“微电影”会否重蹈博客的覆辙?目前还不知道。但早在去年,土豆网已经宣布推出“橙色盒子”自制剧计划和“6号仓库”中国人才储备计划。大举进军影视内容制作领域,立志和亿万网民一同创造“我们的故事”。从单纯的视频内容平台转向内容出品方,可见从web2.0到web3.0,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内容”仍然是王道,并且,精明的商家已经识时务地向“用户创造内容”倾斜。

“微电影”的未来是创意者的未来。假如我们的创意并未能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想必,众商家就会趁虚而入,将“微电影”改造为大肆植入广告的皮囊。到彼时,“微电影”的马革下,便将裹着“微营销”的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