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都柏林
2012-05-30肖锋
肖锋
一
“欢迎来到文学的国土”,这是爱尔兰公共汽车上的一条旅游广告。这个国家迄今共孕育了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贝克特、萧伯纳、叶芝、希尼。文学,是这块土地的特产。
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深深地影响了爱尔兰的音乐与舞蹈,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大河之舞”是当今最能表现爱尔兰精神的世界级音乐舞蹈。爱尔兰有一种叫“巴乐”的手鼓,特别适合吟诗作歌。
都柏林是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院校古老,书店繁多。整座城市已有7万华人,其中2/3是学生。都柏林大学的圣三一学院,由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在1592年创立,是英语世界中7所最古老的学校之一,现在以医学、基础科学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引领学界。庄严肃穆的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拥有400万册藏书,西方诸位先贤雕像一字排开,不由你不油然而生对知识的敬畏。一座城市有一所在学气上压得住阵脚的院校很重要,能让浮躁的人们淡定。
都柏林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像许多欧洲中小城市一样,制高点是某座教堂的十字架。如今,在奥康纳大街上一座现代派的地标拔地而起,120米高的不锈钢千禧年纪念柱,柱顶放置了三样东西:一份《爱尔兰时报》、一杯健力士啤酒和一把竖琴。此三样均为爱尔兰的标志。人们调侃说,假如2012年世纪洪水来临,塔顶是唯一不会被淹到的地方。
二
都柏林有“四多”:教堂多,剧院多,酒吧多,咖啡馆多。显然都与文化人有关。
在都柏林,塞车是家常便饭。因为都柏林未经历大拆大建,这是保存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灵魂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座百万人口之城据称是欧洲最年轻的城市之一,50%的居民年龄不到25岁。年轻人之城却有着一颗古老的灵魂,维京人的冒险血性和文人骚客的怀才不遇,在都柏林表现得既分裂又恰如其分。
在都柏林的商业区,也有很多书店。
当中国的书店纷纷让位于商铺之时,这里的商业区为何保存了这么多书店?问了数人,得以下答案:一是爱尔兰人爱读书,人人家里都有藏书;二是中小学没有教科书,只有指定参考书,老师开学会开出一张几十本书的书单,作业就在其中;三是政府有一定的资金补贴,比如税收支持和地租补贴。在爱尔兰只有婴儿食品、衣服和图书是全部免税的。
爱尔兰教育是发散式的,学生会读得很杂——这要求老师有广博的阅读量,不过被问倒了也没关系,老师可以让学生帮着介绍那本书,以便大家分享。于是,“我们可以让书籍再酷起来”了。
一家书店也好,一座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没有了精神追求,只会一片荒芜。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醒,始于知识精英的觉醒;一个国家在精神上的堕落,始于知识精英的堕落。
三
都柏林湾老人们在散步,人们在遛狗,似乎金融危机未曾涉及这里。如果深入这座城市的生活层面,人们还算淡定,按部就班,偶尔喝个小酒、泡个咖啡馆,一个经济增长率2%的国家看起来比我们这个增长率8%的国家淡定多了。
当然年轻人是处于隐隐的忧虑之中,否则不会纷纷远走他乡了。都柏林同样处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街头高峰期随处可见焦虑的年轻人,或手持咖啡或抽烟疾走。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年轻人追赶欧洲时尚,他们用拼成本、拼体力、拼耐力的钱来购买欧洲的衣裳或包包(“富二代”、“官二代”除外)。亚洲人这种拼法在欧洲想都甭想,因为工会太强大了。欧洲人开玩笑说,你们甚至可以不按时支付工人工资,我们怎么能与你们竞争呢?
当亚洲城市拼速度和效率时,欧洲城市在拼文化;当亚洲人拼体力和耐力时,欧洲人在拼创意。创意与文化,文化是因,创意是果。
在都柏林新区可以见到超现代派的建筑,只是人气不再,这里曾是经济高涨的见证。爱尔兰一度是全球第四大软件出口国,其医药产业也十分发达。经济繁荣的20年里,都柏林城市人口有过30%的增长。金融风暴之后,大批年轻人又涌向以美国为主要目的地的海外。
我们的客串导游属于文艺女青年的范儿,她的正式职业却是做投资,这位圣三一学院的高才生早就将政治学抛进了都柏林湾。
城市与城市的竞争越来越像企业,拼创意,拼耐力,拼整合力,拼执行力。你做得如何,拉到国际舞台上遛一遛就清楚了。
在这个全球竞争的时代,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儿女情长终将被国际竞争流冲刷,唯一能留下来的是一座城市深沉的灵魂。
(小云摘自《新周刊》
2012年第16期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