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学课本里教了什么
2012-05-30王丽
王丽
作为一名语文教材编写者,当我第一次见到重版的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和世界书局这3套民国小学国语老课本时,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并且,它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
潜移默化的审美观
老课本第一眼吸引我的,与其说是内容,不如说是版式和装帧。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世界书局国语读本》。这套读本的字体选用颜体楷书,字体方正,笔力雄健,富于阳刚之美。儿童天天面对这样的国语课本,天长日久,自会受其熏染,其作用相当于书法字帖。
读本一页一课,每课均有插图,采用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均寥寥几笔勾出,活泼灵动,意趣盎然,让人一翻开课本,便觉一股扑面而来的中国气韵。
老课本在文字和插图的配合上也别具匠心。图与文的位置不拘一格,随课文内容而变化。因所选课文多为韵文,故排列不求上下对齐,而是一行行参差错落,配上优美方正的颜体楷书,犹似一串串珠子,叮叮当当落在纸页上,产生节奏之美。
如第15课《手拉手》:“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慢慢走。”书页上6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排着队向着斜上方做行走状。画面上方的文字也相应地排成4行,向斜上方铺展,整幅画面有鲜明的动感。这样的设计,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老课本将中国文学之美、书法之美和绘画之美融于一体,儿童使用这样的国语课本,得到的不仅仅是母语能力的提高,还有对中国书法、绘画的欣赏能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审美观。
启蒙价值观
民国老课本的另一特点是教给儿童一些常识。
如初版于1917年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从课文目录便可看出编写者的意图:1. 入学。2. 敬师。3. 爱同学。4. 课室规则。5. 操场规则。6. 仪容。7. 早起。8. 清洁。9. 应对。10. 孝父母……
但老课本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大量采用儿童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来达到教育目的。如《亲恩》一课,画面中是一只老燕子叼着虫子,正飞向树丫间一窝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课文,配上生动朴素的插图,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老课本的编辑思想既传统又超前。在20世纪初,职业教育还完全是新事物,而老课本中便已有《职业》一课。课文内容只有5句:“猫捕鼠,犬守门,各司其事,人无职业,不如猫犬。”将一个抽象的大道理说得如此透彻明白,有趣有味。
而像“国家民族主权”这样的概念,儿童更不易理解。课本中有一课曰《御侮》:“鸠乘鹊出,占居巢中,鹊归不得入,招其群至,共逐鸠去。”今天的小学课本中也有主旨相同的《二小放牛郎》一课,曾因其“带血腥”而引起争议。两者相比,教育效果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这些课文均从儿童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注重趣味性,而背后则处处可以看到“教化”的影子。
童真童趣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中就采用了大量带有童话色彩、想象丰富的小故事。如第一课《苍蝇给蚊子的信》:
蚊子弟弟:
昨天一阵雷雨,把我们分散了,很是想念。
我回想起昨天同你坐在窗前,欣赏那脏孩子的搔痒,我佩服你做的把戏,实在有趣。
后来,脏孩子的姊姊要捉住我,我就躲进厨房吃糕,并且移动我的脚,让脚上的微生虫下来散步。不久,脏孩子吃了那块糕,我也就飞开了。
晚上,脏孩子喊肚痛,接连泻了3回,弟弟,我做的把戏,你觉得怎样?
你的哥哥苍蝇
8月10日
苍蝇哥哥:
你的信收到了,你做的把戏真好,我很佩服。
我前天同你分别以后,也有人要捉我。我就躲在脏孩子坐的凳子底下,预备遇到机会,用力咬他几口,让微生虫钻进他的血管里去玩耍。
后来被我实行了。我料到过几天,脏孩子一定会发疟疾,等他冷得发抖,热得发昏的时候,请你来参观好不好?再会。
你的弟弟蚊子
8月11日
课文想象奇异,读起来妙趣横生。从文体上看既像童话,又是实用文。儿童从中可以学到如何写信,还有卫生健康常识,堪称一举多得。
还有的课文不仅想象丰富,且富于诗情画意。如《梧桐叶》一课:“梧桐叶落在池里,金鱼说:‘这是我的伞。他就躲在叶子底下。梧桐叶落在河里,小虾说:‘这是我的船。他就站在叶子上面。梧桐叶落在园里,燕子说:‘这是家里寄来的信,叫我回去啦。”文中金鱼、小虾、燕子个性鲜明,一派天真,令人忍俊不禁。
这些课文能开启灵性,滋养心灵,激发想象力,培育儿童对世间万物的大爱,背后蕴含着“博爱、平等”的民主思想,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