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同情在右
2012-05-30陈桂芳
陈桂芳
那是2010年11月的一天,护士站的电话铃声响起。护士长接完电话后叫我:“小陈,准备出诊。”不一会儿,一个面容清秀、神态温和的中年妇女过来办了手续,我坐上了她家的车。
10分钟之后就到了她家。小院里花草郁郁葱葱,还有几个大根雕,屋里干净敞亮。那位中年妇女是女主人,她微笑着带我来到朝阳的大卧室,靠近阳台的床上,躺着一个又瘦又白的中年男人,这就是我要护理的病人。他得了脑胶质瘤,剃了光头,但棱角分明的面庞上还能显出昔日的英气。病人眼睛时而睁开,时而闭上。
女人俯到男人床头,轻声叫着他:“来,醒一下,护士来输液了!”她轻轻地把男人的手从被窝里拉出来递给我说:“住院时针扎得太多,血管都不好找了。”
她一直看着我扎针,在男人有痛苦表情或轻轻挣扎时,她会心疼地摁着他的手:“别动,勇敢一点儿!”输上液,她就坐在床边,一直握着爱人的手,跟他说话:“一会儿就好了,你先睡吧!”
然后,她又走到床尾摇起把手,把床头摇高了些。原来这是一个能升降的床,床上铺的是充气的压疮垫,尽管男人已经卧床一年多了,可全身皮肤没有一处褥疮,可见被照顾得很好。
他们家有一个护工,护工悄悄告诉我:“女人太好了,照顾男人的事情都是她自己做,只有出去办事或是做饭时,才让我看一会儿。每天她都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真是辛苦,可她却从来不发火,没抱怨过一句。”
半个小时的液很快就输完了,女人又让她的女婿开车送我。一路上,这个乐观帅气的年轻人跟我聊起了他家的情况。他的岳父是一个地质工作者,长年在野外作业,临近退休,却发现患上了脑胶质瘤,医院的专家都说没有手术的必要了,只能保守治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建议他们回家观察。他的岳母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默默承受着一切,为了全心全意照顾丈夫,提前一年退了休。她总说,以前总是长年分居,现在终于可以朝夕相伴了。
第二天,我见到了他们的女儿,一个美丽的空姐,由于早孕反应大,在家休息保胎。她很开心地跑到床边,拍着尚未隆起的肚子说:“爸爸,你看,我怀孕了,你就要做外公了。爸爸,你高兴吗?笑一个吧!”可是病床上的男人只是张着嘴,睁着空洞的眼睛,发出大大的鼾声,丝毫没有反应。看到这些,我心里直发酸。
女儿对我说:“我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爸爸床前问爸爸好,告诉爸爸自己怀孕了,他就要做外公了,我觉得爸爸应该能听见,能明白,能感受到全家人爱的呼唤。这个孩子的来临也是全家的希望,抵消了许多哀伤的气氛。妈妈每天都乐呵呵的,会和爸爸说很多悄悄话。”自从男人生病后,女儿和女婿比以前更加孝顺。每天,当律师的女婿都会推掉工作上的应酬,回来陪妻子,还帮岳父翻身,有时会背着岳父到医院去复查。
可能是全家人的努力感动了上苍,男人脑内的肿瘤并没有很快长大。女人每天都坚持给男人擦洗身体、做口腔护理、按摩皮肤、接尿,但因为长期卧床,他的肌肉还是慢慢萎缩了,瘦得只剩下骨架。女人为了给男人增加营养,想尽了各种办法,知道铁棍山药营养高,就托人从外地买来很多贮存着,每天熬成糊糊,用灌注器从胃管打到胃里。又听中医讲鸭肉营养好,便买来最好的鸭,去皮,每天做成肉末,打到胃里。还买来蛋白粉、海参什么的。所有的这一切,女人都无怨无悔地做着。
我很喜欢这个虽然不幸、却温情满溢的家。一个垂危而即将逝去的生命,在顽强地延续着,那一定是缘于身边那一份份深深的爱。
一个月后,我又去他们家出诊。男人更加消瘦苍白了,但生命力依然很顽强。女人的双鬓又添了些白发,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但依然像照顾孩子似的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她的女儿不断向我描述着怀孕的喜悦,同时希望爸爸能坚持到宝宝降生,还常为他祈祷、加油。
从他们家出来,走在路上,我不禁想起冰心说过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摘自《北京青年报》)