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大米”的真相

2012-05-30杨雄颜志华邢思悦

37°女人 2012年12期
关键词:库斯胡萝卜素转基因

杨雄 颜志华 邢思悦

2012年8月31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其中文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揭开“黄金大米”背后的秘密——孩子不是转基因的实验对象》的文章。

文章指出,“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唐广文领导的一项关于‘黄金大米的研究最终完成了。研究选取了72名6岁~8岁的健康儿童,这些儿童全部是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的学生。研究者让其中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午餐进食60克‘黄金大米,并对其体内维生素A含量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是,‘黄金大米与维生素A胶囊效果相当。”

文章发布后,“黄金大米”立刻陷入舆论的沼泽。那么,“黄金大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前传

2000年7月3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一位身着灰色外套、胡须浓密、头发稀疏的老人。这位66岁的老头儿,被一丛深绿色的稻谷半掩着。这位来自德国的学者名叫波崔库斯,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农业育种专家。他和德国弗赖堡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贝耶尔共同开发出一种名为“黄金大米”的稻种,稻种名字因米粒呈金黄色而得名。

这个研究,最初缘于人道主义。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少儿童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甚至失去生命。于是1992年,波崔库斯和贝耶尔决定合作,将胡萝卜素从别的物种引入水稻。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材料,人体可以通过吸收胡萝卜素来合成维生素A,从而防止夜盲症、麻疹等疾病的发生。

尽管这个想法有些疯狂,但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是支持了这个研究项目。199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拨出约1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在瑞士政府和欧盟的支持下,两位专家推出了一个为期7年、耗资2.6亿美元的项目。

在这7年里的多次尝试中,他们将两种水仙花和一种细菌的基因,重组到水稻的基因组里。这种水稻在其种子里产生了β-胡萝卜素,而这种β-胡萝卜素在人体里能够转化成维生素A。

7年后,“黄金大米”一代诞生于苏黎世理工学院实验室,波崔库斯也因此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难产

“黄金大米”一代并不是很成熟的产品,还面临诸多专利权问题。于是他们无奈地选择了与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一家知名农业公司合作。

这家农业公司重新召集科研人员对第一代产品进行研究,并找出了胡萝卜素生产不足的原因。5年后,“黄金大米”二代面世。和第一代相比,其胡萝卜素的含量提升了23倍,儿童只需吃60克,就能满足一天的维生素A需求量。

然而,二代产品在专利方面又遇到了障碍。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农业公司捐献出了“黄金大米”二代的发明权,专利的所有者们也都宣布放弃其专利权,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使用。

接着,形成了一个“黄金大米”的人道使用条例:在发展中国家使用;供贫农使用;该种子与普通种子保持同一销售价格;在农民的允许下可以由国家进行销售,以满足城市需求;农民可自行繁育下一代种子。

从理论上说,“黄金大米”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补充维生素A。但我们国家是不允许转基因进入生产、商业开发的,所以“黄金大米”在国内并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且在中国的饮食结构里,并不缺乏胡萝卜素。

两种声音

在“黄金大米”研发时期,研究者就受到了激进的环保组织的严重警告,其中包括“绿色和平”。他们认为,解决贫苦地区的营养不良问题是好事,但是使用“转基因作物”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而打着造福发展中国家旗号的“黄金大米”,也许只是国际种子公司的一个“曲线救国”策略,以便为将来大规模使用其他转基因作物铺好道路。

虽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至今并无反对者对“黄金大米”的危害性提供有力的证据。

2012年9月1日,衡阳市政府的辟谣报道出现在官方网站上。报道称,参加实验的学生所食用的全部食品均在本地采购,全部实验过程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监控。实验之前,学校两次召开家长会议,分别签订了告知通知书。实验中未涉及转基因大米及其他转基因食品。而此项实验,“未与美国及境外的任何机构发生直接关系。”

但讽刺的是,没多久,据美国《侨报》报道,塔夫茨大学校方也作出回应,并大方承认进行了该项实验。

在两种声音里,与那些转基因食品一样,主角“黄金大米”再一次被推上了审判席。

(摘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欢

库斯胡萝卜素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我是草莓
库斯途
深藏不露
《伊库斯》剧照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RP-HPLC法测定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
论我国类胡萝卜素保健食品的审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